京冠生技5R策略 讓廢物新生再逢春 打造碳權生態圈

2023-05-23 / 記者 李林璦
「廢棄物都只是錯置的資源!」京冠生技致力於將農食副產物的剩餘價值發揚光大,舉凡咖啡渣、綠豆皮、黃豆渣都能轉廢為寶,並成為經濟動物的機能性飼料原料與添加劑,目前正在著手準備申請臺灣第一支經濟動物或寵物用植物新藥藥證。京冠致力打造碳權生態圈,正籌備斥資5億元新臺幣,結合AIoT智慧碳管理系統,建造臺灣首座農食副產物高值化碳中和示範工廠(二廠)及多元生態綠色工廠(三廠)。希望成為亞洲第一家「自主淨零」的...

從鑑別排碳源開始!北醫導入綠色醫材、推低碳醫療

2023-04-19 / 記者 劉馨香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針對主題四「綠色醫材與低碳醫療」,邀請到雙和醫院研發副院長陳志華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麻醉科醫師廖璽文分享,其推動醫院減碳中的研究心得與實務經驗。萬芳醫院院長陳作孝引言表示,在醫院中,手術室和加護病房可說是最耗能的區域。據估計,手術室製造了一家醫院21~30%的廢棄物,且能源消耗為其他區域的3~6倍;開一台刀的碳足跡,相當於開車達三千多公里。陳作孝表...

醫事司將推醫療溫室氣體專案 北醫推遠距/智慧醫療減碳排

2023-04-19 /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特別邀請到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分享衛福部將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出醫療溫室氣體排放相關專案;而在主題三「數位健康與遠距醫療暨醫院減碳策略」中,則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主任劉如濟分享北醫利用大數據結合AI,打造院內/外遠距醫療策略,與萬芳醫院研發副院長黃俊仁分享,如何從開刀房、電燈等小處節能著手,邁向永續經營。 北醫各醫院目標7月完成碳盤查...

北醫大邁向淨零轉型 盤點碳排結構、導入綠色供應鏈

2023-04-19 /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特別邀請到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蒞臨現場,並由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組長吳奕霖分享臺灣的淨零轉型策略,與在醫療領域中該如何實現淨零碳排轉型;也邀請到臺北市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周大任從產業的角度,分享對循環經濟與綠色供應鏈的看法。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攝影/李林璦)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致詞表示,雖然醫療是救人的產業,其碳排放卻也傷害人類;根據調查,醫...

水試所把一公斤10元鯖魚頭 變身抗發炎新品

2023-04-15 / 記者 劉馨香
農委會水試所以臺灣大宗漁穫――鯖魚的加工剩餘資材為原料,開發出帶有磷脂醯絲胺酸的磷脂質微脂體,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具有緩解發炎反應、促進組織修復的功效。近期,水試所透過與新光醫院合作,以體外實驗驗證微脂體在人體免疫細胞的免疫調節功效,並與多所大學合作開發更多臨床應用,有望把成本1公斤不到10元的鯖魚頭,發展為每公斤上萬元的保健品素材。撰文/劉馨香魚油富含的兩大類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

林試所首創鳳梨葉相紙 成黑白影像藝術載體

2023-02-28 / 記者 劉馨香
鳳梨果實採收後,會剩餘大量的鳳梨莖和鳳梨葉,鳳梨莖可萃取豐富的鳳梨酵素,而看似不起眼的鳳梨葉,其實蘊含優質的纖維。以鳳梨葉作為製紙原料,不僅相當好處理,紙張成品細膩、耐保存、且強度高,曾獲得國畫大師張大千喜愛,林試所如今創造鳳梨手工相紙,與攝影專家合作顯影黑白相片作品。撰文/劉馨香臺灣盛產鳳梨,嘉義民雄、臺南關廟、高雄大樹、屏東高樹等著名產區,有著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在氣候溫暖、陽光普照的春夏季節,...

普聖集團打造全臺唯一 大型羽毛有機肥料廠

2022-09-30 / 記者 劉馨香
普聖集團擁有全套循環經濟執照,以獨家技術克服臭味問題、2小時分解羽毛、10天完成發酵,將原先難以分解但營養豐盛的羽毛,製作成改善土壤的有機肥料。普聖除了在臺灣持續擴大產能,預期今年底的農業副產物月處理量達3,000公噸,也將進攻泰國、美國市場。撰文/劉馨香從嘉義特色小吃雞肉飯、夜市飄香的炸雞排,到便利商店隨選的即食雞胸肉,雞可說是臺灣相當受歡迎且普遍的食材。根據農委會的農業統計資料,臺灣每年雞隻屠...

眾盈泰把家畜禽副產物大變身 打造進口保健平價替代

2022-06-16 / 記者 李林璦
眾盈泰生醫與臺灣最大的專業豬肉生產商嘉一香食品子公司嘉鼎生技,共同技轉承接中興大學林亮全教授從家禽、家畜副產物中提取而成的胜肽技術,目前擁有6支保健原料,搶攻代謝症候群、減重、退化性骨關節炎、男性保健的藍海市場。撰文/李林璦 攝影/吳培安豬肝、雞胗、豬血、豬皮這些滷味攤上常見的平民美食,以及屠宰衍生的雞血、豬膽、雞骨,或許你從沒想過這裡面豐富的機能胜肽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功效性的保健食品。眾盈泰生醫...

宥睿生技米糠發酵之道 保養、飲品一兼二顧

2022-03-15 / 記者 劉馨香
白米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米糠極富營養價值。宜蘭廠商宥睿生技以微生物發酵製程,充分發揮米糠的潛在價值。宥睿生技的米糠發酵過濾液,不僅能製成保養品,也能製成乳酸飲品。撰文/劉馨香 攝影/李林璦現代人愛好口感Q彈軟嫩的精製白米,也就是糙米去除掉米糠層和胚芽後,剩下的胚乳部分。但被刨去的米糠,其實擁有豐富的營養,包含胺基酸、纖維、礦物質(如鈣、磷、鐵等),和維生素A、E與B群,也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劑米糠醇(...

循創生技打造全臺首個科學化黑水虻養殖廠

2022-01-27 / 記者 劉馨香
由生科系同窗好友共同創辦的循創生技,看準「黑水虻」在循環農業的多種能力,投入研發、建置自動化生產線,發展科學化管理的黑水虻養殖廠。循創生技推出標準規格的黑水虻蟲體飼料產品與雞糞減量等服務,希望以高品質產品及服務引領黑水虻產業風潮。撰文、攝影/劉馨香對廚餘、禽畜糞便、食品加工廢棄物等有機物質,來者不拒、大口吃下的黑水虻,不僅在進食過程解決有機廢棄物,蟲體本身可作為動物飼料取代魚粉,經黑水虻消化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