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產業趨勢暨企業投資論壇

瑞磁、安盛疫後併購授權新契機?! 多元檢測平台、手機居家檢測展商機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2-22
瑞磁、安盛疫後併購授權新契機?! 多元檢測平台、手機居家檢測展商機 (圖/本刊資料中心)
今(22)日,環球生技與元富證券共同舉辦「生醫產業趨勢暨企業投資論壇」——臺灣精準檢測產業之併購授權新契機,邀請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技醫療產業合夥會計師顏裕芳、瑞磁生技總經理何重人與副總經理陳祐寧、安盛生科董事長陳彥宇,在開春後首場論壇中分享其觀察趨勢與實戰經驗。
 

資誠顏裕芳:數據加值是臺灣精準檢測、診斷廠的未來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技醫療產業合夥會計師顏裕芳分享,據預測,未來的醫療將大幅提高對於精準診斷、數位醫療、預防保健的需求,這三項主題也是2022年行政院BTC會議的倡議重點。

資誠與工研院共同調查指出,在精準診斷領域的臺灣廠商,產品鎖定的通常是已經有症狀、發生疾病的患者,而販賣對象為醫療服務提供者,例如翔安生醫、雲象科技;在精準檢測領域,產品則涵蓋亞健康到有症狀的使用者,販賣對象也橫跨醫療服務提供者到一般消費者,例如奎克生技、慧智基因。

近年來,疫情需求加上臺灣防疫有成,讓臺灣的檢測和診斷研發量能增加,也刺激臺灣精準檢測診斷產業的發展,例如安盛生、瑞磁、長佳智能、安特羅、昱厚生技等廠商,在近三年內都有技術授權等合作案。

此外,臺灣的研發機構、法人也具有豐沛研發動能,例如中研院、工研院、金屬中心、國衛院,都積極將許多創新技術授權至業界。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技醫療產業合夥會計師顏裕芳

如何持續增進未來併購或是授權的機會?顏裕芳強調,數據加值是精準預防、檢測、診斷產業的核心,應注重健康裝置累積的數據資產,進一步深化其衍生的系統整合和分析服務,這些分析將產生洞見,能帶動創新技術的研發,這將是臺灣廠商的未來市場機會。

顏裕芳期許,透過串連裝置產品(上游:數據的起點)、軟體系統(中游:分析、演算法)、服務(下游:提高診斷效率、落實個人化醫療),形成產業的完整價值鏈。
 

瑞磁2022年營收年增22%! 傳染病多元檢測平台 疫後詢問度激增 


瑞磁生技(6598,ABC-KY)副總經理陳祐寧表示,瑞磁2022年營收年成長22%,在新冠檢測漸減少的情況下,此營收在美國檢測公司中,可說表現相當突出。其主要成長貢獻來自IVD,估計「17項腸胃道分子檢測試劑」(GPP)成長47%、「20項呼吸道分子檢測試劑」(RPP)成長106%,核心平台「數位生物條碼」(BMB)銷售也成長了29%。

瑞磁總經理何重人也分享,在新冠疫情下,許多第三方檢驗所也因為新冠檢驗量減少,急需新的檢測項目和業務來填補業績。如今疫情逐漸退燒,瑞磁「可一次檢測多標的」的腸胃道、呼吸道多元檢測產品,因此收到許多賣家詢問。

此外,由於疫情造成保險業支出增加,其在醫療檢驗項目的保險給付開始出現縮水,檢驗方在考量整體成本下,使用瑞磁產品的意願因此提高。

瑞磁總經理何重人

瑞磁除了已取證的GPP、RPP產品外,今年目標是推出28項真菌傳染病檢測(ASR)和性傳染病檢測(STI)兩項新產品的RUO版本,也將進而結合抗藥性基因的檢測服務。

除了銷售檢測產品外,瑞磁的授權業務發展也相當樂觀。其BMB技術已授權全球12家生技大廠,包括全球最大寵物檢測公司愛德士(IDEXX);另一重點授權夥伴中國麗珠,銷售也持續成長,近期連續打入國家級指標性醫院,其「多重自體免疫試劑盒」更成為首次取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認證的同類產品。

陳祐寧表示,未來在不斷增加檢測項目的同時,瑞磁也搭配混合的營銷模式,持續增加客戶導入,導入模式除了直接銷售外,也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推廣,預計今年可望談成至少一家大廠的合作。
 

安盛獨家光學檢測技術 滿足手機賦能居家檢測、去中心化照護趨勢


安盛生科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彥宇則分享,疫情使造訪急診室的人數降低42%,因而促使大家談了20年的遠距醫療,使用率由2%提升到35%,預估分散式的檢測市場將由100億美元規模,到2050年成長到500億美元。

他指出,疫情期間像是美國政府就大力投入資金,加速創新的新冠診斷產品問世與使用方式改變,包括:分子檢測第一次走入居家,快篩的靈敏度超過以往等。

但面對進入後疫情時代,這些檢測公司又如何因應?他觀察,目前許多檢測公司開始透過策略合作、併購與自主開發,讓其檢測產品線更多元化。根據統計2021年檢測領域有70件併購案,2022年雖有下降但也有47件。

他舉例,像是韓國檢測大廠SD Biosensor,在疫情間獲得了巨大的營收,該公司就以15.3億美金併購PCR公司Meridian Bioscience,以強化分子檢測布局;COVID-19試劑大廠Innova也投入婦女健康等領域。

在檢測巨頭方面,他也觀察到,這些公司的目光,則從專業場域移向居家,例如:今年2月,羅氏(Roche)就宣布與美國行動醫療公司Jana Care共同開發腎功能與心臟衰竭的居家血液檢測方案。

除此之外,他也觀察到保險機構與藥廠,對於智慧手機賦能的居家檢測產生興趣,去中心化的健康照護也成為趨勢。

安盛生科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彥宇

而安盛生科透過獨特的PixoTech技術平台,首創將手機轉化為實驗室等級的醫療裝置,已取得超過80件各國專利。
    
不過他也指出,台灣過去主要以營收做為醫材公司估值參考,國外則多以併購等潛在策略 價值為考量。因此國外的醫材新創公司常常能獲得遠高於台灣估值的投資,以加速商業化歷程。

安盛生科也體會國際策略合作的重要性,疫情間獲得跨國檢測公司青睞,包括Innova、樂敦,也開啟了CDMO、授權的合作模式,他也期望在大廠的法規與國際市場通路資源投入下,將能更快催生解決方案的廣泛採用。

(報導/劉馨香、巫芝岳、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