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界諾貝爾獎「2023 The Brain Prize」揭曉 英美德三教授獲殊榮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3-03-30
左起哈佛醫學院Michael Greenberg教授、英國劍橋大學Christine Holt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s) Erin Schuman教授。(圖片來源:網路)
近(23)日,有神經科學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大腦獎(The Brain Prize)公布了2023 The Brain Prize得主,此次有3位神經科學家獲獎,包括:英國劍橋大學Christine Holt教授、哈佛醫學院Michael Greenberg教授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s) Erin Schuma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大腦發育與神經可塑分子機制研究上的重要貢獻。
 
The Brain Priz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神經科學獎項,其前身為Grete Lundbeck歐洲大腦研究獎,該獎是丹麥靈北基金會(Lundbeck Foundation)於2011年創立,每年會表彰一到多位對神經科學做出貢獻與研究表現突出的科學家,獲獎科學家將平分145萬美元。
 
The Brain Prize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表彰了來自9個不同國家的44位科學家。今年The Brain Prize表彰的3位神經科學家,對神經可塑性的分子機制研究有重要貢獻,包括大腦如何學習、發展、以及在對受傷後的恢復和適應新訊息時的連接能力等。
 
首先是英國劍橋大學Christine Holt教授,為發育神經科學家,他的研究專注在脊椎動物的大腦細胞如何以高度特定和複雜的方式連接起來,其研究發現N-鈣黏蛋白(N-cadherin)、整合素(integrins)和肝配蛋白(ephrins)影響神經軸突生長與退化的觀點,為神經損傷和神經發育障礙提供新的治療線索,也讓他成為該領域先驅。
 
哈佛醫學院教授Michael Greenberg則致力揭示與突觸發育和神經迴路相關的基因表現,Greenberg對於這些因發育過程中出錯而造成的神經疾病特別感興趣。在他的研究生涯中,其與團隊發現多個會影響神經迴路的關鍵因子,包括NPAS4、BDNF與一類新型RNA——eRNA等,他也投入造成自閉症的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尤其是在一種由MeCP2突變引起的罕見複雜性神經系統疾病蕾特氏症(Rett Syndrome)。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Erin Schuman教授,目前則是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所長,他的研究是在探索神經元的穩定性與可塑性,其研究也首次證實神經突觸的可塑性需要樹突內的蛋白質合成過程來穩定。基於這些研究基礎,他的團隊近期透過次世代定序(NGS),也發現了超過2,500個會影響神經細胞穩定的mRNA。

(編譯/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