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新創Nido募早期資金1.09億美元 聚焦罕病甘迺迪症開發新靶點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5-16
(圖片來源:Nido Biosciences 官方網站)

美國時間15日,開發罕見疾病「甘迺迪氏症」(Kennedy’s disease)之創新靶點小分子藥物的新創公司Nido Biosciences宣布,已在募資中獲得1.09億美元,加速其在神經疾病新藥項目的發展。該公司目前旗下已有一項候選新藥,在去(2022)年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Nido的技術平台特色,在於將突變導入多潛能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再藉由篩選找出新的藥物標靶,找出過去尚未成藥(undruggable)、能夠用來靶向以修復細胞功能的新標靶。
 
其進展最快的甘迺迪氏症候選新藥NIDO-361,源自美國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Paul Taylor教授的研究。它是一種選擇性的雄激素受體調節劑(SARM),在臨床前研究中,該藥能在不影響正常雄激素受體的功能下,透過調整雄激素受體AF2區域,改善甘迺迪氏症。
 
執行長Jeremy Springhorn預期,臨床一期試驗初步數據將會在短期內出爐,並希望在近期內完成B輪募資,並將第二個新藥項目推入先導化合物改良階段(lead optimization)。他表示,該藥鎖定的適應症,可能是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以及與腦內tau蛋白累積相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此次募資是種子輪、A輪和B輪的混合。Nido並未透露各輪募得的金額,不過該公司在2020年完成的A輪募資,是由5AM Ventures、Abingworth、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再加上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禮來(Eli Lilly)的跟投;B輪募資則由Bioluminescence Ventures領投。
 
甘迺迪氏症又稱為脊髓延髓肌肉萎縮症(SBMA),是一種影響神經和肌肉的罕見遺傳疾病。其會以病情逐漸惡化的方式,致使患者四肢肌肉無力,同時也影響到患者的說話和吞嚥困難。目前在美國,尚未有經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療法。
 
目前在甘迺迪氏症的藥物開發上,武田製藥(Takeda Pharmaceuticals)的激素療法Lupron (leuprorelin),已獲FDA批准用於前列腺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該藥也在2017年獲得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批准用於甘迺迪氏症,成為全球第一款甘迺迪氏症療法。不過,該藥雖然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阻止吞嚥困難惡化的效果,但無法改善步態(gait)。
 
另一方面,諾華(Novartis)針對甘迺迪氏症的藥物開發策略,則是針對患者體內IGF-1濃度較低,從模仿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切入。不過,2018年的中期測試結果顯示,雖然該藥能夠改善肌肉量,但無法改善肌肉強度和功能。
 
在臺灣,也有安基生技針對甘迺迪氏症,開發出小分子新藥AJ201,其是一種市場首見(first-in-class)的創新Nrf2活化劑,預計在今年第三季(Q3)完成臨床二期受試者收案。
 
在有國際藥廠40多年藥物開發經驗的黃文英領軍下,安基生技在今年3月時宣布以共計2.5億美元的合作金(含簽約金、里程碑金),授權給美國上市公司Avenue Therapeutics,創下臺灣生技產業近年來次高的罕見疾病新藥授權案紀錄,僅次於2021年合一過敏性氣喘新藥FB825授權案的5.3億美元。
 
參考資料:
https://medcitynews.com/2023/05/rare-disease-startup-neurological-disorders-neuromuscular-5am-ventures/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