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冠疫苗論壇》

BARDA、CEPI續倡疫苗研發! 何美鄉:台灣疫苗產業待加速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8-09
BARDA、CEPI續倡疫苗研發! 何美鄉:台灣疫苗產業待加速 (攝影/劉馨香)

今(9)日,台灣疫苗產業協會於台北召開「2023新冠疫苗論壇」,會中專家們除了分享目前全球最新的疫苗接種策略、美國生物醫學先進研究與開發局(BARDA)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對新冠疫苗開發的最新策略外,也提出台灣未來應及早建立防疫計畫、儲備國內疫苗製造能量的建議。

協會理事長何美鄉首先表示,根據兩項分別在英國與瑞典進行的研究,許多人接觸病毒後,可能無法驗出抗體反應,但仍有產生T細胞免疫反應;或是檢測病毒為陰性,但體內卻有抗體存在,也證明了新冠可能對多數人已不造成威脅。

台灣疫苗產業協會理事長何美鄉 (攝影/巫芝岳)

然而她也指出,許多不健康、有其他共病的人,仍屬重症高風險族群,少部分人群若經歷二次感染,有可能因先前感染體內未產生抗體,導致病情更嚴重。對這些族群而言,疫苗仍有需求,且即使mRNA疫苗已問世,也不代表應停止其他新冠疫苗研究。

由於對產業來說,現在研究新冠疫苗的未來不確定性仍高,因此美國政府至今仍在資助這些新冠疫苗開發。何美鄉也表示,目前在國內政策上,雖未能看到台灣之後能否有製造疫苗的機會,但她仍相信台灣產業在持續累積經驗下,未來發展仍相當可期。

新冠疫苗施打簡單化 重點保護高風險群


BioNTech (BNT)與復星醫藥在臺代表許峻豪 (攝影/張綺玲)

BioNTech (BNT)與復星醫藥在臺代表許峻豪(Jeff Hsu)表示,近半年來疫情逐漸趨緩,且流行的新冠變異株都是XBB家族。盤點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歐盟和英國等,大多建議新冠疫苗的接種策略應朝向「簡單化」(以一年一針為主),而老年人、孕婦與免疫低下者等高風險族群則是重點保護對象,建議施打追加劑。

此外,WHO、歐盟和美國都建議疫苗廠商以開發針對XBB病毒的單價疫苗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僅建議施打mRNA的新冠疫苗,而不包含Novavax等其他類型疫苗。

許峻豪也分享,BioNTech開發的XBB.1.5單價疫苗,預計將在下個月獲得美國和歐盟相繼批准。

BARDA已投650億美元助抗疫研發 「次世代計畫」持續助攻


台灣創新材料研發總監胡勇誌 (攝影/張綺玲)

台灣創新材料研發總監胡勇誌表示,隸屬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BARDA,針對新冠防疫的投入,可說是全球政府部門之最。

胡勇誌表示,美國政府對於整體防疫相關行動(包含紓困金在內),共投入了4兆元美金,以台、美GDP等比計算下,約是台灣的5倍多;而BARDA針對新冠,以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 OWS)共投入了近650億美元,對疫苗、治療藥物和診斷三領域,分別投入400億、240億和5億美元。

胡勇誌表示,OWS除了投資在研發中疫苗的臨床試驗外,也同步注資在放量生產上,這也是為何其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後,全球能在短時間內立刻使用到疫苗;此外,今年BARDA也推出了次世代防疫研發計畫「Project NextGen」,且對持續研發疫苗著墨甚多。

CEPI目標100天開發疫苗!各式主題徵案中


 聯合生物製藥公司副處長賴烟羽 (賴烟羽提供)

聯合生物製藥公司副處長賴烟羽分享,成立於2017年的CEPI,致力於針對新出現的流行疾病快速研發出疫苗,並且讓人們公平地獲得這些疫苗。過去疫苗開發需要10年,這次新冠肺炎疫苗則加快到326天,不過,這樣的速度還是不夠快,因此CEPI在第二期5年戰略(CEPI 2.0)中提出了100天開發疫苗的願景,並針對不同技術向公眾募集提案。

賴烟羽舉例,其中一個徵案主題為提高疫苗開發和生產的速度,廠商需達到平台優化、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的無細胞生產方式,或是對於原料藥與產品進行快速分析檢測等目標。獲選的廠商可獲得長達三年的資助,經費最多為2500萬美元。目前第一輪申請已經結束,正在審查階段,第二輪申請則從8月1日至12月15日止。

新冠流感化疫苗應每年接種? 疾管署:尚無定論 將視情況適時修正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最後分享了台灣新冠疫苗的最新接種建議。她表示,2021年3月台灣剛引入疫苗時,大家因疫情輕微而接種意願極低,但5月起萬華爆發大量病例後,國人開始積極接種。統計至今年8月1日,台灣第一劑疫苗的涵蓋率已達94%,第二劑達89%;與亞太各國相比,此接種率皆名列前茅。

目前國內仍有輝瑞(Pfizer)/BNT、莫德納(Moderna)和Novavax的多項新冠疫苗庫存,但效期皆不長、再過數個月將屆期,因此已與疫苗原廠聯繫採購。

至於未來是否如流感般每年持續接種,楊靖慧表示,疾管署將持續和專家討論、觀察變異株變化和疫苗研發進展再適時修正。政府也將針對新冠防疫製作白皮書,除了紀錄、檢討新冠疫情以來的情況,也將對SARS後的緊急應變計劃修訂。

(報導/巫芝岳、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