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儘早診斷基底細胞癌,皮膚醫學中心團隊蒐集了135例基底細胞癌,其中48例小於等於6毫米,87例大於6毫米,比較兩組表現的差異,建立動態皮膚鏡與腫瘤生長的關聯性。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部主任張中興表示,研究團隊將腫瘤依照色素排列、血管擴張大小、皮膚完整性與結構等特性,加以分類與分析,發現色素、血管擴張、皮表缺損等三現象,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而且這些現象不會因腫瘤變大而改變,有利於基底細胞癌的極早期診斷,因此不能忽視輕微的血管擴張。
過往在教科書上,皮膚鏡下會普遍看到較大的腫瘤經典表現為樹枝分支狀的血管(arborizing vessels)樣貌,但在迷你基底細胞癌很少出現。張中興指出,基底細胞癌在皮膚鏡下的表現,亞洲人與其他有色人種和歐美白種人有所不同,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台灣人(黃種人),這對過去研究多以白種人為案例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同時也挑戰了傳統教科書關於基底細胞癌的皮膚鏡多為0.6公分以上的腫瘤描述。
張中興指出,在臨床上,很多基底細胞癌病人就醫時,腫瘤已經長超過6毫米,主要是因為基底細胞癌不癢不痛,患者常將黑點當成痣,直到以皮膚鏡檢查,才確定是惡性的基底細胞癌。
張中興表示,雖然基底細胞癌很少遠端轉移,但是容易往下侵犯,最後造成完全切除的困難。此次研究不僅有助於基底細胞癌早期診斷,最重要的是早期治療手術簡單,或透過光動力治療等非手術也可治癒,亦不影響美觀。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