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

陽明交大產學共創處領軍10新創 展醫材、再生、智慧醫療成果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12-0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攝影/李林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12月5日至12月8日間,在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的「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中設置主題館。今年陽明交大由產學共創處帶領10家新創研發團隊,於現場展出多項研發成果,領域涵蓋醫療器材、再生醫療、智慧醫療、醫療資訊、人工智慧(AI)等。
 
其中,聯創生醫的壓力差導引骨水泥灌注裝置、陽明立方的立方工作站、陽明寶生技的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製劑、慧心醫診的智慧ECG AI系統、柯立偉教授團隊的穿戴式腦機介面、邊信聯科技的智慧醫療資訊交換系統,吸引專業人士及觀展民眾的目光。
 

聯創生醫:iKypho導引骨水泥灌注裝置 解決椎體手術臨床未滿足需求

 
由陽明交大醫工系朱唯勤特聘教授領軍開發的「iKypho壓力差導引骨水泥灌注裝置」,是一項針對椎體成形手術臨床未滿足需求所開發的創新醫療器材,並在經濟部價創計畫補助下,於2022年正式成立聯創生醫。
 
朱唯勤表示,椎體成形手術長年以來在骨水泥灌注過程中,容易發生骨水泥外漏或填充不均勻的情形。若是骨水泥外漏,可能會傷害到神經,導致半身不遂、肺栓塞等嚴重後遺症,或是因為骨水泥填充不平均,造成二次椎體骨折的傷害。
 
因此,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抽吸式減壓骨水泥灌注法,先讓椎體內的壓力降低、進而導引骨水泥灌注。臨床實驗證實,這項系統可將骨水泥外漏率從40~80%大幅下降到12%以下,分布均勻度平均也可達到75%以上。
 
朱唯勤表示,聯創生醫已經與國內醫院合作、完成初步臨床測試,接下來將著手規劃以臺灣或美國醫材許可證為目標的臨床實驗計畫,並預備在明(2025)年啟動Pre-A輪或A輪募資,預計在2025年完成。
 

陽明交大醫工系朱唯勤特聘教授。(攝影/李林璦)
 

陽明立方Cubic Station立方工作站 實現「一鍵安裝」基因數據分析

 
陽明立方緣起自陽明交大基因體中心,致力於發展生物資訊軟體設備、建構基因數據商業營運平台,並將其應用在科學及臨床研究等場域。陽明立方創辦人、陽明交大腫瘤與免疫卓越研究中心董建億副研究員表示,陽明立方透過專利布局保護這些專有技術,以成為產品共同開發者為目標。
 
董建億說明,立方工作站的特色,在於其搭載標準化的生資分析平台(GAP),可在輕量設備上實現大型伺服器才能執行的運算力,加上使用者友善的操作介面,讓應用端能夠輕鬆操作複雜的生資分析。
 
同時,陽明立方也透過魔法卷軸(MS)技術實現「一鍵安裝」,將研發端的成果快速商品化、在應用端重現。
 
目前,陽明立方正與臺北榮總展開精準大健康的長期計劃,成立以癌症為導向的研究中心;也正與敏盛醫療體系合作與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相關的AI專案,即將發表論文。
 

陽明立方創辦人、陽明交大腫瘤與免疫卓越研究中心董建億副研究員。(攝影/李林璦)
 

陽明寶生技:異體人類臍帶血間質幹細胞製劑 高產量、高穩定性逆轉肺纖維化

 
陽明寶生技於今年5月成立,專注於發展異體人類臍帶血間質幹細胞製劑YMSM-2301,用於治療目前無藥可治癒的肺纖維化患者。創辦人陽明交大醫學院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傅毓秀教授指出,根據初步的臨床研究結果,給予肺纖維化患者YMSM-2301治療,可改善血氧量、並逆轉修復肺泡。
 
傅毓秀強調,透過陽明寶的專利技術,可將一條臍帶在2個月內產出8*1012顆細胞,其產量足夠供應4萬名患者的治療需求,且繼代培養到第20代、細胞仍具穩定幹細胞特性。動物試驗也驗證,在肺纖維化、肝纖維化動物模型體內,細胞可存活長達1個月以上,在帕金森氏症動物模型中可存活長達4個月以上。
 
執行長李珊洺也表示,目前陽明寶生技已進入GTP實驗室建立臍帶間質幹細胞的細胞庫,也為該技術布建異體人類臍帶血間質幹細胞用於治療肺纖維化的用途專利。下一步將啟動新臺幣1億元募資,邁向臨床試驗開發,並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進軍國際市場、設立美國分公司。
 

左:陽明交大醫學院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傅毓秀教授;右:執行長李珊洺。(攝影/李林璦)
 

慧心醫診DiagnoPatch智慧心電圖AI系統 即時監測80種心臟疾病、準確度達99%

 
慧心醫診(InsightMed Diagnostics)由連續創業家——陽明交大電子所黃經堯教授創辦,開發智慧心電圖(ECG) AI系統,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效率,並鎖定臺灣、東南亞的遠距醫療及緊急照護醫療商機。
 
總監席拉伯(Sirapop Nuannimnoi)表示,其開發的DiagnoPatch智慧ECG AI系統,是由多通道身體區域網絡訊號收集、搭配數據流同步技術與整合AI運算法建構而成,可在5~10秒內即時監測ECG,並將結果直接傳至電腦或手機App上。
 
該智慧ECG AI系統可以監測出80多種心臟疾病,包含心房顫動(AF)、右/左束支傳導阻斷(RBBB,LBBB)等,準確度高達99%。患者可居家自行進行連續監測長達3天,或是運用在救護車上進行即時心臟疾病診斷。目前已完成初步GMP認證,預計在明年第二季推出AI解決方案。
 

慧心醫診(InsightMed Diagnostics)團隊。右:慧心醫診總監席拉伯。(攝影/李林璦)
 

陽明交大柯立偉教授穿戴式腦機介面 攻智慧睡眠醫學商機

 
陽明交大電控工程研究所柯立偉教授團隊,專注於穿戴式腦電設備與電極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開發與改良及智慧醫療臨床研究應用。其研發的全臺首創石墨烯腦波乾式電極,正應用在智慧型腦機介面系統的智慧醫療中。
 
柯立偉表示,團隊今年與漢民科技旗下的醫療科技公司漢民原醫攜手產學合作,開發出可應用於智能居家睡眠評估的穿戴式腦機介面睡眠促進系統。此系統已在北榮及振興醫院合作下完成驗證,並已在高醫大睡眠中心落地。
 
該系統可藉由穿戴式睡眠腦波感測裝置,在睡眠期間分析監測使用者的睡眠品質,甚至可在睡前2小時內評估壓力指數。柯立偉分享,使用者只要檢測2分鐘,就能預測當晚的睡眠品質,讓使用者可決定是否在睡前透過外部刺激、正念或經由放鬆,解決睡眠障礙的問題。此成果也已發表在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期刊。

明年預計以聯腦科技為名成立新創公司,並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醫材許可證申請,進軍國際市場。除了睡眠醫學商機之外,團隊也正在規劃在未來鎖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專注力檢測、中風復健等醫療需求開發產品。
 

陽明交大電控工程研究所柯立偉教授團隊。左為柯立偉教授。(攝影/李林璦)
 

邊信聯:智慧醫療資訊交換系統 成「互聯醫療」資安最佳守門員!

 
邊信聯科技同樣由連續創業家黃經堯創辦,致力於供應可信邊緣運算的資安軟體,從源頭保護數據及人工智慧(AI)模型的完整性與隱私,如同端點之間阻擋駭客攻擊的資訊安全守門員。過去邊信聯客戶主要為工業及電信業,現在邊信聯也藉由其在邊緣運算的專業,跨入醫療資訊系統開發。
 
事業開發部資深經理郭泓毅表示,邊信聯開發的「FMIG智慧醫療資訊交換系統」,可實現跨醫療單位之間安全、正確、高度隱私的醫療資訊交換,有助於打通醫療單位之間的資訊流障礙,協助醫療機構在安全且不觸犯醫療隱私的情況下,實現醫院與救護車、他院、診所之間的醫療資料即時傳輸。
 
邊信聯與緯創集團旗下的緯謙科技合作開發,把既有的醫療資訊系統轉型成符合國際資訊安全標準,目前已導入屏東基督教醫院的遠距醫療試點服務中。
 
郭泓毅表示,此系統很適合醫療體系,或是地區醫院和小型家醫診所使用。
 

邊信聯科技事業開發部資深經理郭泓毅。(攝影/李林璦)
 
(報導 / 吳培安、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