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7到21日,輝達(NVIDIA)舉辦的年度盛會「NVIDIA GTC人工智慧大會」於加州聖荷西盛大舉辦。NVIDIA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部門副總裁Kimberly Powell,暢談數位與物理AI(physical AI)如何書寫醫學的新篇章;來自臺灣的創新解方與研發團隊也不缺席,包含研華(2395)、帝闊、安宏、神瑞、BIT團隊,皆在會中展出生技醫療與照護科技解方研發成果。
NVIDIA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部門副總裁Kimberly Powell,在18日的演講中分享AI於醫療保健領域的創新。她表示,AI透過無縫整合數位和實體技術來應對關鍵的行業挑戰,從而徹底改變了醫療保健領域。
在此次演講中,Kimberley Powell特別指出數位AI代理(AI Agent)的影響力。她指出,數位AI代理可以提供全天候、個人化的醫療服務,大幅減輕醫療團隊的管理負擔。
於此同時,AI與生物學的趨同(convergence),為生命科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洞見,拓寬了探索療法的可能性。在生理領域中,AI醫療設備和機器人提高了診斷和治療的精確度,同時改善了營運效率。
Powell也指出,專注於特定領域的運算平台,正在培育反應更靈敏、以患者為中心(patient-centric)的醫療保健生態系統。這些進展有望共同改善全球的健康成效(health outcomes),可謂醫學史上的變革性篇章。
此外,Powell也宣布NVIDIA與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合作,運用NVIDIA IssacTM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開發X光技術與超音波應用的影像自主系統。
臺灣AI生技醫療解決方案也不缺席!研華、帝闊、安宏、神瑞、BIT
NVIDIA GTC會議中,臺灣除了大秀資通訊(ICT)軟硬體創新及供應鏈優勢,也在AI生技醫療解方不缺席。例如,研華(2395)展示了最新的邊緣運算AI解決方案,其中包含研華醫療級AI IGX Orin系統MIC-735M-IO。
MIC-735M-IO其成功整合夥伴醫療軟體SDK,已成功開發出心臟超音波檢測、大腸鏡檢測等八大AI醫療模型。開發者可直接下載醫療AI模型並布署於MIC-735M-IO打造醫療設備,大幅縮短AI模型開發時程。
此外,該系統整合極低延遲影像傳輸技術,能夠即時處理手術室內感測數據與AI推論結果,協助臨床醫療團隊加速決策,提高診斷精準度與治療效率。
鈺創科技子公司帝闊智慧科技(DeCloak),則展出其開發的AI隱私智能體(AI pravy Agent, ApA),該系統目前已經導入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它能在不侵犯病患隱私的情況下,進行精確的身份辨識,協助醫療機構有效管理病患與醫護人員的進出,避免未經授權的訪客進入病房區域,保障患者隱私安全。
NVIDIA「新創鏈結計畫」(Inception Program)在臺灣的合作新創夥伴,包括臺灣AI藥物研發新創安宏生醫,以及北醫大衍生醫材軟體新創神瑞人工智慧(DeepRad.AI),也受邀於會中張貼海報。
安宏生醫專注於當前國際上高度熱門的蛋白質降解劑藥物研發,並於會場展示安宏的AI驅動模型,從ProMol、MolMIM到PROTACtory,用於設計和發現雙功能小分子蛋白質降解劑,解決了當前藥物開發工作流程的痛點。
神瑞人工智慧則展出運用體積形態學分析(VBM)、MONAI及生成式AI(CVAE-GAN)技術,構建未來3D腦部影像模型,探索AI在腦科學與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潛力。這項技術不僅能協助分析大腦老化趨勢,也可望為早期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評估提供新方法。
此外,BIT國際創新生醫研究院團隊,也將大型語言模型與AI Agents深度整合、推動智慧醫療創新的成果,例如:以生理語音特徵為基礎的閉環適應性生理回饋AI安眠音樂系統,透過GPU加速AI、知識圖譜與多模態技術革新個人化慢病管理,以及模態醫學報告生成系統等,並獲選於NVIDIA GTC大會中張貼海報。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