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

國際IUS-BSE主席:生物支架競賽開跑!經濟效益為勝出關鍵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3-26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部共同於臺大醫學院主辦「2024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攝影/彭梓涵)

3月2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舉辦「新興科技於再生醫學之應用暨2024年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峯輝致詞表示,非常感謝研究者的長年貢獻,期許與學會共同持續推動再生醫學研究,讓更多新療法能嘉惠患者。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於會中表示,隨著全球生技醫藥技術快速發展,各國都在努力讓重病末期的病患有權利嘗試未經法規監管單位批准的新興療法。法規單位自然希望讓患者多一個選擇,但也必須謹慎評估安全上的疑慮,以及病人是否能充分理解新興療法,如何權衡成為重大的挑戰,也有非常多的辯論。

因此,醫事司透過《特管辦法》,先讓風險低的細胞治療推入臨床實務,在獲認可的醫療機構加強管理下開放,迄今上路3年多,已在組織修復應用上看到初步成效;至於風險較高的細胞治療,則仍需以臨床試驗證明安全性及有效性。

劉越萍也透露,預估各界關注的再生醫療法案,其行政院版本條文將會在這個會期中送出,預計在3月底到4月初就會在立法院審議,期待這項立法的通過,將讓民眾真正得以獲得高品質、高安全性的新興醫療,並為醫病共享決策立下典範。

今年的年會特別邀請到來自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盟(IUS-BSE)主席Joachim Kohn,分享全球生物活性支架(Bioactive Scaffolds)在再生醫學的應用發展與趨勢。

日本細胞外小胞學會(JSEV)創辦人暨理事長、東京醫科大學教授落谷孝廣(Takahiro Ochiya),分享其團隊將胞外囊泡(EV)應用在再生醫療及醫學美容的創新研究。

除了兩位海外重量級專家親自來臺,今年也邀請到12位來自海內外的科學家及醫師學者,分享在細胞治療、生物支架、轉譯醫學、胞外囊泡及外泌體領域的再生醫學應用實例。 (責任編輯 / 吳培安)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峯輝感性地說,這幾年全球細胞治療、免疫療法不斷發展,自己也曾以患者身分在這些療法中受益、重生。(攝影/吳培安)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各國都在努力讓重病末期的病患有權利嘗試未經法規監管單位批准的新興療法,但是如何權衡利弊的挑戰性極高。(攝影/彭梓涵)


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盟(IUS-BSE)主席Joachim Kohn表示,生物活性支架的發展,已展開高水準競賽,而最終能取得勝利的,將取決於經濟的效益。(攝影/吳培安)


日本細胞外小胞學會(JSEV)創辦人暨理事長落谷孝廣,其研究團隊投入由化學誘導肝臟前驅物衍生的外泌體研究,希望將其用於肝臟疾病的創新治療。(攝影/彭梓涵)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