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US BIO

BPIPO率紐澤西生醫參訪團 巡禮AI、再生醫療大趨勢創新熱點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5-06-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與Choose New Jersey於北美生技大展開展前,舉辦2025紐澤西生醫參訪團。(攝影/吳培安)

美國時間6月12、13日,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與Choose New Jersey於北美生技大展開展前,舉辦2025紐澤西生醫參訪團,聚焦於人工智慧(AI)、再生醫療與智慧製造技術,透過深入了解紐澤西當地生技產業生態,促進臺灣與美國紐澤西州生醫產業的交流合作。
 
此次參訪團陣容,包含個人化抗癌藥物檢測開發者精拓生技、幹細胞再生醫療開發者永笙生技、三特異性抗體暨外泌體創新療法開發者聖安生醫等生醫廠商,以及生技中心(DCB)、工研院(ITRI)、生物產協(Taiwan BIO)等法人參與。
 
參訪地點涵蓋知名細胞治療CDMO企業Cellares、羅格斯衛生體系(Rutgers Health)與紐澤西癌症研究所(CINJ)、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生命科學創業研究院(ILSE)、北東科學與科技中心(NEST Center)、結構有機微粒系統中心(C-SOPS)。
 

DAY 1:從智慧製造到AI創新,紐澤西生醫節點巡禮

 
參訪團首日第一站來到Cellares,其是一家聚焦於臨床規格細胞治療製造的綜合開發與製造機構(IDMO),也是第一家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先進製造技術(AMT)認定計畫指引認證的公司。
 
Cellares開發出的Cell Shuttle平台,能夠在單台自動化製程設備中,實現細胞純度99%、活性(viability)達95%、且符合cGMP規格的高效率細胞製造;另一項平台Cell Q則是全自動完成品質管控(QC)程序,降低近乎一半的細胞治療的生產成本,同時減少製程因人為操作失敗的機會,並大幅減少實驗室所需的空間。
 
由於Cellares在細胞療法智慧製造的優勢,去年4月,Cellares與必治妥施貴寶(BMS)達成了3.8億美元的合作供應協議,將Cellares位在美國、歐洲與日本地IDMO智慧工廠的全球量能,保留給BMS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使用。
 

參訪團參觀細胞治療IDMO企業Cellares。(攝影/吳培安)
 
第二站是Rutgers HealthCINJ。其共同組成的羅格斯癌症研究所系統(Rutgers Cancer Institute System),串聯了紐澤西12家成人醫院、建立一站式腫瘤學服務,使得實驗室能夠在10間RWJ Barnabas Health、2間CINJ旗下的地點收案,成為美國指標性的中上規模臨床試驗收案醫學中心。
 
迄今,該系統以羅格斯-新布朗斯維克(Rutgers New Brunswick)院區與CINJ為中心,建構出完整的中心化臨床試驗基礎設施,繼而啟動了79項療法的臨床試驗,其中高達43%的比例為獲得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贊助的臨床試驗案;另外還有17項非療法的臨床試驗,其中包含4項為研究者發起試驗(IIT)。
 
此外,該體系支持了從標靶鑑定到臨床開發試驗階段、共計超過10項創新療法的開發,4項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的指標性案例,包括了與ScarletTCR合作開發、靶向E7的TCR-T潛力療法,有望降低脫靶效應(off-the-target),投入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的癌症治療,目前已進入臨床一/二期。
 

參訪團與羅格斯衛生體系、紐澤西癌症研究所交流合影。(攝影/吳培安)
 
接著是擁有百年校史、大學排名全球前四的普林斯頓大學。該校迄今已有56位諾貝爾獎得主,且旗下雖然沒有醫學院,卻擁有豐沛的研究能量,同時積極投入新創育成,2024年成立創新辦公室,也獲得必治妥施貴寶(BMS)、嬌生(J&J)、Genmab、默沙東(MSD)、基因泰克(Genentech)、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沃特世(Waters)等生命科學產業夥伴的支持。
 
針對全球崛起的人工智慧(AI)趨勢,其在今年5月正式啟用NJ AI Hub,藉由提供相關的行政、技術與研究人員支持、運算資源、合作空間、資金和舉辦活動,支持並擴展普林斯頓大學的AI研究,並開發出普林斯頓語言智慧(PLi)、AI加速發明(AI2)等演算法成果。除此之外,NJ AI Hub也提供種子資金給跨領域研究,並與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當局協力推動AI政策運作,並提供在研討會、工作坊方面的支援。
 

參訪團與普林斯頓大學NJ AI Lab團隊與校方人員合影。(攝影/吳培安)
 
晚間,參訪團來到McCarter & English律師事務所,參與由紐澤西商工會(CIANJ)主辦的交流活動,與來自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及臺灣美國生技協會(TAAB)的產學專家們熱切交流,並由BPIPO主任黃千岳、生物產協秘書長林治華,介紹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政府激勵措施以及生醫合作的優勢。
 

參訪團於首日晚間由紐澤西商工會(CIANJ)主辦的交流活動,與來自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及臺灣美國生技協會(TAAB)的產學專家們熱切交流。(攝影/吳培安)
 

DAY 2:鏈結生技加速器、園區與藥品先進製造,探索紐澤西創新資源網絡

 
活動第二日首站來到紐澤西知名生命科學加速器——位於肯恩大學(Kean University)校園內的ILSE。ILSE的轉譯研究聚焦在微生物學和神經科學,並提供資金、合作、研究服務、核心設施與諮詢網絡等全面支持。
 
ISLE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經協助募得4千萬美元的資助金、為105家公司提供諮詢,衍生成立了5家公司,並曾連續三年獲Global Health & Pharma頒予全美最佳生命科學科技加速器獎項。
 
值得注意的是,ISLE同時也是跨國計畫「打擊抗生素抗藥性細菌」(CARB-X)在美國紐澤西的重要合作夥伴,其以加速器的身分,一同投入對抗全球抗藥性危機的行列;ISLE輔導的第一家新創公司成功案例Prokaryotics Inc.,正是源自默沙東的早期抗生素研發計畫,其產品線已有數項準備進入臨床候選藥物篩選階段。
 

參訪團於生命科學創業研究院合影留念。(攝影/吳培安)
 
第二站來到NEST Center。相較於其他創新中心,NEST中心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繼承了過去國際大藥廠默沙東的全球總部設施,在Machine Investment Group及Onyx Equities推動下,進一步在默沙東完備的既有建設基礎上,翻新出一片新的生物技術研發園區。
 
NEST中心在地理位置上,位於紐澤西和紐約市的交通接口,預期將能吸引方圓30英哩內的高等教育人才。未來,NEST中心將提供小型生命科學公司發展空間,並提供先進實驗室、生物製造設施、辦公空間、公用設施,以及先進的資料儲存與處理能力,使入駐企業能夠利用AI技術進行研發。
 

參訪團於北東科學與科技中心合影留念。(攝影/吳培安)
 
最後一個參訪地點,是CMIC CMO USA以及C-SOPS。CMIC總部位於日本、布局全球的委託臨床研究機構(CRO)集團,CMIC CMO USA則是集團旗下的藥品CDMO/CMO公司,專注於小分子藥品的連續製造,並將這項現代化生產技術應用在多種口服固體製劑的生產上。
 
C-SOPS則是源起於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獲得國家科學基金(NSF)資助成立的工程研究中心,除了聚焦於結構化有機微粒的科學、製程與次世代藥物劑型開發;同時也以「少了法規監管支持,製造科技就沒辦法落地」為宗旨,透過聚集了多所大學的跨領域專業團隊,讓產業和FDA等緊密合作,改善製藥、食品與農業產品製造方法。
 

參訪團與CMIC CMO USA執行長Takahiro Ueda(中)合影。(攝影/吳培安)
 
此次參訪不僅讓臺灣代表團深入了解紐澤西在AI創新、再生醫療與製藥先進製程等領域的實力與佈局,也為雙方未來在技術合作、臨床試驗與新創發展等面向奠定交流基礎,成為推動臺灣生醫產業創新的關鍵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