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華醫藥科學長林俐伶於2022年8月上任,她曾為賽諾菲免疫學及炎症研究領域檢查點免疫學群負責人,並在輝瑞任職資深研發超過20年,此次將國際藥廠的豐富經驗挹注藥華藥,任務是帶領藥華藥的臺美研發團隊,跨國打造下一代創新療法。
撰文/李林璦
2022年8月,從自主研發、臨床試驗、生產製造到國際銷售一條龍的臺灣新藥公司藥華醫藥(6446),迎來林俐伶(Lih-Ling Lin)回臺擔任科學長。
旅美數十年,曾擔任賽諾菲(Sanofi)免疫學及炎症研究領域(Immunology and Inflammation)的檢查點免疫學群(Checkpoint Immunology)負責人4年半,並曾在輝瑞(Pfizer)工作超過20年,領導過大大小小的免疫新藥研發、臨床到商業化,更發表超過70篇以上的免疫學相關論文與專利。
跟許多海歸的科學家一樣,林俐伶希望能將其在國際藥廠的豐富經驗貢獻給臺灣自己,而藥華藥將未來鎖定下一代創新療法的願景,讓林俐伶決定接下帶領藥華藥於2022年在波士頓成立的創新研究中心(PIRC)。
現在,林俐伶是臺美兩地的「空中飛人」,領導跨國研發團隊深入血液疾病、癌症、免疫疾病三大領域進行創新研發,「期望延續Ropeginterferon alfa-2b (P1101)的成功,再度為臺灣創造更多項成功案例。」林俐伶期許。
從小立志 貫徹終生!當一個「科學家」
「當一個科學家!」,林俐伶不是只寫在小時候作文題目「我的志願」中的夢想,而是她至今貫徹始終的人生願景。
林俐伶從小對科學就很感興趣,腦中常常有十萬個為什麼,例如插頭為什麼會供電?等等各式各樣的疑問。在求學過程中,國高中的生物老師生動的教學方式、鼓勵和關心,對她的影響更是深遠,也讓她對生物產生濃厚興趣。
大學就讀臺大藥學系、取得藥師資格,曾經,她也短暫考慮過當藥師,但對科學研究深深著迷的林俐伶,選擇持續攻讀生物化學碩士,並於1988年從亞歷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獲得生物化學博士,一腳踏入生命科學領域。
在臺大攻讀生化所時,林俐伶師承臺灣生醫推手──林榮耀門下。當時林榮耀運用白鳳豆凝集素(ConA)和相思樹(Acacia confusa)種子分離出胰蛋白酶抑制劑(Acacia Confusa Trypsin Inhibitor, ACTI),並製成複合蛋白來進行抗癌研究,激發了林俐伶對於新藥開發的興趣。
而1980年代,正是從蛋白質純化轉換至基因工程科技逐漸起飛的時代,1978年第一個基因工程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現為羅氏子公司),在大腸桿菌(E. coli)中生產人類蛋白質──體抑素(Somatostatin),更在1978年透過重組DNA技術,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插入大腸桿菌中,使其大量生產人類胰島素。
後來,基因泰克與禮來(Eli Lilly & Co.)簽約進行商業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短短5個月審查下,批准首個人類胰島素產品Humulin,也是第一個重組DNA技術的醫療產品。
遺傳基因工程技術在林俐伶攻讀碩士時起飛,她至今仍記得,當時國外教授來臺大分享這最前沿的科技,「我當時覺得這些教授就像偶像在發光一樣!」讓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到國外深造基因工程領域。
在亞歷桑那大學時,林俐伶針對大腸桿菌遇到DNA損傷危機時,啟動的SOS反應途徑(SOS Response)進行研究,詳細了解其中的分子生物學。
「能把所學的最新科技應用到研究上令人十分興奮,看著一點一點白色野生型(Wild Type)的大腸桿菌,因為改變其DNA後,表現型(Phenotype)也跟著改變成紅色,真的很有趣。」林俐伶的臉上,依然綻放著研究生時對科學研究的熱忱。
當時,林俐伶不分日夜與假日,每天都到實驗室報到,連男友都帶到實驗室一起做實驗,孜孜不倦地徜徉在實驗中,不亦樂乎。
輝瑞一待逾20年 開拓免疫關鍵激酶新藥
「每個新藥開發計畫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從人體細胞、生理生化機轉到新藥治療患者,都可以訴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也是我決定從學界邁向產業界的原因。」林俐伶雖然對學術研究也很有興趣,但因為其藥學的背景,發明新藥、造福患者,依然是她心中最終極的使命(Mission)。
她笑道,在當時博士畢業大多持續耕耘學術研究的風氣下,美國的指導教授一聽到林俐伶要去產業工作十分不理解。
但事實上,那時正是美國生技公司招攬博士、投入創新研發的氛圍開始醞釀之時,基因泰克成立後不久後,1980年,兩位哈佛大學分子生物學家Tom Maniatis和Mark Ptashne也成立了Genetics Institute, Inc.,其中的Maniatis是撰寫被視為分子生物技術聖經《Molecular cloning》的教授。該公司當時盛況跟百健(Biogen)、Genzyme齊名。
林俐伶在1988年博士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