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菀芬現任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主任,本身擁有德州大學會計碩士、密西西比州大學MBA商業管理專業。
接任育成中心之前,她曾擔任資策會臺日合作辦公室(TJPO)資深經理,促成臺日雙邊於製藥、電機、ICT、長照產業以及地方型企業不少合作與交流,爾後她又經歷過知名動畫媒體公司製作人,對數位新科技跨領域應用有豐富實務經驗。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於前年轉型為扶植新創數位醫療、生技醫藥廠商之加速育成場域,陳菀芬運用其營運規劃、跨領域合作以及國際網絡等專長,輔導及協助新創團隊加速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採訪/李林璦、薛瀹熢,撰文/李林璦
在國外,談創新創業不是一件新鮮事,不論是醫療設備的開發,或是藥物的研發,甚至是現今最熱門的數位醫療,各種領域創業風氣都十分盛行,創新創業不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
現在,北美的數位醫療產業蓬勃發展,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8年從種子輪晉升到A輪募資的公司增加兩倍以上,募資週期也從原本的30個月縮短至15個月,且投資數位醫療產業的資金佔全球創投資金的比例從3 %提高至10 %,2017年與2018年之間,投資數位醫療的案件數同樣約為350件左右,但投資金額卻翻了兩倍。
這顯示國外創投對於新崛起的數位醫療領域十分看好,也很敢於投資,起因可能由於看到數位醫療將有龐大的需求。
美國的戰後嬰兒潮世代,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人們,現已面臨退休年紀,對於遠距醫療的需求逐步升高,另一群對於數位醫療十分感興趣的族群便是千禧年世代(millennials),這群在1980年到2000年間出生的年輕人,跟隨著電腦時代一起出生成長,現值青壯年紀,有工作、經濟能力與家庭後,最容易接受以數位醫療來優化生活這種新觀念。
新創團隊時間就是金錢 育成中心加速對接國際資源
也因此,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在推動臺灣生技創新創業的發展不遺餘力,為少數複合式的育成中心,兼具育成中心及創業加速器的功能,不僅有上課空間,更特別的是有實驗室,可供生醫新創團隊使用,全力扶植生技醫藥企業加速成長。
新創團隊很多是從學校起家,學校是一個步調較舒適的教育環境,一旦進入育成中心,在較商業化的環境下,競爭壓力較大,也會刺激新創團隊加快成長的腳步。
因此,除了良好硬體資源外,也需引進優質的加速器課程與舉辦多場小聚,於是在去年以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為基礎,我們啟動了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成立的全臺第一個數位健康產業的國際加速器,除了幫助新創團隊串起國際鏈結外,也向國際加速器學習培訓團隊的方式。
我們很訝異地發現,在美東的華人圈中,互助的氣氛十分濃厚,對臺灣新創也很支持,這一趟國外經驗,我們發現,國外的加速器會營造一個環境,讓新創團隊在環境中自主地去串聯,自己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資源,而不是一股腦將全部資源塞到新創團隊面前。
透過自主尋找資源的過程,新創團隊也會更積極主動,同時逐漸釐清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國外的加速器更重視的是資源共享,各加速器之間反而會互助合作,有系統的一同幫助新創團隊。
反觀,臺灣資源很豐富,但散落在各加速器中,若能整合資源,集中火力,更能加速新創團隊跨入國際。
加速器是扮演新創團隊與其需求資源串接的窗口,避免新創團隊花時間心力去一個個尋找,畢竟,對於新創團隊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臺灣數位醫療人才多 勇於嘗試不怕失敗
在這幾年,臺灣的生醫新創風氣正逐步熱絡,但相較於國際,臺灣的創投較為保守,大多在B、C輪後才會投入。
另外,在法規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16年宣布「21世紀治療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legislation)」,逐步推動以數位健康數據做為審查與監管依據,臺灣法規則相對尚在起步階段。
儘管,生醫產業是個十分專業的產業,必須謹慎遵從法規依據,也顯得較為封閉,外行人很難跨入。不過,臺灣的產業界並沒有錯過這次浪潮,近年來,越來越多廠商投入數位醫療領域,不論是傳統ICT大廠轉型、醫療體系創新或是中小型新創團隊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目前,ICT產業的創新偏向資訊系統的整合與建構,醫療體系則偏向臨床上診斷治療面的輔助。若能多元發展跨領域人才,就能讓更多人能夠瞭解生醫產業。
現今,也越來越多國外團隊想與臺灣合作,看準臺灣的ICT產業基礎、夢寐以求的健保資訊,以及優秀的臨床研發人才,臺灣更應把握自身優勢,在ICT雄厚的資源背景下,取得發展數位醫療的絕佳優勢地位。
只是,在臺灣創新創業的氛圍起步比較晚,或許也因為過去填鴨式的教育體制,被考試升學的框架綁住,大環境比較不允許「失敗」。
但是就是要出現不同的聲音才能激盪出「創新」,不論對錯,「嘗試」是最重要的,若總是走在備受呵護的道路上,不跌倒,永遠沒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臺灣的生醫產業匯聚人才與資源,不可能不會成功,只是儲備能量還在潛伏著。所以我相信,就像國花梅花一樣,越冷越開花,臺灣生醫產業將逐漸邁向收割期,採收甜美的果實。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