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臺籍JLABS「傑出女領導人」獎

王正琪科學掛帥 LBS-008創 NIH藍圖計畫6年進臨床三期紀錄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2-11-0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今年8月,仁新通過董事會委任王正琪接掌仁新總座一職,倚重她在新藥開發的經驗,目標年底前,推進針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新藥LBS-007。(攝影/羅翊方)

今年8月上任的仁新醫藥新總座王正琪,在仁新草創時期就加入,不僅帶領美國研發團隊成為首家進駐J&J旗下生技新創育成中心JLABS的臺灣新創。在臺灣養成博士學歷的她,無數來回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哥倫比亞大學資深教授,共同開發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斯特格病變新藥LBS-008,還創下紀錄,僅花6年,就將LBS-008推進全球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如今接掌總經理一職,科學掛帥的王正琪,目標將持續推進新一代廣效抗癌藥LBS-007進行急性白血病(ALL)的臨床試驗。

撰文/彭梓涵


2017年6月,美國生技展場內,來自臺灣的王正琪,代表成立不滿一年的仁新醫藥(Lin Bioscience)進行One-on-One Partnering (一對一商機媒合)簡報,5天活動下來王正琪談了不下50、60場媒合會……。

那是仁新創立的第一年,擔任研發處長的王正琪尚不知道一個剛創立的公司,能在這樣的大型盛會中得到什麼,所以,她不想放棄任何可能的機會。

在各大BIO奔波的日子,一晃眼6年過去了,在仁新草創時期就加入的王正琪,不僅帶領美國研發團隊成為臺灣首家進駐跨國藥廠嬌生集團(J&J)旗下生技新創育成中心JLABS的新創公司,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神經治療藍圖計畫、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共同開發治療乾式黃斑部病變(Dry AMD)與斯特格病變(Stargardt Disease)的新藥LBS-008,也正進行全球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

截至目前,LBS-008的臨床試驗展現的數據積極,被認為在斯特格病變上獲得批准的呼聲甚高。今年4月,更被美國NIH讚譽是藍圖計畫中的新里程碑,甚至表示一旦LBS-008治療斯特格病變藥物上市,將大幅提升乾性黃斑部病變的臨床試驗的成功率。

仁新醫藥與子公司Belite Bio,也成為臺灣唯一一家母子公司分別在臺興櫃、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並備受美國投資圈、知名媒體與產業分析師關注的生技獨角獸。

隨著仁新與Belite的臨床試驗與資本市場穩步發展,今年8月,仁新通過董事會委任王正琪接掌仁新總座一職,倚重她在新藥開發的經驗,目標年底前,於澳洲開展新一代廣效型抗癌新藥LBS-007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臨床一/二期試驗,接著也將於臺灣申請進行臨床一/二期試驗,未來更將同步加速仁新各項新產品開發與商業進程。

想為人類貢獻 人生急轉彎捨材料科學念生物

求學路上都是學霸的王正琪,擁有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系博士學位,之後進修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曾任美國史克利普斯研究中心(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博士研究員。在加入仁新前,擔任過生技公司的研究發展處處長、經理與資深研究員,在各種疾病領域,如癌症、眼科與心血管疾病領域,都累積了豐富的經驗。

而這些,都是王正琪為她「想做對人類有貢獻事情」的一步步腳印。因為,王正琪大學時期其實念的是臺灣大學化學系,而且還特別專長在工程學群的「材料科學」,當她跨入醫藥,家人一度還覺得疑惑。

王正琪說,如此喜歡化學與材料科學,是因為小時候爸媽常送她和妹妹去參加一些動手做的科學實驗課,活動中用鹼性溶液或是煮沸的方式,洗掉葉脈葉肉製作成書籤,或是觀察水的三相變化等等課程,都讓她覺得非常有趣,也印象深刻。

「因此,在高中時,我就決定要往化學發展,也順利推甄進臺大化學系,又因為非常喜歡動手做實驗,大學時期我極度熱愛材料科學,一二年級時就把化學系能修的材料學分全部修完,覺得還不夠,又跑到材料所去修材料系的課。」

可是她發現,當她越追求在材料學科上的知識,就越感受到自己專研的東西與人沒有連結。學什麼都快又好的她,「反而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了!」她說。

還好,不怕嘗試和錯誤的她,在大四上學期大膽去報了臺大生化課程一個學期學分最多的學系――醫學系的生化課,和醫學系的學生一起修生化,學分成績還接近滿分。

王正琪回想,「這堂課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當我在學檸檬酸循環(TCA Cycle)時,我發現雖然它是一個人體的生化反應,但又是很化學的東西。」

這讓有化學基礎的王正琪,更有種融會貫通的感覺,「那真的是一個蠻突然的急轉彎,我就決定走上生命科學領域了!」

王正琪事後還有了心得,「把一切基礎學習好,非常重要。我如果太早修這門課(生化),可能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火花碰撞的感覺了!」

「醣晶片」幕後推手 2篇PNAS獲王民寧獎

王正琪於是順著自己的心志報考生化所,因為成績優異,受到生化所老師的鼓勵直升博士班,並選擇進入同樣是從化學背景跨入生物研究的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教授的實驗室,主攻「醣晶片」的研究與應用。

王正琪說,翁啟惠教授的教學風格是讓學生自由發揮,通常聊完20分鐘給你一個題目方向,就放手讓你自己去做。

但在翁啟惠實驗室對王正琪來說,是實力與能耐的大考驗。「那時,實驗室還沒有人做醣晶片(Glycan Array),我被分配到這個題目時,需要操作中研院新買來的一台晶片機,因為是第一個人做,沒人教、也沒人知道怎麼操作,我只好跟工程師一起查資料研究,把儀器操作實作出來。」王正琪說。

正因為積極的學習態度,王正琪是翁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