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亮點KPI!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4-03-26

我一位在法人單位當主管的朋友,她情商非常高,個性樂觀,始終充滿正能量,每次跟她討論事情或扯天說地,總感覺所有的壞天氣,只要到她這兒,都會撥雲見日!

總統大選結局底定,歷次改朝換代後,人去政熄的陰霾少了許多,該繼續埋頭的繼續埋頭,原來朝中有人的繼續歡呼高歌,雖然大家的步調不需要有太多臆測而倉皇,然而,大家似乎都更波波碌碌!

那天有要事找主管朋友請教,白天沒通上電話。晚上十點後,我們終於找到彼此。由於,我平常奔波大家已習以為常,問候朋友忙什麼,先聽朋友說近況,成為我能給朋友的一點溫暖。

朋友說,「天啊!我最近超忙的,感覺比之前都忙欸,忙著寫一堆很奇怪的報告,比以前都更嚴重。」她大笑,「現在不是才3月嗎?可是你知道嗎?我現在就被要求要Review亮點KPI(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以前期中、期末檢討亮點都合理,但現在要每一季、搞不好以後還要每個月,今年一切什麼都才開始,不是嗎?」

「還很好笑欸,一些計畫根本都還在行政流程路上的不知道哪裡,計畫還沒正式下來,我們就要交亮點KPI了。小明、小明,怎麼會這樣?我真得不懂ㄟ?哪裡來的亮點啦!好慘,我現在很多時間都要用來應付這些超級想不通的稽核報告……。」

政策牛肉越來越碎片

我知道電話一端的朋友是苦笑地說著來的,但依然,所有的不合理,只要從她不急不徐、有笑容的聲音裡說出來,似乎都雲淡風輕,不像多數人那樣的怨懟、憤怒和謾罵。

所以,我跟著大笑,「那快、快、快,一起來瞎掰亮點KPI,若上面只要煙花璀璨,那就給他們繽紛花漾。」

我鬧著,朋友嘆了一口氣,「小明,你幹嘛發神經!其實,預算越來越少也就算了,但這樣下去,每天畫亮晶晶的KPI給上面就好,誰會在乎真正做事?這會讓人真的覺得做的很沒意思欸!」

政府法人體系難見一位勇於打破限制、嘗試創新的朋友,一向熱忱開朗的她,瘋狂亮點KPI竟然是她頭上罩頂的烏雲……。

去年底以來,因為伴隨選情,各方友人談到政治、政府的機會也多了一些。臺灣民主政治發展民粹化,政治人物或組織以人民名義說話,需求越來越多,執政政府要做的事就越來越多了,但政府資源其實就這麼有限。

然而,臺灣政府向來又非常有好生之德,在不斷開枝散葉、新興計畫或單位的同時,舊的組織或任務往往礙於各種折衝樽俎,最後多數並行不悖而疊床架屋,於是,有限的牛肉被切割得越來越碎片,本來可以集中料理端出一盤好牛排,最後菜色走樣失色;有人則在權力圈子裡遊走政商關係、跑馬圈地,而且還游刃有餘。

年前遇到一位部會裡的朋友,有公務情懷的他聊起,上面交代要執行的事項真是琳瑯滿目,但分配得來的預算不僅沒有相對增多,有的大計畫的大統包,還不時有名目透過上面來要求納捐貢稅,他在單位裡感覺「情況一年一年在惡性循環。」

這個惡性循環,可能正是我這位法人單位好友對亮點KPI頭痛的根源,因為向來統包最常出現的弊端就是大包搶標,小包承受低價帶來的苦難,還常被迫簽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契約,甚至當大包發不出錢時,還要充當金主。而且僧多粥少下,小包如果創造不出「亮點KPI」,恐怕更難分得到粥了。

政府亮麗KPI表面績效與實質存在悖離!

大家都能理解,重大政策KPI的訂定,呼應的是政府的重要施政,施政者都需要訂定成果型、具代表性且讓人民有感的KPI,這跟企業管理一樣,大師杜拉克說:KPI指標是引導企業發展方向必要的「儀表板」。

根據管理教科書上理論,KPI是一項數據化管理的工具,必須是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這對用於一切以數字為基礎的財政,是很具體清楚的評核,但要評估非一般行政事務、或事物動態發展在某時期的表現,質化績效或量化指標如何優化表現,在管理上就很具挑戰。

朋友的單位服務任務多元,要KPI可以論件量化、可以論實質化,也是我見過在國際鏈結上能實質點對點,帶著大家真正落地扎根的單位。她常勇於突破既有的框架,創新一些過去單位不曾有的事物。

但做實事的人,往往實績因為也較佳,常容易成為組織官僚文化的犧牲者,上位割稻、同僚傾軋,莫名其妙的各種職場狗屁倒灶事,特別容易遇到。而朋友讓我欣賞的,是因為她的開朗如春風化雨,都能有智慧地把光環留給上層、把功績分享給一起工作或合作的夥伴,可以說,她本身其實就是單位裡的亮點KPI。

因此,當樂於工作、享受工作的朋友罕見地為了亮點KPI而苦惱,難免讓人認為,政府亮麗的KPI自評成果,其表面績效與實質,其實存在很多悖離。

星空滿天  還是流星劃過?

執政政府非常重視KPI,本意應該都是各機關努力推行福國利民政策的自然結果,不過,有意義的績效目標,其實應該是與人民/服務對象所共同建構出來的,一旦人民/服務對象感受到某項計畫政策產生正面影響,這樣高度連結的績效其實不必大肆宣傳,德政澤民、自然會留在大家心中而口耳相傳。

然而,已知政府KPI多數已經化約到以完成時間和數量來評價政策和計畫,或以辦理活動場次及參加人數為指標,原本希望創造真正實質利益的目標,漸漸被隱藏而消失。

近幾年,政府大力推動生醫創新創業,每年各大學及研究單位成立新創都有KPI壓力,急切滿足數量的結果下,是忽視了創新研發到新創公司之間所存在的轉譯工作,於是也導致很多新創難以跨越創新的死亡之谷,一位在研究機構主責創新事業的PI教授說,看到前人新創募資不易、失敗案例太多,後續新創的熱力很明顯減弱了。

如今,瘋狂亮點KPI也許真能讓我們看到星空滿天,只是它們究竟能閃閃發光,還是最終只是流星劃過?

最後,我們的編採團隊在這期封面主題,掃描了這兩年國內生醫領域一個非常獨特的古老醫學但新興領域──微生物(俗稱的細菌)醫學商機。疫情期間,病毒橫掃天下,帶來了名符其實的病毒危機 ; 疫情後,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成了人類醫學的核心主流,古老的細菌接著病毒之後登上了舞台,細菌幫助人體健康,已然成為目前醫學的「新科學」。臺灣在這一個「新科學」裡,究竟有哪些玩家?發展又如何?請大家一起認識想像力無窮的「菌菌商機」!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