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學臺灣之光、IBM前首席科學家

圖策林清詠再創Drugomics 開啟AI藥物新篇章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04-26
IBM前首席科學家、圖策創辦人林清詠,將前臺大校長的「宇宙精神」奉為圭臬,並以相同理念——「追求真理然後貢獻這間公司於全人類」作為Graphen長久營運的目標。(攝影/彭梓涵)

曾任IBM首席科學家的林清詠,曾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任命為IEEE Fellow,是網路科學領域的第一人,堪稱臺灣之光。2017年,他在最靠近IBM職涯發展的天花板之際,轉身在紐約第五大道,成立專攻AI科技的美商Graphen。去年底,他又成立以AI為基礎、專注藥物開發的子公司Drugomics,開發出一套涵蓋12種藥物開發的預測工具,不只可提高藥物成功率、降低副作用,還比傳統藥物開發時間縮短至1/27、成本降低至1/9,000。

撰文/彭梓涵


「人腦是由一千億個節點和700萬兆條邊緣組成的巨大網路,在這複雜的網路中,人類智慧的演化讓我們能從記憶學習、觀察感知,進一步做到表達、推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演化亦是如此」。

IBM前首席科學家、美商圖策科技(Graphen)創辦人林清詠大膽預測,「人工智慧的發展,再不用50年,就能把人類數百萬年演化出具思維與推測能力的歷史走完!」

曾任IBM首席科學家的林清詠,不只創立IBM華生(Watson)研究中心旗下「網路科學和機器學習部門」,領導的多個跨國大型AI項目,創下許多世界第一,2011年他還以網路科學領域第一人,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任命為IEEE Fellow,成就堪稱臺灣之光。

在這條被大家認為虛無飄渺的AI披荊斬棘之路,林清詠走了近20年,2017年,他在最靠近IBM公司內部拔擢成為Fellow的天花板之際,轉身在紐約第五大道,成立專攻AI科技的美商Graphen。

Graphen創立短短幾年,疫情間繪製出「COVID-19基因演化路徑分析」,提早預測病毒突變的結構熱點,在幾次關鍵的病毒變異前,向世界發出警訊。

另外,針對蛋白質結構預測的AI,也在2021、2022年結構預測重要比賽CASP中,連續兩年拿下第一名,效能媲美Alphafold2。市調公司《ABI Research》,因此將Graphen與Google的DeepMind並列為蛋白質結構預測的重要影響公司。

去年12月底,他成立以激酶(Kinase)為標的的藥物開發公司Graphen Drugomics,公司獨創的AI藥物開發系統,可推動未來該領域藥物設計、開發與製造。


林清詠表示,人腦智慧的演化是由後腦到前腦,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是如此。圖為2018年7月,林清詠於亞洲生技大會的演講。(攝影/彭梓涵)

得過七次最佳論文獎 進入IBM殿堂

若把林清詠的職涯拆解,他的職涯上半場,幾乎貢獻給IBM這家企業。

20多年前,即便是美國頂尖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的學生,都很難進入《Fortune》排名500大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IBM。

問起林清詠怎麼被IBM關注到?「可能是我很能寫論文,也曾經拿過七次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吧!」林清詠給了這樣的答案。

來自臺灣的林清詠,大學、碩班念的是臺大電機系,他碩士論文多達300多頁,是目前為止無人能打破的紀錄。畢業後,他也以碎形幾何用於影像壓縮的研究,獲得宏碁龍騰論文獎特優獎,以及臺灣電腦視覺、圖學及影像處理研討會(CVGIP) 傑出論文獎。

隨即,他負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也在多個國際會議和期刊得過最佳論文獎,其中包括IEEE電路與系統(CAS)協會傑出青年作者獎等。

爾後,他還陸續有很多研究獲得最佳論文獎,但「已族繁不及備載了。」林清詠笑說。

2000年,林清詠博士班畢業班後,馬上被IBM華生研究中心看上……。

為IBM打下多個第一 成為IEEE首位網路科學會士

在IBM華生研究中心,他從研究員做起,但短短3年之間,他就領導了全球23個研究機構超過100名研究人員,展開第一個大規模協作影像語義標註計畫。

林清詠說,這是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領域有史以來,第一個以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為基礎的計畫,他的團隊也在2002~2004年度於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舉辦的影像語義辨識評比測試中,獲得最佳表現。

接著,他又為IBM創建全球第一個企業社群分析方案——SmallBlue (小藍),小藍是一款不需要個人明確參與下,在社群、知識網絡中,可牽起你想認識的人,拓展交友圈,也能查詢和存取專業知識的管理工具,光是這個系統,一年就能為IBM帶來一億美元的收入。

林清詠不只受到IBM表彰,2008年IBM還讓他創立並管理華生中心旗下「網路科學和機器學習部門」,專注在大數據分析。

他的成就,在2010年被IBM生涯探索評論選為,「一位最有可能對IBM和世界產生最大科學影響的研究員」。2011年他再榮獲IEEE會士是網路科學領域的第一人。

與此同時,他又次被IBM拔擢為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推進IBM與整個AI領域的圖形運算(Graphic Computing)、視覺分析、中介軟體(Middleware)、認知網路分析,以及時空和行為分析等前瞻技術的開發。

他也舉例一些技術說明,就是當大家的機器學習,還只能識別圖片上的是一棟房子、一台車的時候,IBM就能做到說出這是一棟「廢棄」的房子、這是一台「加速中」的車子這類的形容詞。

可以說,林清詠的職涯上半場幾乎都花在AI相關的電腦視覺和圖形學上,他也表示,自己就差一個IBM內部的Fellow,「這個榮耀雖然可以把個人的照片掛在IBM的牆上名留青史,但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可以再追求的」。

自立門戶 追求真理貢獻於全人類

於是在2017年,在人生的最高峰上,林清詠決定離開IBM,轉身在紐約第五大道上創立公司Graphen,以自己在人工智慧的專長,另闢一片天地。

Graphen成立初期,主要仍延續他在IBM的相關技術,包括,洗錢防制、資安管理、數位金融、市場監控等,創立一年,其開發的系統就獲得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採用,繳出優異的成績單。

然而,他坦言,「這些項目雖然能幫助人類生活提升,但我不會想一輩子做這些!」。

有一年,林清詠回國演講,因緣際會遇到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博士,她是推動臺灣與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學腫瘤分析聯盟(CPTAC)合作的「台灣癌症登月計畫」主持人。

陳玉如告訴他,自己正在為分析人體基因體學(Genomics)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