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欽現為臺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專注於健康規劃與評估、經濟評價、衛生行政與健康保險等領域的研究。他同時擔任第六屆臺灣健康保險學會副理事長,積極推動健康保險制度的改革與進步,以提升全民健保的公平性與效能。此外,身為「罕見疾病創新治療及藥物給付建言書」起草人之一,他亦致力改善罕見疾病患者的藥物可及性,為需要特殊照護的病患發聲,並透過政策倡議,期望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責任編輯/黃佳啟
為實現賴清德總統的「健康臺灣」政見,政府推動「癌症治療三箭」政策,目標於2030年將癌症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其三大策略包括「提升早期癌症篩檢」、「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以及「建立百億元癌症新藥基金」。
目前,政府已經增加40億元的篩檢預算,用來強化早期篩檢,並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未來計畫將依據財源及醫療需求逐步擴充至百億元規模,縮短新藥給付時程,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但現階段,臺灣正面臨一項嚴峻的挑戰,就是在財源有限的情況下,引入新藥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受阻。而這一問題的癥結主要又來自三重困境:政府收入減少、支出壓力增加以及投資不足。
醫院新藥引入流程耗時 審易引發「財務毒性」
我個人觀察,癌症基金的設立雖能加快部分新藥的引入,但在實際執行上卻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問題。
首先是新藥的收載流程相當繁複,需經過多階段的審議,包括專家諮詢會議進行的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以及由30位各界代表組成的共同擬定會議(簡稱共擬會議)。
在HTA的評估中,主要考量四個重點:相對療效、財務衝擊、成本效益,以及倫理、法律與社會價值。審查結束後,才會決議是否納入健保支付。
根據統計,新藥申請的平均審查時間為538天,中位數達367天;若申請擴增健保給付,則平均需時565天,中位數為44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