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水試所開發多重水解技術與乳酸菌發酵技術,將麒麟菜提取卡拉膠後的剩餘藻渣,再製為含有GABA的保健食品,讓海洋資源更加妥善利用,且創造新商機。農委會水試所開發多重水解技術與乳酸菌發酵技術,將麒麟菜提取卡拉膠後的剩餘藻渣,再製為含有GABA的保健食品,讓海洋資源更加妥善利用,且創造新商機。
撰文/劉馨香
暗紅色、扁圓柱狀的枝條,呈現羽狀分枝的鋸齒麒麟菜(Eucheuma Serra),是臺灣海域常見的大型紅藻,不僅可以做成涼拌、熱炒或甜湯等美味佳餚,在保養品、醫藥和食品等工業上,更是生產增稠劑及穩定劑「卡拉膠(Carrageenan)」的重要原料。
過去麒麟菜提煉完卡拉膠後,剩下的藻渣皆被視為廢棄物丟棄,但這些藻渣仍含有多醣、酚類或色素等機能成分,是可以再循環利用的資源。
以2019年麒麟菜進口量約147公噸估算,一年產生的廢棄藻渣可能高達80公噸。
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以循環農業的精神,發展麒麟菜藻渣再利用的技術,讓藻渣搖身一變,成為含有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的保健食品素材,珍惜自然資源也創造新商機。
循環農業精神 資源再利用創造經濟價值
談起這項研究的緣起,水試所水產加工組研究人員易琮凱表示,由於臺灣麒麟菜的打撈與養殖作業不成規模,每年麒麟菜仰賴進口一百多公噸,因此,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著手開發麒麟菜養殖技術,而易琮凱所在的水產加工組,則配合開發麒麟菜可能的多元利用方式。
在過程中,易琮凱與同事發現麒麟菜廢棄物過於龐大的問題,因而思考,「是否有辦法創造麒麟菜藻渣的經濟價值,提升剩餘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