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98 生醫資金「斷鏈」!新創募資存亡之秋 ?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新創募資
生醫資金「斷鏈」!新創募資存亡之秋 ?
去年東元父子之爭,意外扯出保險業者資金投資創投,間接介入經營權之爭。保險局因此修法,單一事件,再次延伸「潛規則」……!過去幾十年,力挺政府策略性產業發展資金來源關鍵――百兆資產實力「保險業資金」,將因此限縮投資?從嚴解釋創投資金僅能投資註冊於臺灣的本土公司,卻適逢政府鼓勵新創邁向國際化,許多公司轉而架構境外,但營運主體仍在臺灣的新創公司,究竟算不算臺灣公司?新創發展急需...
封面故事
新創募資
臺灣資金斷鏈處處危機?
本刊採訪過不下百家新創生技,逾90%反應創業最大的挑戰是募資!根據臺灣經濟研究院FINDIT研究團隊的調查,在2015~2018年間獲得創投投資的公司,後來只有10%的公司得到下一輪投資。臺灣的醫療系統堪稱全球領先,半導體科技稱霸世界,生技醫療、工程、電機人才濟濟,但是,為何孕育不出所謂的「生技獨角獸/生技大廠」?普遍答案幾乎也是:資金斷鏈!撰文/李林璦新冠疫情帶動全球資金匯聚於生技醫療,讓資金流...
封面故事
新創募資
臺灣生技創投20年無法茁壯?
臺灣創投在最活躍的時期,全球僅次於美國,與以色列並駕齊驅。生技創投在此時期開枝散葉、創投新血輪不斷投入,但自1998年政府實施「兩稅合一」稅改,取消創投享有20%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措施後,投資強度大減。2005年前臺灣還有20億規模的生技創投,但2005~2012年間,不只鮮有新的生技創投成立,且多走向休止狀態,現在雖有國家政策扶持成立規模超過50億新臺幣的台杉生技基金,但多數生技創投資金投規模都...
封面故事
新創募資
陸資、外資來臺路障無解?
據經濟部投審會公布的2021年全年核准外資投資,僑外投資金額僅有74.76億美元,年減18.24%,投資件數衰退2成,共2,711件;陸資來臺件數,只剩下49件,年減45.56%,投資金額剩1.16億美元,與國際發展趨勢大為悖離。其中,與生技領域相關的投資,外資方面僅有4件、陸資案件數為零。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若在國內資金活水不足,又面臨外資奧援不利的兩大皆空危機下,該如何提升競爭力?撰文/彭梓...
封面故事
新創募資
該被併購還是IPO? 臺灣新創出場重重阻礙!【會員限定,9/30前限期開放】
疫情讓臺灣資本市場轉向關注生技領域,讓曾經慘澹的生技股榮景再現、逆勢成長;加上櫃買中心與證交所共同推出戰略新板與創新板,拓寬了生技產業的上市管道。出場機制是投資人與新創共同努力的目標與願景,臺灣生技產業真的有機會起飛嗎?撰文/李林璦活絡的出場機制是促進早期投資的關鍵,有未來出場的獲利願景,才會讓投資人與新創有共同努力的目標,而出場機制不外乎是IPO或是併購。昔日曾經慘澹的生技股,在疫情期間成為逆勢...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