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破譯罕病密碼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121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醫材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全球疫情落幕,手術量回升,臺灣2023年每天平均逾7,000臺手術!隨著全球在智慧影像、心血管醫材、微創手術技術、手術機器人推陳出新,手術醫材產業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臺灣在手術相關耗材、導管、植入物、電燒刀、腹腔鏡到手術機器人,均有創新技術持續浮現,有望打造成「創新手術室解方」大艦隊出海。面臨中國醫材「紅潮」來襲!臺灣手術醫材業如何整合、串聯,在肉搏戰中勝出?撰文:李...
封面故事
醫材
紅色供應鏈侵蝕臺灣醫材! 產業界疾呼「國產國用」
臺灣醫材正在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的侵蝕!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或許讓臺灣未來醫材市場被中國醫材強勢佔據,臺灣該如何對抗?各專家均認為應祭出保護國產政策、積極推動國產國用,培養品牌競爭力。但是醫材要落地醫院、外銷國際都還有層層關卡。本刊邀請專家為您解析各個臺廠盲點。撰文/李林璦根據經濟部統計2021年醫療器材業進口總值數據,臺灣從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從...
封面故事
醫材
微創、精準、智慧手術大勢所趨 盤點臺灣利基手術醫材公司
臺灣的製造業基礎堅實,加上有強大的醫療人才研發量能,醫材產業成長爆發力可期,在手術醫材微創化、智慧化的趨勢帶動下,臺灣有不少廠商已進攻這塊大餅,本刊盤點臺灣具利基的智慧手術室整體解方、微創、手術導航機器人等亮點廠商,盼未來能上下游攜手打造手術室整體解方,以醫療大艦隊航進國際市場。撰文/李林璦據工研院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臺灣醫療器材產值約1,437億元新臺幣,預估2023年產值可達1,466億元...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