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61 70正青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生醫新創
封面故事
楊秋忠盼成為「農業界的台積電」
中興大學楊秋忠教授研發的「快速處理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之創新技術」,2018年中獲得鑽石生技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完美集團(MegaInvestmentGroup)、富邦創投、台新金控等共新台幣3億元資金投資,創下臺灣科技部成果技轉首輪募資最高紀錄。70歲成立公司,畢其功於一役,老驥伏櫪的楊秋忠盼成為「農業界的台積電」。「地天泰,是《易經》第十一卦,象徵通泰、平安。天地陰陽交合,萬物生養之道暢通。」今年...
生醫新創
封面故事
香港IVD之父譚榮安 達雅高科技邁向上市
2001年,「香港IVD之父」港大醫學院教授譚榮安榮退,時值香港科技產業低迷,譚榮安希望為自己的學生創造一個生物科技就業機會,毅然捨棄美國加州矽谷有利條件而留港創業,自此開啟了人生職涯的第二春。他創下香港第一家分子實驗室,不僅打破香港科技業不賺錢的緊箍咒,十年後,達雅高科技開枝散葉,目前已整合為新亞集團,正計畫邁進IPO上市之路。 香港達雅高科技總部和核心實驗室位於九龍灣億京中心大樓上,創辦人譚榮...
生醫新創
封面故事
詹維康高唱創業「安可曲」 實現真正創新模式
臺灣生技業幾乎無人不曉台灣神隆創辦人之一的詹維康(Hardy)。詹維康生於中國、長於香港,留學美國取得威斯康辛大學生物化學博士。他曾在美國知名製藥公司Syntex擔任高階主管。1994年時,Syntex被羅氏大藥廠(Roche)購併,詹維康與馬海怡選擇來到臺灣創業,成立了「台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他常打趣說:「自己是臺灣的外勞。」從一片田地裡開始,一步步打磨,台灣神隆寫下了「甘蔗田裡的奇蹟」,最終...
封面故事
今西英世為退休老手們創業LMed
民國57年,臺灣第一所新藥研究所成立--台灣必治妥研究所(必安研究所前身),今西英世(HideyoImanishi)是靈魂人物;去年,合併金樺後的順藥第一個海外授權案,將旗下ECC01新藥之全球開發權利授權日本LTJ公司,今西英世正是幕後推手。與臺灣緣分超過50年未輟,今西英世於2009年73歲時創立LibraMedicina(LMed),支持一群從製藥業退休,但仍想繼續在藥物開發有所貢獻的老手們...
封面故事
70正青
西北大學凱洛(KelloggSchoolofManagement)商學院教授班傑明.瓊斯(BenjaminJones)最新研究發現:70歲以上的長者,特別是高科技、高成長企業創業者的真正主力。研究調查顯示,成功的公司創始人多中年後才開始,年輕不是成功創業者的最關鍵要素。70從心之年創業越做越上手、越做越自信,最終打造了百中選一的高成長公司。本刊專訪日、港、臺灣4位退而不休的生技創業家,他們從容優雅...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