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首頁
  2. 雜誌目錄
  3. Vol. 13 新藥開發寶島!台灣賭對多少?
  4. Special Reports |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生技月

產官學結盟打亮Bio ICT 台灣下一個金鑽產業

不同往年,2014生技月將台灣既有的資通訊能量結合了生技產業,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7月25日聯手交通大學BioICT聯盟、互貴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實驗研究院與交通大學萌芽功能中心首次舉辦「生技x資通訊(BioICT)論壇-台灣下一個金鑽」,也宣告了BioICT將躋身於台灣生技產業主流之列。文/林亞歆 圖/林嘉慶論壇特別邀請美國美科創投(AmkeyVenture)合夥人李家榮、交通大學電...
專題報導 生技月

台灣「肝病醫藥科技聯盟」 十年終結肝病

文/林亞歆 圖/林嘉慶、吳靜芳【肝病藥物】台灣走出去的機會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台灣肝病醫藥科技聯盟,共同於7月25日生技月舉辦「終結肝病-台灣生技的夢想、挑戰與成就」的大會午餐。台灣肝病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進行專題演講。陳培哲說:「台灣肝病,十年終結』是我們的夢想,肝病的藥物開發也是台灣走出去的機會。」陳培哲聯手台灣聚焦於肝病檢測與治療的普生、基亞、藥華、健亞及泰宗等5家公司成立「...
專題報導 生技月

2014傑出生技獎揭曉 醫材、創新藥物受青睞

文/吳靜芳 圖/環球攝影組舉行至今已有3年的傑出生技獎,逐漸成為對生技產業公司的營運肯定。今年更首次頒發兩座產業金質獎予醫材大廠精華及學名藥老將生達,凸顯了台灣優良醫材崛起,及學名藥廠轉型的趨勢。傑出生技獎共有3個獎項,分別為發展策略、科技創新且經營績效傑出之生技公司的「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在台設立不超過10年或上年度營業額新台幣1億元以下的「潛力新秀獎」,表揚未來發展潛力雄厚、前景可期之生...
專題報導 生技月

生技月規模更勝往年 生技CEO親自壓陣

文/李明捷、林亞歆、吳靜芳 圖/環球攝影組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陳維昭生策會成立於2002年,以架構生技醫藥資源彙整合作平台為宗旨,協助國家在產業政策、市場機制及創新環境的落實。 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李鍾熙重視生技展的國際化,十餘年來除一手催生生技月及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Asia)。 副總統吳敦義吳敦義指出,政府已將生技產業列為國家發展的重點,...
專題報導 生技月

2014台灣生技月完整收錄

國內新藥研發捷報頻傳,至今年3月為止,生技產業整體市值超過9,000億元,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總產值十年倍增,即將成為新兆元產業。2012年我國生醫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2,630億元,與前一年相比:醫療器材產業約成長10%,以隱形眼鏡及血糖計及其試片增加最多;製藥產業成長8%,主要來自於原料藥與西藥製劑外銷市場拓展有成;應用生技產業成長10%,以保健食品成長較快。生技醫藥產業近三年投資熱絡2013年我國...
專題報導 生技月

主題館十分風光 精銳盡出卻焦點喪失

文/林亞歆、吳靜芳 圖/環球攝影組2014年生技月完美落幕,本次又創下歷年紀錄,共有來自11國、逾700個廠商參展,展出1200個攤位。不僅設有西非、日本、中國等主題館。 因生技展帶來的能見度愈來愈高,本次最大特色即是國內主題館並陳。地方政府館、科學園區館及各大學創新育成館同台拚場。不少地方政府館也想藉由展會宣傳地方廠商與投資環境,積極招商參展。新北市館第二次參展就成為展會最大主題館,桃園館則...
專題報導 生技月

大中華市場商機戰略 生技月連年最熱焦點

兩岸交流會議自2010年開始舉行,一直是生技月的重頭戲之一。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看好兩岸商機,持續推動「兩岸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但李鍾熙也指出,過去雙方透過交流會議雖達成多項共識,至今落實的進度仍有限。文/吳靜芳 圖/環球攝影組而生技產業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5.03%,近十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20%,已成為中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看好兩岸商機,連年舉辦「兩岸生技與醫...
專題報導 生技月

宣明智:兩岸生技「氣根發展」理論

台灣生技展前一個月,6月25日至27日間,擔任互貴興業生技董事長的宣明智組團直通中南海,拜會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並參訪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他向汪洋提出5大落實兩岸生技實質合作的建議,獲得汪洋的贊同與口頭允諾,許多正叩門中國市場的廠商讓互貴興業門庭若市。文/鄔麗.巴旺今兩岸商界都極受推崇的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近兩年來轉進生技產業,憑藉豐沛的產、官、學網絡,很快成為兩岸生技業活躍、積極的搭...
專題報導 生技月

專家齊籲 「台灣應建立跨國合作與全球價值鏈接軌」

由於受到颱風影響,原訂於7月23日的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Asia,BBA)延至24日進行,今年主題為-「與全球價值鏈接軌」,國際媒體BioCentury、CROQuintiles及Abbott、J&J各領域總部高層都前來分享經驗並提出對台灣未來生技發展看法。文/林亞歆 圖/環球攝影組今年BBA講者眾星雲集,包括BioCentury總裁DavidFlores、昆泰...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