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個遠距健康社群平台「WaCare」,創始人暨執行長潘人豪經歷多次商模轉換,在臺灣遠距健康的藍海中乘風破浪。資訊科學工程博士的潘人豪過去曾利用其資訊專長,在厄瓜多、海地等開發中友邦進行人道援助,這些經驗造就WaCare在新冠疫情下,迅速突破成長,鏈結國內一百多個社區、偏鄉,以及數千位健康專家,共同打造了國內數位遠距健康資源的廣大平台。
撰文/巫芝岳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已屆週年,全球疫情嚴峻下加快了「遠距醫療」發展腳步。
誕生於國內遠距健康意識尚在萌芽階段,2016年成立的WaCare團隊(吉樂健康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堪稱是臺灣第一個遠距健康社群平台。
在這新冠疫情時期,「WaCare」App被更多人關注,成為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們倚賴的遠距就醫平台,合作健康專家的數目也翻倍成長、突破千名。
WaCare創辦人/執行長潘人豪,還同時在過去1年成功轉入照護者能力建構區塊,投入業界尚未注意到的領域。
究竟是何種靈感與動力,促使他們不斷搶得先機,並闖出更大的市場呢?
留著一頭長髮、業餘還有著品嚐咖啡與攝影的人文愛好,比起大眾對「資訊人」的普遍刻板印象,潘人豪更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青。
他在資訊、生物、醫療等多個領域間轉換,經歷一趟改變了人生的南美洲「流浪」後,從學術界步入新創坑,在創業藍海中引領團隊乘風而行……
跨入生物世界的「IT人」
娓娓道來自己的一路走來,潘人豪還是打趣強調,「自己從小就是個不折不扣的「IT人」,寫程式的經驗,可以從小學講起。」
國小時,潘人豪的叔叔成為他的啟蒙老師,帶他認識基本的程式語言,也開啟了他對寫程式的興趣。在叔叔的帶領下,小學四年級的潘人豪寫下人生第一個管理集郵郵票的程式,也從此踏上資訊之途。
高三時,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潘人豪開始接案打工,在第一代網際網路(Web 1.0)剛開始興起的90年代,幫外部公司製作網路版的進銷存管理系統。
直到大學四年級,就讀中臺科技大學的潘人豪,在專題研究的機緣下開始跨入生物資訊領域。
那時他的專題題目,是開發提供牙醫製作齒模的3D攝影掃描相關程式,「當時指導老師看我對研究很感興趣,就讓我選擇要做影像處理或生物資訊,我二話不說就選擇了生物資訊!」
潘人豪笑稱,比起充滿數學演算法的影像處理,自己對生物更感興趣,而這個選擇,也讓他在進入碩士班後接觸了從未碰過的生物「Wet Lab」(濕實驗室)。
非生命科學背景,卻對生物這個未知世界充滿興趣的他,開始從分子生物學起,土法煉鋼讀起一篇篇期刊論文,光是碩班期間,就讀了一、兩百篇論文。
潘人豪分享,他碩班時所做的研究,是開發出一套輔助基因研究的電腦系統,以電腦自動找出基因序列中,能作為基因轉譯起始點的鹼基密碼子(Codon),讓過去科學家必須手動費工計算序列的基因研究,經由電腦輔助,大幅提升研究效率。
白天寫程式,晚上做實驗
潘人豪大笑:「我的學生時代非常『自我』,不喜歡的科目就放著被當掉,但像程式設計這類感興趣的科目,可以通通拿滿分!」。
在這樣執著的個性下,沈浸於研究生活的他,當時幾乎每天過著白天寫程式,晚上做實驗到凌晨一、兩點的日子。
「這些從未接觸過的生物實驗,對我而言真的很有趣,當時指導老師也教得很澈底,從養菌、萃取DNA、定序DNA、設計引子(Primer)、PCR等實驗,幾乎完整的分生實驗我都做了。」
在Dry Lab、Wet Lab雙攻的培訓下,潘人豪迅速建立起生物資訊研究能力,碩士班期間也發表了5篇papers之多。
博士班進入中興大學攻讀的他,持續鑽研生物資訊領域,並選擇以那時正夯的「微型RNA」(microRNA, miRNA)為題。當時,他設計了一套能掃描整個基因體的程式,用電腦探勘哪些可能是潛在的miRNA基因,並進一步預測其結構、會靶向哪個基因等。
2007年,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正在發展雲端計算的初期,並推出博士生海外交換計畫。當時正值博班第三年的潘人豪參與了該計畫,在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針對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sm)的最佳化進行研究。
只是,在沈浸研究之餘,他開始思索未來生涯規劃:博士畢業後,若順利當了教授,下一步又是什麼呢?
一趟人生轉捩的南美洲之行
回國後,潘人豪在等待畢業的同時,毅然決定先休學服役,而他所申請的「外交替代役」役別,也成為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從加勒比海、南美洲、非洲、南太平洋國家,臺灣十幾個邦交國中,各國的需求都不同;外交替代役會透過抽籤程序,決定被分發到友邦中的哪一國服務。」
當時,潘人豪發揮研究生精神,把網路上前輩們的經驗分享全搜尋出來研究,並以曾為古印加帝國一部分、16世紀被西班牙殖民近300年,歷史文化悠久的厄瓜多(Ecuador)為第一志願。
「到底我所學的『資訊』能帶給人類哪些根本的幫助?因為身邊不論是學園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