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腫瘤三大模型突破仿生困境

許聿翔創「心」仿生3D器官晶片 助攻新藥開發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04-26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許聿翔開發出結合心肌細胞培養與壓電系統的心臟晶片,可自動即時監測心肌細胞收縮,未來若搭配AI軟體,有望可以讓過去需要5~9年的篩藥時程,縮短至1~2年。(攝影/李林璦)

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許聿翔副教授從發展3D微血管組織體外晶片的技術出發,逐步擴展到心臟藥物自動化篩檢系統,目前進入試量產製程開發階段;同時亦發展出一種血管網絡與腫瘤球共培養技術,突破目前癌症腫瘤球的培養困境,創建具血管仿生腫瘤球模型。目標是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具代表性的人類體外器官及組織模型,並提供可進行大量藥物篩檢的平台,以降低藥物開發成本,力拼將臨床前試驗的藥物開發時程縮短至1~2年。

撰文/李林璦


在一片名片大小般的晶片上,能夠看到一條條心肌細胞整齊排列成同心圓狀,一下一下地規律收縮,猶如人體內的心臟跳動躍然眼前。

開發出心臟器官晶片的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副教授許聿翔指出,「心臟器官晶片有望讓過去需要5~9年的臨床前試驗篩藥時程,縮短至1~2年。」

他解釋,雖然目前藥廠研發藥物時,有許多以光學系統為主的自動化設備進行定量實驗,但是要從臨床前1萬至近百萬個候選新藥篩選出5個進入臨床一期,時間還是需要長達3~6年。

而藥廠篩藥的首要指標除了「功效性」外就是「安全性」,最常觀察的是藥物對於心臟、肝臟、腎臟的毒性,此重要性可從1976年至2005年下架藥物可以探知,在此期間下架藥物與心臟及肌肉相關的藥物就佔了35%,可見在安全性評估中最困難的即是心臟毒性。

由於心臟是一個具機械性的組織,透過電訊號讓心肌細胞興奮與收縮(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的機制,才能使心臟收縮有心房到心室的順序,然而在體外很難模擬這樣的收縮效果,因此多以動物實驗為體外心肌模型的來源,但因基因上的差異,仍有許多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無法在動物實驗中探知。

而許聿翔從發展3D血管組織體外晶片的技術出發,逐步擴展到心臟藥物自動化篩檢系統外,並同步發展出在血管網絡與腫瘤球內共培養技術,突破目前癌症腫瘤球的培養困境,創建具血管的仿生腫瘤球模型。目標是提供可量產之人類體外器官模型及疾病模型,以降低藥物開發成本、縮短開發時程,並提升藥廠藥物開發的成功率。

首創3D組織晶片 讓血管「可視化」

從臺大機械工程系、應力所出身的許聿翔,原先是完完全全的「工程人」,說起當初跨領域投身到生醫領域的起心動念,他笑道,其實是因為當時女友主修生物領域,約會時常常因為要固定時間回實驗室做細胞實驗,而不能離開太遠或太久。

這樣的實驗操作方式對長期受工程人思維邏輯訓練的許聿翔來說,有很大的衝擊。因此他常常思索解決方案,為了能學習生醫工程的技術,他到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攻讀醫學工程,並開始著手運用微機電系統(MEMS)的技術開發自動監測細胞行為的系統。並在博士後研究時,將組織工程技術與微流體技術結合,將細胞放入一個腔室只有1 微升(μL)的晶片中,使其自然發展成與體內相似的3D組織結構,此技術與傳統平面培養皿的2D細胞培養方式有相當大的差異。

且此技術不需像過往動物實驗須培養約半年的時間,才能發展出與體內相似的3D組織進行實驗。此技術在兩週內即可培養出具代表性的組織,並可以直接進行實驗。許聿翔所開發的血管組織晶片也成為全球最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