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二:曾僅次美國如今被新加坡、韓國遠拋腦後!

臺灣生技創投20年無法茁壯?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2-08-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05年前臺灣還有20億規模的生技創投,但2005~2012年間,不只鮮有新的生技創投成立,且多走向休止狀態。(圖/ vecteezy)

臺灣創投在最活躍的時期,全球僅次於美國,與以色列並駕齊驅。生技創投在此時期開枝散葉、創投新血輪不斷投入,但自1998年政府實施「兩稅合一」稅改,取消創投享有20%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措施後,投資強度大減。2005年前臺灣還有20億規模的生技創投,但2005~2012年間,不只鮮有新的生技創投成立,且多走向休止狀態,現在雖有國家政策扶持成立規模超過50億新臺幣的台杉生技基金,但多數生技創投資金投規模都在20億以下,扮演新創發展火車頭的創投,能否再度引領、創造臺灣生醫新價值?

撰文/彭梓涵


近幾十年來,創投(Venture Capital)在美國創造的經濟和就業增長,超過其他投資形式。

「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創投每年投資的金額僅佔GDP的0.2%,但其支持的公司業務收入,卻佔了整體GDP的21%,締造了100倍經濟效益,甚至有53%的上市公司是創投一路撐持上去的。」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指出。

創業投資(又稱風險投資)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940年代,美國富裕家族嘗試投資新興科技企業的行為,接著1958年由美國國會通過小企業投資法案(SBIC),正式宣示政府政策將大規模向私營中小企業發展傾斜,也普及了創業和投資的理念。

台灣天使投資協會祕書長蘇拾忠說:「創投」一詞,正式出現是在1975年由矽谷創投Arthur Rock,首次描述了其投資Apple和Intel等科技創新的行為,美國創投事業後來也在矽谷科技產業發展下,成為全球領頭羊。

目前,美國創投資金來源,主要為退休基金,占比高達60%,其餘為金融保險、校友基金會、石油基金、個人投資等。

臺灣創投曾經風光 僅次美國與以色列齊頭

臺灣則是在1980年代,由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引進美國矽谷的「創業投資觀念」,並延攬如台灣漢鼎創投(H&Q)董事長徐大麟、華登(Walden)國際創投創辦人陳立武、中經合創投劉宇環等華裔創投回臺成立創投公司。

1990年後,國內不僅專業型財務創投紛紛成立,各企業內部也設立創投或專責投資單位,自此,創投產業進入百花齊放時代,也促成竹科高科技新創公司猛速發展,創造了臺灣經濟奇蹟。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表示,過去30年,臺灣有超過300家創投公司成立(含營運中及已解散清算者),總計扶持國內600多家科技團隊順利成功上市或上櫃,創造了將近新臺幣近2.9兆元的科技市場規模。

以國內資本市場1,400間上市櫃公司而言,平均每3家上市/櫃公司,有1家獲得創投公司的資金,特別是新興科技企業,每2家上市/櫃公司就有1家為創投公司所扶持。

臺灣創投扶植成功的上市櫃企業創造了斐然的經濟效益,年產值總合占臺灣GDP的48.82%,將近一半。

臺灣創投在最風光的時期,也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與以色列國家並駕齊驅的活躍國家。


以色列扶植新創 出資引進國際創投成立基金

以色列是個比臺灣還小、市場不大也少有大型企業的國家,但其創新能力全球有目共睹。為了有系統的培育優質新創,1965年以色列政府,在經濟部下成立了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 IIA),提供一條龍的新創扶植計畫。

包括:青年創業家精神計畫、早期研發計畫、Tnufa計畫、育成中心計畫等。以Tnufa計畫來說,其提供新創團隊開發原型(Prototype)產品開發經費,通過計畫審查者,可獲得上限20萬以幣的經費補助。

除了扶植計畫,最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參考許多美國風格,透過機制設計許多鼓勵法令,包括「資本投資鼓勵法」、「鼓勵產業研究和發展法」,為新創團隊與跨國企業及國際資金連結鋪陳。

以「資本投資鼓勵法」來說,其目的是吸引跨國企業到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並鼓勵外資和當地資本投資以色列企業。該法成立後也吸引了來自美國等60餘國,約350家跨國公司如:IBM、Intel、Google、Facebok前往以色列。

「鼓勵產業研究和發展法」做法則是提供租稅優惠,吸引國際資金到以色列進行創業投資,該法案也催生以色列最有名的創業引導基金「Yozma」計畫。

該計畫是由政府出資1億美元作為支持,並找來民間金融大咖及國外創投與政府三方共同創立屬於以色列的創投公司。在政府帶頭、且不奢求賺錢的作法下,營造創投、新創團隊勇於冒險的精神。

「Yozma」計畫是以色列在扶持創投、新創上最好範例,其最終也募得2.1億美元,並打造出10家以色列第一代創投、投資了15家新創公司。


基因體解碼熱潮 生技創投新血輪開枝散葉

在生技領域方面,1990年代,由於歐美等先進國家掀起基因體解碼熱潮,臺灣則由「生技創投教父」之稱的李正明,成立最早投資生技產業的創投――誠信創投。

在最顛峰時,誠信創投管理基金規模高達43.7億元,旗下共有雙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