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取得美國FDA臨床試驗(IND)許可的研生生醫,於2020年成立,技術主要技轉自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其團隊透過所開發的EpCAM抗體平台,首次發現腫瘤抗原EpCAM許多新機轉,進而開發出副作用可望更低、療效更佳的候選藥物。除了EpCAM抗體平台,研生又進一步引進中研院的mRNA疫苗研發平台,成為研生發展的另一顆引擎。
撰文/巫芝岳
今年3月6日,有中研院「技轉王」之譽、現任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團隊所開發的抗體創新藥(First-in-Class),正式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新藥臨床試驗(IND)許可。
主力推進該藥研發的研生生醫,於2020年6月成立不到3年,就達成第一項新藥IND,在國內生技新創公司表現優異。
以吳漢忠團隊的腫瘤抗原「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研究成果為首發核心的研生,從公司英文名「AcadeMab」,就能看出研生期望將中研院(Acdemia Sinica)研究出的學術成果,轉譯為真正臨床應用抗體(mAb)療法的決心。
除了招牌的EpCAM抗體外,研生也同步開發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3 (HER3)抗體、單一B細胞相關的新冠抗體療法,不但在單株抗體療法領域中旗幟鮮明,今年,又進一步自中研院引進mRNA疫苗平台,也緊扣著新冠疫情後的「mRNA」熱潮,讓臺灣生技在「mRNA」領域開發上不僅不缺席,還能跟上世界潮流。
國際藥廠研發多年未果標靶 中研院尋新機轉避嚴重毒性
研生首要發展的EpCAM抗體藥物AM-928,是一項透過新穎機制來抑制腫瘤的單株抗體,目前正針對具有KRAS基因突變的大腸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未分化甲狀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以及食道癌開發中。
由於,市場上尚未有EpCAM單株抗體新藥出現,少有的幾項相關臨床試驗也久未傳出更新數據,因此,預計今年展開首次臨床試驗的AM-928,未來成為fist-in-class藥物的機會相當大。
研生策略長俸清珠表示,其實早在三、四十年前,科學家就對EpCAM這項抗原開始產生興趣。1980年代時,EpCAM就已被發現在大腸直腸癌、胃癌、頭頸癌、肺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種上皮來源腫瘤中大量表現,因此,開始被發展為癌症檢測的生物標記(Biomarker)。
之後,雖也有團隊想將EpCAM抗體開發為癌症療法,只是,都因副作用強烈等因素未能成功。俸清珠進一步說明,在健康人體中,EpCAM也會表現於正常的上皮組織,因此,若其抗體結合能力太強,就可能讓健康上皮細胞被攻擊、出現發炎反應。
過去,包括葛蘭素史克(GSK)、嬌生(J&J)旗下的楊森(Janssen),以及Xoma、安進(Amgen)等公司,都有開發EpCAM抗體的紀錄,然而,這幾項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都是抗體依賴型細胞毒殺作用(ADCC)和補體依賴型細胞毒性作用(CDC),臨床試驗也都因為副作用強烈而叫停。
然而,研生的AM-928除了ADCC外,也會藉由「細胞凋亡」(Apoptosis)和「抑制EpCAM下游訊號傳遞」進行作用,這不但可望加強其效果,也較不容易造成健康上皮組織也產生ADCC反應,而引起毒性。
因此,AM-928雖仍在臨床前階段,但從其優於競爭者的作用機制來看,可望成為突破瓶頸的後起之秀。
ADCC和CDC是一般抗體藥物最常見的作用機制。ADCC是指抗體一端(Fab)可結合抗原、另一端(Fc)會與與殺傷作用的免疫細胞結合,如此介導免疫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