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動物實驗方案、肺病新藥開發、精準檢測

陽明交大發表5尖端技術 亞洲生技大會攬商機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8-2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陽明交大發表5尖端技術 亞洲生技大會攬商機

陽明交大與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攜手,在7月30日於2023 亞洲生技大會中舉行技術發表會,由陳冠宇、傅毓秀、李博仁、陳浩夫、黃琤等五位教授實驗室,發表在替代動物實驗方案、肺部疾病治療、精準檢測等領域的尖端技術與研究成果,並由陳志成教授分享TAF認證之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

撰文/劉馨香、吳培安


在一年一度生技盛會「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上,以生醫與工程結合聞名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共同展出陽明交大電機工程研究所教授李博仁、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冠宇、生醫光電研究所教授陳浩夫、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傅毓秀等四位教授,富有商業化潛力的最新研究成果。

產學運籌中心也集結亮點育成廠商參展,包含以細胞、外泌體等開發新生醫複合材料用於口腔組織重建的台灣艾克陞生醫,開發智慧氣體感測晶片及系統「I+NOSE」的台灣智慧感測,推出結合手機App的居家非侵入式視力測試鏡「VisionPet」的艾明康生技,以及透過纖連蛋白生產技術推出修復性保養品的嘉生細胞等。

當展會來到最後一日( 7月30日),陽明交大也在國科會論壇區展演舞台,壓軸發表陳冠宇、傅毓秀、李博仁、陳浩夫與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黃琤等五位教授實驗室,在替代動物實驗方案、肺部疾病治療,癌症、細菌抗藥性與心肌梗塞精準檢測等尖端技術,並由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成,分享陽明交大六大TAF認證實驗室其中的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


陽明交大主題館吸引相當多的人潮前來洽詢技術。(攝影/賴俊睿)

陳冠宇»    器官晶片+動態氣霧  高度模擬人體  替代動物實驗

首先登場的是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冠宇,他為了解決藥物臨床前開發流程中,動物實驗成本高昂、犧牲大量生命,且失敗率高達92%的情況,開發出「人體仿生肺晶片吸入試驗替代系統」。

陳冠宇表示,其肺器官晶片可重現包含屏障、纖毛、黏液、血管層等三維肺組織結構,並可在體外長期培養達60天以上。在實際案例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晶片與健康者肺晶片相比,呈現纖毛細胞、黏液量較少,且擺動量、清除能力變差等生理特性,與臨床相似度高達85%。

陳冠宇進一步將肺晶片結合動態氣霧呼吸系統、自動化分析和AI技術打造出人體仿生肺系統,可運用於吸入性藥物的短中長期毒理與藥效分析,已攜手台灣微脂體完成奈米藥物開發先期驗證。


陽明交大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冠宇,開發「人體仿生肺晶片吸入試驗替代系統」。(攝影/吳培安)

傅毓秀»    醫療級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製劑 修復不可逆肺纖維化

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傅毓秀教授團隊的專任研究助理蔡珮君表示,肺纖維化過往被認為是不可逆的惡化性疾病,全臺灣約有7千名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且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1年,然而現有的兩種上市藥物要價昂貴、副作用多,且只具有延緩效果、無法治療,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逆轉性的修復療法。

因此,傅毓秀團隊利用取自人類臍帶華通氏膠(Wharton's Jelly)之中的間質幹細胞作為組織修復療法。目前在大白鼠實驗中,在肺外觀型態及動脈血含氧飽和度上皆展現出逆轉修復效果,且細胞移植後存活天數可達數個月。目前此細胞治療應用已獲得臺灣及美國專利。


陽明交大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傅毓秀教授團隊的專任研究助理蔡珮君表示,其團隊為肺纖維化開發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製劑。(攝影/劉馨香)

李博仁»    不須使用抗體 雙螺旋式微流道分離循環腫瘤細胞

生醫工程研究所李博仁教授團隊的張鈞豪博士候選人,介紹團隊開發出的「癌無現」(I-infinity)免標記循環腫瘤細胞富集裝置。張鈞豪指出,該裝置運用雙螺旋式微流道設計,不需耗用抗體或大量試劑,就可抓取患者全血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為癌症檢測與追蹤降低製造成本。

張鈞豪表示,該裝置的紅血球去除率超過99.99%、細胞純活率(Cell Viability)超過98%、回收效率超過83%,且偵測極限<10 cells/ml、提純倍率達1萬倍。其也透過與臺大附醫新竹分院的合作,利用患者臨床檢體驗證CTC與肺癌進展的關聯,未來可應用在藥物監控模組應用。


陽明交大生醫工程研究所李博仁教授團隊的張鈞豪博士候選人介紹,團隊開發出的「癌無現」(I-infinity)免標記循環腫瘤細胞富集裝置。(攝影/劉馨香)

陳浩夫»    表面電漿共振技術 打造輕量化、高靈敏度IVD

生醫光電研究所陳浩夫教授團隊博士後研究員陳志翰分享,團隊運用表面電漿共振(SPR)技術,開發出輕量化、又兼具高靈敏度優勢的生醫檢測裝置。他表示,該裝置無須添加螢光標記,利用可拋式晶片和僅有筆電大小的機台,就能進行即時(Real-Time)檢測。

目前在與光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下,正針對敗血症之細菌抗藥性檢測(AST)以及急性心肌梗塞,開發體外檢驗裝置(IVD)產品。前者能縮短臨床菌種藥敏檢測時間、減少臨床患者死亡率,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後者則能在救護車及地區醫院/安養院等場域使用,在最短時間內挽救患者性命。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研究所陳浩夫教授團隊博士後研究員陳志翰分享,團隊運用表面電漿共振技術開發體外檢驗裝置。(攝影/劉馨香)

黃 琤»    中草藥複方改善肺纖維化 開發CT影像智慧判讀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黃琤也針對特發性纖維化進行研究,她表示,該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老年、男性、慢性病,與空氣污染及COVID-19重症等,近年來發病率在全球迅速上升。為此,台中榮總於2021年新成立了「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黃琤也與該中心主任傅彬貴攜手合作新藥開發。

黃琤表示,目前在與博坦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下,其開發出改善肺纖維化之中草藥複方「仙薑保肺茶」,已經過細胞模型與動物模型(肺纖維化小鼠肺切片)驗證。此外,團隊亦投入開發肺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的AI判讀模型,目前已完成小鼠CT影像的開發,期望讓肺纖維化的診斷更快、更精準。


陽明交大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黃琤,以中草藥複方改善肺纖維化。(攝影/吳培安)

TAF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 助攻產業醫材開發

發表會的最後,由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陳志成分享,陽明交大獲得TAF 3871認證的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核心技術包括電腦分析檢測資料、醫學影像處理、X光關鍵零組件檢測分析等,例如檢測X光影像感應器(Detector)的量子偵測效率、X光球管(X-Ray Tube)的半值層與焦斑尺寸。

陳志成表示,為了推進游離輻射檢驗與醫學影像技術在醫療產業的跨領域應用,陽明交大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組成游離輻射產學技術聯盟,協助廠商克服技術問題,輔導產品開發、專利申請及法規認證申請等,歡迎相關廠商委託測試或進行產學合作。

除了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之外,陽明交大擁有TAF認證的實驗室,還包含生醫工程分析實驗室、生醫智慧計算實驗室、食品檢驗分析實驗室、檢驗醫學科、土木工程學系材料試驗室等。


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成,分享獲得TAF認證的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攝影/吳培安)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