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醫新創CEO同學會」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eaLa帶隊! 培訓、助力生醫新創前進2024 Select LA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05-27
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NBIC)、臺企銀管顧、環球生技聯合主辦「環球生醫新創CEO同學會」,會中TINVA與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TeaLa)組成的「2024 Select LA*TINVA」也宣布,將培訓新創團隊,參與今年6月舉辦的洛杉磯投資高峰會。(攝影/彭梓涵)

4月19日,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NBIC)、臺企銀管顧、環球生技聯合主辦的「環球生醫新創CEO同學會」,邀請15家生醫新創公司CEO 輪番上陣Pitch。

由TINVA與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TeaLa)組成的「2024 Select LA* TINVA」也在會中宣布,將培訓新創團隊,參與今年6月舉辦的洛杉磯投資高峰會(Select LA Investment Summit),協助新創團隊落地、鏈結美國資源與市場。

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施旻宜博士表示,自己長期深耕美國市場,目前擔任16家新創企業/小型企業的天使投資和顧問,也在3個洛杉磯加速器擔任技術及商業顧問。

他表示,多數人想到美國募資或開拓市場,第一想到就是以矽谷為中心,但在加州不只有矽谷,洛杉磯也是一個生技醫藥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城。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總會長高繼祖表示,未來十年會是科技快速噴發時代,也證明現在正是新創投入發展的機會。(攝影/彭梓涵)


醫流體特別介紹了其研發的寵物用藥敏檢測產品NAST。該產品為一款快速檢測套組,僅須將檢體和檢測溶液混合、滴入微流體晶片、放入桌上型機台就能檢測。(攝影/巫芝岳)


台灣恩寧為專注於開發腫瘤熱消融技術的公司,該公司從寵物醫療市場應用出發,深耕寵物腫瘤治療,接著再從寵物回到人醫新藥臨床開發。(攝影/巫芝岳)


寶泰生醫專注於動物用癌症治療藥物之研究與開發,其第一款產品PT-001為一款「PD-L1+CTLA-4治療疫苗」,透過注射該疫苗,能讓寵物產生相應的抗體,以帶來廣泛的抗癌效果。(攝影/巫芝岳)


鎂迪生醫分享奈米螢光鑽石搭配獨特影像技術,目前已建立三大平台,包括:抗體偶聯奈米螢光鑽石平台——ACNs,用於癌症治療追蹤;細胞追蹤平台——LuminX,用於細胞及基因療法臨床前研究;以及作為奈米材料(Nanomaterial)平台開創各式應用。(攝影/巫芝岳)


賽昂生醫開發的武裝型T細胞(Armed-T)療法,能突破傳統CAR-T細胞療法步驟複雜、需病毒修飾、培養時間長、需使用P2實驗室製造的痛點。(攝影/巫芝岳)


臺灣牙易通為國內牙科資訊整合平台,牙易通開發的dentallHiS、Dentall.ai,可整合診前約診排程、報到管理到診後病歷紀錄與健保申報,還能生成治療建議。(攝影/巫芝岳)

他表示,洛杉磯因為活躍的生命科學生態系,在2022年,就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17億美元研究資金,位居全國之首,勝過波士頓、聖地亞哥和矽谷,凸顯了洛杉磯在醫學研究和創新方面的強大投資。

施旻宜也表示,由TINVA與TeaLa組成的「2024 Select LA* TINVA」,將協助臺灣中小企業新創,在2024 Select LA期間與專家的面對面交流,內容涵蓋法律(業務、移民、R&D稅收優惠等)、財務(銀行、投資銀行)、資本投資(天使投資者、創投投資、私募股權、家族辦公室等)。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總會長高繼祖則表示,未來十年會是科技快速噴發時代,也證明現在正是新創投入發展的機會,臺灣現在創業也比其他國家更有優勢。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三年前和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TSWC)合作,舉辦新創決選,今年又與臺灣最大生技盛會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合作,目標就是要將臺灣的新創帶到資源最多的地方。他也期望今年與TeaLa 2024 Select LA合作,透過幾項設計課程,協助加速臺灣新創融入到美國,尤其是洛杉磯。

台灣生物產協程海平經理,也在會中介紹了「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活動,今年,TSWC與工研院、臺北市政府轄下的台北創新實驗室合作,並首度和亞洲生技大會結合,將在7月26日進行臺灣生醫領域團隊的決賽展演,第一名將能赴美參加全球的「新創世界杯創業競賽」,爭奪總獎金100萬美元。

此次創業競賽報名時間為4月1日~5月31日,參賽團隊不限成立時間、團隊規模,除了可獲得主辦單位提供的英文Pitch簡報課程外,也能和投資者建立連結、得到業界行家的專業意見。

NBIC也介紹了「2024 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美東生醫鏈結專案」,其今年將於6月20~28日率領生醫創新交流參訪團至美東,參與Select USA活動,並參訪當地照護機構、進行Pitch活動等。(責任編輯/彭梓涵、巫芝岳)


博信生技運用脂質微球技術自主開發超音波顯影劑,其中,TBS-002-LV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臺灣食藥署(TFDA)三期試驗核准,該產品也是亞洲第一支僅有0.9~1.5微米之間的超音波微氣泡(Microbubble)顯影劑新藥。(攝影/巫芝岳)


奇翼醫電運用連續性心電圖(ECG)的核心演算法,開發出非侵入式、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CGM),此系統目前正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國、美國等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攝影/巫芝岳)


奈威生技運用創新的奈米藥物載體平台,試圖克服腫瘤抗藥性的問題。奈威進度最快的產品AN-845口服藥物,已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具有抑制抗藥性胰臟癌生長的能力,並將進入臨床一期試驗。(攝影/巫芝岳)


嘉正生技技轉自生技中心的「高專一性雙配體醣鍵結技術平台」,打破市場異質混合的形式,可使ADC產品達到均質,讓藥物遞送穩定性提高,目前已開發出三項產品,包括抗體-放射性核種複合體(ARC)、雙毒性藥物(Dual-Payload)的ADC,以及免疫刺激(Immune-Stimulating)的ADC。(攝影/巫芝岳)


矽響先創運用AIoT技術,開發了一款智慧鞋墊感測器,能感測壓力並進行速度、足態等分析,即時上傳到雲端平台,可用於運動科技、健康管理等。(攝影/巫芝岳)


諦瑞生醫以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為目標,開發可從患者組織和血液中快速且低成本取得TIL的方法,與市面上的TIL產品相比,諦瑞的技術可縮短TIL製備時間從22天縮短為2天,成本降低至一半以下。(攝影/巫芝岳)


桂仲萱生醫開發了一款複方植物萃取成分BX-10-B,該成分具有抗發炎效果,甚至能誘發巨噬細胞清除細菌的能力,能單獨使用或與抗生素共同使用增加抗生素效果。(攝影/巫芝岳)


捷立康生技的專利醫美拉提線材,具有激發膠原蛋白形成功能,可用於重建醫學及美容整形市場;AI動態塑妍系統則可提供數位精準醫療服務,朝向以精細多樣、高功效性、舒適性進行客製化定位,滿足未來精準醫美的需求。(攝影/巫芝岳)


雷文虎克為臺灣大學衍生之新創,專注微生物多體學技術服務,其透過了解腸道微生物與宿主的交互作用,再進一步開發出個人化益生菌產品。(攝影/巫芝岳)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