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最厲害的地方
就是從來不靠政府 能自求生路
撰文/吳培安、彭梓涵
我們的投資以生技醫藥為主,除了健康食品、醫學美容、農業生技、口罩等消費型產品以外的,大多都有投,可以說是「雜家」。但之所以投得這麼廣泛,是和臺灣的特質有關。
全世界多數的生技醫療投資幾乎都有專業化的重點項目,例如只投癌症,或是只投特定類別的醫療器材。但臺灣的生技產業還很新興,如果只投某個主題,可能頂多只能投三家。
要說近年來對生技最大的感想,那就是「缺錢」。這是環境的關係,因為金管會不懂生技產業需要的環境應該長什麼樣子,甚至也不覺得這些不賺錢的(生技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募資,這恐怕才是生技今年最大的「黑天鵝」!
現在的資本市場已經完全不能支撐燒大錢的生技公司了,業者完全沒辦法、也不能靠政府,我認為只有兩條出路:第一條,找個「富爸爸」。
好消息是,最近幾家電子業大廠開始對生技產業感興趣了,但壞消息是,如果沒得到富爸爸青睞,撐不到現金轉正、錢燒完了,大概就只能埋沒在這波倒閉潮。
第二條出路,是靠自己走出去。我認為臺灣很多公司的投資價值被低估了(Undervalued),如果產品夠好,在其他市場能被看上,以倍數獲利就一定會發生。
例如藥明康德(WuXi AppTec)在美國股價被低估,後來就在香港重新成功上市。
近年來,國際局勢變化多,去年因為中美貿易戰想要重組中國布局的業者,現在看起來也至少會找第二供應商(Second Source),這是必然的趨勢。
至於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從過年到現在,所有的經濟分析都援用SARS模式、並告訴你「疫情對中國的影響很小」,這都是錯的。
我認為到了2月底、3月初,也才會真的看清楚臺灣的業者誰受到影響、誰沒受到影響。
不過,臺灣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從來不靠政府、能自求生路。
投資人放大鏡
上騰生技顧問2003年成立,並於2005年籌募上智生技創投。上騰經管顧問團隊涵蓋產、官、學、研、投等多方位經歷,且具備生醫技術、智財管理、政策法規、營運管理、財務金融與資金募集等跨領域專業,提供生技公司或創業團隊於技術、人才、資金、法規、市場、商務及經營等整合性資源。
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鴻仁,從「投資新手」到接手創投基金規模22.5億臺幣的上智生技,成為「生技大老」。
目前上智生技創投,主要會進行A-B輪的投資,在生技界有重要影響力的張鴻仁認為,看案源時要特別注重公司「技術」、「商業模式」。
張鴻仁以太景為例,主要從事抗生素、癌症、抗流感病毒新藥、B型肝炎新藥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創新化合物(NCE)新藥研發。過去10多年,全球抗生素的營收/利潤率偏低且新藥開發困難,讓抗生素的新藥研發成為冷門領域,但由於全球新興傳染病與日劇增的危機,加上太景成功布局中國市場,將使太景擁有很好的市場利基。
另外張鴻仁也以益安生醫為例,益安擁有創新醫材開發平台,透過醫師及醫材新創業者攜手合作,可將構想從概念走向商業化,此創新平台兼具醫材創投以及醫材研發公司的優勢,不僅提供資金及開發資源,也有實際執行專案、製造的能力,這就是獨特商業模式之最佳範例。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