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大中華市場商機戰略 生技月連年最熱焦點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4-08-10
替代圖

兩岸交流會議自2010年開始舉行,一直是生技月的重頭戲之一。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看好兩岸商機,持續推動「兩岸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但李鍾熙也指出,過去雙方透過交流會議雖達成多項共識,至今落實的進度仍有限。

文/吳靜芳 圖/環球攝影組


而生技產業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5.03%,近十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20%,已成為中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看好兩岸商機,連年舉辦「兩岸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邀集兩岸多家新藥及醫材企業與會,交流研發策略。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期勉,今年的交流會議能促進兩岸企業合作,但他也指出,過去雙方透過交流會議雖達成多項共識,至今落實的進度仍有限。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昭義:

TFDA藥證審批可能無形中阻礙新藥開發

生物協會理事長陳昭義首先表示,TFDA或許能扮演兩岸共識落實的重要角色。陳昭義先前任職工業局局長時,發現有意拓展兩岸市場的廠商較不擔心中國CFDA,但TFDA嚴格的藥證審批反而讓人頭疼。

他比較美國FDA與TFDA,TFDA為了用藥安全堅持嚴格審查藥證,無形中可能阻礙了新藥開發。

相較之下,FDA以病患福祉為重,除嚴格審查藥證外,還矢志協助藥業發展,並針對「未滿足用藥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成立專案小組,輔導業者加速臨床,使得美國藥業受惠良多。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黃晶:

兩岸能共同提升拓展國際市場

中國代表團榮譽團長黃晶二度來台參加兩岸交流會議,他指出,兩岸在生醫領域有許多互補的機會,例如台灣豐富的藥物臨床經驗可以和中國多樣的疾病種類結合,台灣的成藥經驗也能應用到中國的中草藥等,而他也看好兩岸能共同提升拓展國際市場。

在投入大量人才與政策輔佐下,中國生醫產業崛起迅速,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醫藥生物技術處處長鄭玉果表示,中國政府除透過「千人計畫」招集4千多名海外歸國學子投入產業發展,也會啟動產學研結合計畫。

生醫推動小組副主任劉祖惠:

兩岸合作應從產業鏈上下游利基切入

「兩岸生醫產業發展各具特色。」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副主任劉祖惠指出,兩岸面臨如高齡化、醫藥衛生支出增加等趨勢,兩岸廠商合作應從產業鏈上下游尋找利基切入點,透過策略聯盟等模式切入市場。

太景生技董事長許明珠:

台灣研發能量可以結合中國龐大受試者

以新型抗生素奈諾沙星(太捷信)和中國浙江醫藥合作的太景生技,是台灣新藥研發公司授權中國醫藥企業的首例,已提出申請CFDA的1.1類新藥(未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核准,並由中國本地進行臨床試驗及製造的新藥)。

許明珠指出,台灣臨床試驗的研發能量可以結合中國數量龐大的受試者,是台灣生技業進軍中國的絕佳模式。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regulatory agency (監管單位)通過的產品可以用在14億人口的市場。」許明珠說,太景看好中國市場潛力,並以歐洲大藥廠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