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和精準醫學
因臨床規模小、審查快,適合臺灣發展
撰文/彭梓涵、吳培安
臺灣的上市櫃加興櫃公司,涵蓋醫藥、醫材和醫療服務,大約有130家、市值達到250~300億美元。我覺得,臺灣的強項是改良劑型新藥,以風險報酬組合來講是很好的,生物藥也有一些群聚效果。
臺灣在2007年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順利搭上2008年金融海嘯後電子產業訂單流失的時機崛起,到了2011~2012年,臺灣早期的海外留學人才回到臺灣、一些新藥公司也IPO,帶動生技新藥發展,當時的新藥股市值可以衝到幾億美金、甚至到獨角獸級。
可惜的是,臺灣的生技產業沒有趁那個時候快速國際化,也沒有趁勢併購吸納海外的一流公司或團隊,後來在一些生技公司臨床試驗失敗之後,間接影響了整個產業,也造成生技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募資困難,這是我最大的感慨。
中華開發生醫創業投資比例上,五到六成是投資臺灣,海外投資大約占4~5成。其中,美國生技公司報酬倍數高、但風險也高,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會透過與國際第一流的基金合作分散風險。
我認為,中美貿易戰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對臺灣的製藥業影響也比較少,因為臺灣製藥業在中國設廠的少,不過,可能有些醫療器材會出現轉單效應。
此外,我們雖然不排除往東南亞發展,但還是要在退出機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