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DDS技術平台 中、日、韓連戰皆捷

瑩碩打造臺灣最大劑型研發艦隊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19-08-3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王建治 ( 右 ) 與顏麟權 ( 左 ) 從代理銷售 API 起家,跨足藥物傳輸技術平台研發,在國內製藥業 展露頭角。 ( 攝影 / 巫芝岳 )

從學名藥起家,充分積攢藥物開發經驗,再跨足新劑型新藥開發的瑩碩生技,目前已打造出一支甚至超越本土龍頭製藥廠規模的劑型研發團隊,自有多元DDS技術平台深入中國一致性評價市場,授權協議達22項產品。深耕多年的日、韓市場,也將在明年開花結果。已於2018年6月登錄興櫃的瑩碩堪稱厚積薄發,成為臺灣製藥業新藍海的航海王之一。


2003年,曾任職於永光化學的王建治,與從密西根大學取得化工博士學位的顏麟權,一同創立了瑩碩生技。

兩人以代理銷售API起家,漸漸從API的銷售中嗅到特殊學名藥的代工製造機會,並鎖定心血管以及中樞神經用藥領域,進行首仿學名藥開發。

2013年,瑩碩從聯亞生技手中買下前羅氏大藥廠(Roche)新竹廠,不惜投入更新儀器設備,以符合國際PIC/s GMP標準,且取得日本厚生省外國製藥廠認證而爭取到日本武田大藥廠代工 ; 擁有自己的製藥廠後,瑩碩又轉投資成立歐帕生技醫藥公司(AUPA Biopharm Co., Ltd.),跨足藥物傳輸技術平台研發,後發先至的瑩碩集團化成形,逐漸在國內製藥業展露頭角。

瑩碩以多元的藥物傳輸(DDS)平台為其核心技術,透過專業研發團隊、豐富的藥品開發經驗,及完備的研發設備,在臺灣「老藥變新藥」市場中積極布局,十多年下來,打造出堪稱臺灣最大的製藥劑型研發團隊,研發人員逐漸擴增到現在的70餘人。

兩人憑藉過去對藥物市場的敏感嗅覺,看準近年來中國一致性評價醫改商機,積極布局中國,去年以來接連傳出佳績,目前已簽訂完成22項產品的藥物合作開發及授權協議案,並在上海成立據點, 成為臺灣製藥業前進中國最具斬獲的廠商之一。

兩階段發展策略

從學名藥跨足新劑型新藥

瑩碩董事長王建治表示,透過開發利基學名藥所積存的大量經驗,對公司跨足新劑型新藥,不論在選題或製造速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王建治也表示,劑型開發雖比新成分新藥開發所費成本低,但其實技術開發起來,也不是件易事。

「做劑型開發時,為了讓產品具有競爭力,除了要考量新劑型是否能改善病人的遵囑性或就醫意願外,新劑型藥物也應具備品質更佳,或製造成本較低的優勢。」

執行長顏麟權也指出,即使藥物傳輸技術在歐美發展已有相當歷史,在市場需求的驅使下,為了提升藥物安全性、促進藥效、降低副作用,或者讓病患使用更方便性,各種藥物應用的新型傳輸系統持續開發中。

「但近十年來,各大藥廠一窩蜂轉向新藥開發,使得藥物劑型改良出現缺口,尤其亞太地區更是如此。然而,新藥開發競爭性與不確定風險急遽增加,於是促使許多跨國藥廠回過頭來發展藥物傳輸系統,甚至不惜透過購併來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