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I在乳癌辨識上的進展與Nikon合作;Microsoft 在擴增實境(AR)的開發上與富士通、NEC合作;NVIDIA以及Intel兩大美國知名半導體企業也進軍日本;日本數位醫療正在起步,國際醫材大廠紛紛與日本疾病研究中心合作。未來醫療將來自蒐集資料,並經由服務產生新勢力,日本大廠不惜異業整合或併購,以奮力一搏數位霸權。
一位乳癌患者被送進了醫院,盡速進行電腦斷層攝影(CT),檢查確認癌細胞移轉以及胸部積水,醫生診斷後,判定患者入院時的死亡機率為9.3%。
但美國的Google AI診斷,計算出死亡機率為19.9%,AI參考了總計17萬5639筆的電子病歷和用藥紀錄資料。令人遺憾,這位患者在10天後死亡。
Google這套對於入院患者未來狀況預測的AI學習,募集了美國3家醫院及透過合作而來約21萬人的電子病歷,總計約468億筆資料被使用。
「患者是否會死亡?」AI預測判斷精準度,有著壓倒性的正確率。
Google AI,不只是預測患者現在、未來的情形,過去大量的醫療紀錄都將被關注並進入演算學習,它希望最終能協助醫生進行判斷,給予醫生適當的治療方案資訊。
Google+Nikon、
Microsoft +富士通、NEC
Google接著還想改變病理診斷的方式,以擴增實境(AR )顯微鏡來告知癌細胞的精準位置。
而美國Google本部正在開發中的AR顯微鏡,診斷畫面部分的合作廠商是日本的Nikon公司。
Nikon出品的顯微鏡可以安裝在相機和小型的投影機,透過照相機所取得的畫面再經過AI處理,即可正確地描繪出癌細胞的正確位置。
不同於平常在手術室集合、討論手術進行方式的醫生們而言,AR的場景非常不同,帶著微軟護目鏡裝置的醫師們,只要在患者的身體上方,就可以透過AR顯現出立體的臟器,並將其作成3D的電腦製圖(Computer Graphics, CG)。
醫師們藉由此CG圖,可以將血管、神經等位置事先充分掌握且理解,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美國的微軟(Microsoft)也將電子病歷的基礎系統(OS)和雲端服務,提供給富士通(Fujitsu)和日本電氣(NEC)等日本知名電子病歷的供應商。原本就已經擅長IT技術的日本大廠,如今再加入微軟的勢力,讓虛擬實境和AI使用在醫療上,有了更被肯定的效果。
「24小時內體重若增加1公斤,就會發出請確認是否遵照飲食管理的訊息,」
一位坐在日本某醫療中心裡的醫師,正在使用AI進行遠端診療。
只要將患者的血壓、體重等數值上傳到雲端後,AI就能24小時進行監控,一旦發生任何異常變化,可以馬上觀察到,並將通知送達患者手腕上的健康裝置。
日本微軟公司的醫療製藥營業部主管大山訓弘說:「藉由數位技術的力量來進行疾病的預防,可進而達到減少大量增加的醫療成本和花費」
NVIDIA.Intel.Philip +日本醫療大數據
隨著患者醫療相關的資料量與日俱增,有著能夠快速處理資料的半導體,就能左右醫療界的未來,輝達(NVIDIA)及英特爾(Intel)兩大美國知名半導體業,也攜手日本加入了醫療科技發展的戰局。
兩大企業皆陸續和日本知名的醫療儀器、醫療機構進行合作,從中儘速累積醫療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技術和管理。
今年(2018) 4月,Intel聯手關西電器及惠普(HP)等公司展出家用物聯網平台,計畫招募100個家庭,為目標戶裝置各種環境、人體健康等傳感器,展示健康環境的智慧居家物聯網。
Intel亞太地區日本業務總經理張磊強調,「在未來個別化醫療,最重要的就是患者的各種資料,資料不斷的新增,可以創造出新的醫療和價值。」
世界醫療器材三大巨頭之一,荷蘭的飛利浦(Philips)總裁Frans van Houten,在今年6月底時跨海訪日,他訪遍了日本各大學,包括大阪國立人體循環系統疾病研究中心、名古屋大學、東北大學等。
Philip身為綜合電機製造商,現在也將核心事業瞄準了醫療、健康照護,並發出了要從「醫療儀器製造商轉變為健康科技(HealthTech)企業」的宣言。
而Philip手握的戰略關鍵,是被稱為「HealthSuite」的數位雲端系統平台。
「HealthSuite 」現在已經和日本各式各樣與醫療健康服務相關的產業連在一起,日本國立人體循環系統疾病研究中心、名古屋大學、東北大學也都進入了這套系統的商業生態系,並在這套系統中定位好各自的職責,合作企業也正在一步步的增加。(見圖一)
Siemens.GE Healthcare
建立醫療界版的App Store
傳統醫療器材商的舊勢力來自於銷售,藉由買賣醫療器材和儀器來賺錢,但未來醫療產業的世界勢力,將藉由蒐集資料並活用它,經由服務產生出來的數位霸權。
醫療器材的世界三大巨頭,包括美國奇異(GE Healthcare)、飛利浦、德國西門子(Siemens)健康照護公司等,各自都認知過去銷售設備的商業模式時代,正在宣告結束。
西門子健康照護公司,將自己公司的產品和醫療機構,以及各式各樣的供應商進行數位連接,並提出有效使用醫療資料雲端平台的管理方案。在美國的Apple 「iPhone」上,就能下載使用這個平台的App。
一如醫療界版的「App Store」,西門子這個平台有著一樣的營運模式,還能讓第三方的App也能提供或販賣給使用者。
GE Healthcare則藉由影像診斷裝置,將影像檢查的資料進行保存和管理,只要透過其系統的App解決方案就可以使用,還能蒐集到來自其他企業的醫療系統資料。
支援醫院內各部門和設施之間的資料統合、地方區域的醫療機構合作以及大量影像畫面資料、大數據資料等也都正在進行之中。
在德國軟體開發公司SAP任職20年的日裔法人古濱淑子,她一個人掌管了連結照護(Connected Care)和資訊科學(Informatics)部門,「目前,日本農業和醫療還沒有完全進入IT化的時代,仍留有大量的空白地帶。住在鄉下的家庭,當身體不適時,光是為了看病和拿藥就要花費1整天的時間來看,可以改善的地方還是非常的多。」
在保險給付制度的日本,醫院的收入是根據診療來決定,這往往導致醫院對治療品質向上提升的投資意願是低落的。
如今,受到美國IT、數位科技急速潮流的衝擊下,透過數位化改變醫療、健康照護,能有效節省醫療浪費,日本醫療產業對各種裝置、IT通信、雲端平台和服務等商業上的轉變,正奮起直追之中。
川崎.Sysmex兩巨頭聯手
日本機器人後來居上
在這波醫療產業界轉換成數位化改革的浪潮中,讓傳統機電工業也有了表現或轉型升級的空間與機會,一批大型品牌企業加入了醫療設備科技的賽局。
日本國產手術機器人開發,已經躍進國際舞台且足以和知名大廠進行PK。
改編自1988年海堂尊創作小說的電視偶像劇《黑色止血鉗》(臺譯《天才外科醫》),劇中的的手術機器人已經實現在日本的醫療現場中。
7年多前( 2011年),迄今仍是川崎重工業(Kawasaki)董事長大橋忠晴,他和位於神戶的知名檢驗分析設備公司Sysmex的董事長兼CEO家次恒,有一天,兩人在會議間相鄰而坐,聊起正在崛起的「手術機器人」話題,讓兩人聊出了新事業。
「不妨就來試試看!」儘管兩邊在手術機械上都是初生之犢,但兩人一拍即合,隨即強強聯合揮軍進入醫療機器人領域,籌畫一年半後,在2013年合資成立了Medicaroid公司。
合資公司目標將發揮兩者聯手的優勢,為醫療第一線提供檢查、診斷、治療的低成本且可靠的日本國產醫療用機器人。
放眼全球來看,美國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達文西」已經當道,對於日本來說,現在才發展醫療機器人頗「為時已晚」,但兩家企業各自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在市場上創造出「後來居上」的聲勢。
事實上,川崎重工早在1969年就研發出日本國內首台工業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生產和銷售供汽車廠商使用的機器人,也開發出「細胞培養自動控制系統」等醫療專用設備。
Sysmex公司成立於1961年,從事臨床檢查儀器、試劑和相關軟體的開發、生產、銷售和進出口,已經在170多個國家擁有銷售網路,甚至在血液醫學檢查領域,佔據世界老大的位置。
如今,在手術現實中,國外手術機器人以及日本國產機器人已經掀開了競爭風暴。
「達文西」大多專利2019到期 土洋品牌大戰
美國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達文西」2000年在美國、2009年在日本獲得許可,開始販售。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全世界,幾乎都獨佔了市場。
日本的醫療機關也積極引進達文西,並在今年四月的醫療給付費用改訂中,爭取到了胃癌等數項癌症及心臟手術列入國民保險補助之列。雖然手術補助的數量一口氣增加許多,但設備本身就要2~3億日圓,加上每年維護費超過2,500萬日圓,費用依然非常昂貴。
但「達文西」在2019年大部分專利即將到期,Medicaroid開發的產品已經瞄準了這個時機,更適應日本人嬌小的體型、更加小巧實用的手術機器人,目標在2019年中進攻市場。
其實,不只Medicaroid已經蓄勢待發,源自於東京工業大學新創公司Riverfield開發的產品原型也就定位;日本內視鏡第一品牌的Olympus,目前也正在開發低侵入性內視鏡,並且和機器人製造商合作開發跟達文西同樣類型的腹腔鏡。
在製造工業機器人與汽車的日本製造商中,也有廠商靠著自己技術開發出不同型手術機器人,也有試圖向手術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們尋求建議、邀請共同開發手術機器人。
醫療器材大廠嬌生(J&J)也同樣和美國Google合作,共同開發能與達文西對抗的手術機器人。
看來,日本這場左右患者性命的手術機器人大戰,來勢洶洶。而且都並非單打獨鬥,這些機器人還將結合IT力量、或賦予人工智慧(AI)而不斷進化,醫療機器人市場土洋大戰,烽火也恐將無限期延長。
格鬥醫療器材市場 日本重工業併購轉型
長期以來,日系製藥產業在醫療器材市場上,被國際大廠狠甩在後頭。全球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約近40兆日圓,其中約近3兆日圓的日本市場長期處於入超的狀態。即使是日本國內大廠前段班的Olympus、Terumo也僅勉強進入國際20強內(以淨銷售額為基準)。
雖然都叫做醫療器材,但其實從手術機器人、大型設備、針筒、消耗品等各式各樣的東西都是。只要不牽涉到攸關性命的治療,這些產品與服務對原來與醫療毫不相干的行業而言,是相對容易跨進醫療領域的事業。
伴隨新科技演進,傳統醫療產業玩家結構逐漸被鬆動重組,加入了數位化、IT、E化科技的新醫療市場至今還沒有完全成形,甚至中小企業們的商業模式也尚未確立,這塊難以預估的誘人新醫療產業,於是吸引日本眾多知名品牌企業們摩拳擦掌。
例如,富士就風風火火地靠著不停的收購,成功踏進了醫學治療的領域。由於本業軟片市場瓦解時留下的寶貴慘痛經驗,富士在追趕時代變化、技術革新的危機感比誰都強。(見表一)
富士軟片與專業的Terumo,兩家在實用化尚未明朗的再生醫學上纏鬥,兩者也各自擁兵自重。
富士軟片收購Japan Tissue Engineering (J-TEC),取得了在重大燒燙傷上使用的自體培養表皮細胞(Autologous Cultured Epidermis, JACE)產品,以及和膝關節外傷性軟骨缺損症使用的自體培養軟骨;而Terumo則擁有在心臟衰竭治療上的心肌片「Heart Sheet」。
日本J-TEC公司曾在臺灣八仙塵爆事件後,全力支持提供JACE產品,捐贈大面積燒燙傷病患之緊急醫療救助獲得專案許可,並開放醫療單位進行名額申請進行自體培養表皮細胞療程。此外,幾家日本電機大廠也跨足健康管理事業,例如:Panasonic在2014年將健康事業部門賣給美國知名私募股權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 (KKR);東芝則在2016年將旗下醫療器材子公司Toshiba Medical System以6,655億日圓轉售給Canon。
今天的電機第一大廠日立,最早是從三菱電機買下的粒子治療設備的事業發展開始,最後也來到世界第一的寶座。
日本各大廠也都發現了各種部門獨立成長的趨勢與前景;即便脫離了母公司,也很容易迅速地被醫療業界併購或提攜成長。而大廠最擅長的也是透過企業重組、M&A、或互相合作,以保持機警敏捷的戰鬥力(見表二)。
不過,這場醫療新產業大格鬥才剛開始,結局還尚屬未卜。即使是日本傾國力發展的再生醫學是否最終能普及化及商業化,在這些大廠的新事業定位中,目前皆位列較低優先順位,風險評估還掐在各大廠的盤算之中。
前車之鑑顯示,許多公司認為健康管理市場的成長性可以成為公司的「第三根支柱」,但事後證明真正成為賺錢支柱的公司,似乎沒幾個。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