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外衣之下

之三» 遠距醫療點燃產業薪火——需求、法規環境如荒漠!「遠距醫療」健保元年 如何生根落地?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04-15
華碩投入行動醫療推車開發,已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使用。(攝影/巫芝岳)

2020年12月29日,臺灣國民健康保險署正式公告展開遠距醫療健保給付,並撥出一億元新臺幣健保預算投入。這對業界而言,會是場久旱逢甘霖嗎?國外所進行的「遠距醫療應用」,在臺灣是否真能如願成形?

撰文/巫芝岳


從1986年至今,臺灣遠距醫療法規不斷放寬,尤其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衛福部更直接開放讓居家檢疫、隔離的民眾,也得以使用遠距醫療看診。

2020年12月29日,國民健康保險署正式公告展開遠距醫療健保給付,並撥出一億元新臺幣健保預算投入。

專家們紛紛表示,COVID-19這場疾病大流行,讓遠距醫療加速了至少10年之多。

根據市調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資料,2019年,全球遠距醫療市場規模達到約455億美元,預計2020~2026年間,年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19.3%,至2026年將達1,755億美元。

美國非營利組織FAIR Health去年8月的市場調查也顯示,與前年同期相比,美國私人保險公司要求的遠距醫療給付,因此飆漲了5,680%之多。

過去在美國,保險公司支付給醫師遠距看診的費用,明顯較當面會診來得低,因此,醫生使用的意願也不高。不過,美國政府去年4月,祭出多項直接鼓勵遠距醫療的政策,在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帶動下,私人保險公司紛紛跟進,增加醫生利用遠距看診的誘因。

(編按:由於遠距醫療涉及較敏感的個資、資安問題,過去若要看診,必須使用符合《健康保險可攜性及責任法案》(HIPAA)規格的軟體進行,但美國當局讓Medicare在緊急情況下,得以給付視訊就診,且利用FaceTime、Skype等一般通訊軟體即可進行。政策開放的舉措,讓遠距醫療使用門檻大幅降低。)

線上就醫平台、遠距看診軟硬體 業者創意火花四起

隨著法規大門漸開,臺灣遠距醫療商機亦如久旱逢甘霖。

許多以「遠距醫療」、「遠距健康」為題的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電子五哥、電信三雄等資通訊業大廠,也都紛紛佈局遠距市場。(表二)




若就使用場景區分,遠距醫療應用可大致區分為「醫師對醫師」和「醫師對病人」兩大塊。

「醫師對醫師」 (或指『醫院對醫院』)部分,所需要的產品主要包括:視訊與音訊設備、數位五官鏡、遠距會診軟體等;而「醫師對病人」部分,則包括方便病人使用的通訊軟體或手機App、穿戴式裝置等各項能遠端收集、監測病人生理數據的工具。

在「醫對醫」範疇中,往往牽涉大量精密軟硬體設計和製造,國內投入的多為科技大廠,包括:廣達、宏碁、緯創、華碩等,皆有諸如行動醫療推車、遠距救護車軟硬體、遠距醫療系統平台、數位五官鏡等開發項目。(詳見後文)

由於網路幾乎成為遠距醫療不可或缺的工具,且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醫療影像解析度越來越高、資訊量越來越大,更快速、更高頻寬的網路建設相當重要,電信業者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加上2020年7月5G正式開台,對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和臺灣大哥大等電信大廠而言,遠距醫療可說是佈局5G建設的大好機會。

因此近幾年,電信三雄也廣泛與這些科技廠合作,不論是透過自行、合作開發軟硬體,或是協助佈建網路基礎建設等,紛紛跨足遠距醫療。而在「醫對病」應用中,從具有生理監測功能的智慧手錶、智慧血糖血壓機、到遠距心電偵測工具等,國內從科技大廠到新創公司皆有所涉略。

此外,「醫對病」應用的另一項重要角色則是「平台商」。在美國和中國,類似外送平台模式、用手機App尋找醫生或其他健康專家,早已是不稀罕的應用,例如:美國爆紅的Teledoc Health、中國的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騰訊醫典、丁香園等。

在臺灣,亦有包括:醫聯網、WaCare、醫生馬上看、台灣好醫生,或是主打心理諮商的Far Hugs遠距抱抱、以皮膚科為專長的皮智(DermAI)等平台興起。這些平台多以新創之姿躍上數位醫療舞台,各家經營商模也略有不同,但多以B2B2C模式為主。(詳見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