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MIT BIO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技術焦點鏡
    • 【影】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亞洲生技大會
    • 台灣醫療科技展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Podcast
    • 本刊公告
  1. 首頁
  2. 雜誌目錄
  3. Vol. 84 1億元「遠距醫療」健保元年
  4.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高科技的外衣之下!?之一» 偏鄉醫療的實景故事

2018年,臺灣遠距醫療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大幅鬆綁;2020年底,健保署公告,將投入一億元新臺幣健保預算,用於給付遠距醫療;2021年,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本刊專訪並整理十餘位專家看法,也走入阿里山一訪原鄉醫療情形,業者卻直指:需求、法規環境仍如荒漠!這健保總額的八千分之一,能否成功拋磚引玉、成為點燃產業的薪火?遠距醫療真能如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所說「成為醫療常態」嗎?責任編輯:巫芝岳撰文...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之二» 政府領頭推開了遠距醫療大門——35年修法 2年通訊診療提報不到5件

35年來,台灣遠距醫療相關法規不斷演變,在各界積極敦促下,法規與政策大門已漸漸敞開。不過,2018年《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發布以來,2年間成功提報醫院數仍不到5間!業者直指,「法規甚嚴」仍是臺灣遠距醫療以來面臨的主要阻礙之一,癥結又何在?各國疫情下的相關積極作為又如何,是否值得臺灣借鏡?撰文/巫芝岳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首份「SMART」指南(Standards-Based,Mach...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之三» 遠距醫療點燃產業薪火——需求、法規環境如荒漠!「遠距醫療」健保元年 如何生根落地?

2020年12月29日,臺灣國民健康保險署正式公告展開遠距醫療健保給付,並撥出一億元新臺幣健保預算投入。這對業界而言,會是場久旱逢甘霖嗎?國外所進行的「遠距醫療應用」,在臺灣是否真能如願成形?撰文/巫芝岳從1986年至今,臺灣遠距醫療法規不斷放寬,尤其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衛福部更直接開放讓居家檢疫、隔離的民眾,也得以使用遠距醫療看診。2020年12月29日,國民健康保險署正式公...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之四» 遠距醫療發展關鍵在商模——B2B2C平台、數據應用、數位處方 遠距醫療3大商模趨勢

國內遠距醫療正開始萌芽,從近年各家業者極力摸索出的創新商業模式中,本刊歸納出3項前瞻性的商模:B2B2C平台、數據應用、數位處方。此外,過去保守的醫界,去年也將跨領域的遠距醫療列入家醫科受訓項目,顯示國內此領域發展的潛在動能。撰文/巫芝岳無論從需求和政策面而言,臺灣遠距醫療發展的環境相對艱困,無他國能比擬,因此,政府或業者一再提出:「商業模式的建立是關鍵」。從各家好手發展出的可行商模方向,可洞見臺...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遠距醫療科技大廠篇】廣達、研華、遠傳、長庚醫科 提供零距離會診

新冠疫情造成各國經濟、商業活動重創,科技股2020年第4季以來持續火紅,主要原因是科技產品,提供的零接觸經濟、零距離創新,帶動相關醫療科技蓬勃發展。廣達、研華、宏碁、仁寶等電子大廠,從去年開始陸續投入遠距醫療,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與8K優勢下,逐漸由場域驗證走向落地應用。撰文/彭梓涵2020年前,臺灣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發展受到法規限制,加上沒有健保給付,導致...
封面故事 遠距醫療

【遠距醫療新創公司篇】7平台業者先鋒 2B2C商模突破法規限制

受限於法規環境的不足,臺灣的遠距醫療雖是藍海、卻是吃不到的大餅。但本文介紹的7家遠距平台業者,鎖定不同需求主題,透過B2B2C的服務模式,在遠距醫療照護產業中闖出一片天。撰文/吳培安相較於美國、日本等國遠距醫療法規早早到位、且在疫情下加速鬆綁,帶動相關創新科技發展,臺灣發展遠距醫療的潛力,仍被法規環境的不足,下了一道「緊箍咒」。不過,我國仍有業者向如此局勢發起挑戰,除了大型電信廠商,也有數家平台業...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罕而不孤!臺灣罕病藥研發 直衝2030年3000億美元市場!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精準治療發展現況與趨勢:站在精準治療浪頭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