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央研究院「臺灣高階儀器研發計畫」舉辦成果發表會,一展三年來10項扶植之科研團隊的研發成果,包括:中研院陳仲瑄院士自主研發的可攜式質譜儀,其他團隊研發的毒品檢測、智慧長照、顯微鏡與X光相位差影像等技術都相當吸睛。
陳仲瑄埋首20餘年研發成功、至今仍持續優化中的可攜式質譜儀,在成果發表會中大現風采。
這款可攜式質譜儀一改質譜儀體積龐大、成本高昂的傳統印象,具有即時、即地、檢測成本更低的優點,可應用於實驗室和毒品篩查最前線。
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王亦生研究員表示,全世界具分析功能的高階儀器市場,每年約有2千多億美元的商機。
「臺灣每年花費約60億美元進口此類高階儀器,倘若臺灣能立基於現有研發能量、進一步商業化,只要有50%的國產國用,至少就能帶來30億美元商機,且有機會成為半導體產業以外,另一個具備潛在大商機的產業。」
中研院李超煌副執行秘書表示,自廖俊智院長上任以來,即意識到臺灣高階儀器皆仰賴進口的事實,因此向行政院提出「臺灣高階儀器研發計畫」。
王亦生也表示,廖俊智院長領頭組織指導委員會,就研發題目的前瞻性、重要性和市場性,在盤點國內現有研發能量後,精選出首批10組團隊,以契合政府發展方向的四大選題為目標,包括:毒品檢測與篩檢、疾病檢測、長期照護、公共安全。
王亦生強調,這些團隊的研發方向並非與現有市場硬碰硬,而是透過和後端使用者的溝通,針對未滿足需求(Unmet Need)為痛點下手。例如:以唾液檢測毒品成分、以兆赫波(Terahertz)應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