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名錄
  • 介紹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新聞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商情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展望說明
    • 產業名錄
  • 名家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
    • 影音報導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1. 文章查詢
  2. 標籤:中研院
郭沛恩 中研院 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
2022-05-05 / 記者 李林璦

新冠流感化!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郭沛恩上書防疫新方向 Omicron突變株不同以往 籲防疫重點保護免疫低下、高風險族群 

台灣進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期,防疫政策變化快速激起民眾緊張情緒。不過,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沛恩院士在昨(4)日,親自以英文上書給陳建仁前副總統,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建言,建議應將重點關注在免疫力低下與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接種和治療,再鬆綁防疫和邊境管制政策。其文廣在專家群組轉讀,本刊也特別取得其同意編譯發布。「我提出這些建議的關鍵在於,國家的資源應該用於挽救生命,而不是收集大量感染數...
口腔醫學 再生醫學 外泌體 中研院 國家生技園區
2021-12-17 / 記者 吳培安

牙科轉譯醫學創業家曾育弘 領軍正揚生醫攻牙周病新藥

由牙醫轉譯醫學創業家曾育弘領軍、自2005年起創辦,以集團模式發展口腔醫學、再生醫學、新藥開發三棲事業的「正揚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將和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合作,研發創新劑型牙周病新藥,並將於20日正式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曾育弘表示,正揚生醫和轉譯研究中心將攜手合作,利用生產「去外泌體之人類血小板裂解液」(exosome-depletedhumanplateletly...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 中研院 亞東醫院
2021-12-05 / 記者 劉馨香

中研院生醫轉譯中心攜手亞東紀念醫院 推動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

近(2)日,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簡稱中研院轉譯中心)與亞東紀念醫院,於台灣醫療科技展中舉行「研醫合作意向發佈會」,宣示為幫助強化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生技產業生態系,擬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促進產研醫單位之合作交流。本次合作意向發佈會由中研院轉譯中心副主任謝興邦、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彥霖代表出席,未來雙方將以「智慧醫療計畫」、「前臨床試驗」及「新興傳染病檢測」3大面向為合作基礎...
中研院
2021-04-27 / 記者 劉馨香

中研院分生所蔡宜芳 獲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昨(26)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S)公布最新入選的院士名單,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獲選為2021年外籍院士(internationalmembers),表彰其於植物科學研究的重要貢獻。美國國家科學院本次共選出120位新任院士和30位外籍院士,在外籍院士中,僅2位亞洲科學家獲選。中研院指出,蔡宜芳為享譽國際的植物學家,專長為植物分...
中研院 胰臟癌
2021-03-04 / 記者 巫芝岳

中研院李文華攜手中醫大 開發胜肽分子抗胰臟癌 登《Science》子刊

今(4)日中央研究院宣布,李文華院士的團隊在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下,破解一項胰臟癌細胞的訊息傳遞機制,並合成多胜肽分子來抑制癌細胞生長與轉移,實驗顯示能有效延長胰臟癌小鼠的壽命。研究成果昨日發表於期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李文華團隊曾在2015年發現,胰臟癌腫瘤細胞的細胞膜上會出現大量受體「IL-17RB」,該受體與配體「IL17B」結合後,會啟動一連串反應,...
中研院 智能障礙 神經科學
2021-02-19 / 記者 巫芝岳

中研院解蛋白質不穩定致智能障礙機制 登《Science》子刊

今(19)日,中央研究院宣布,其生物化學研究所和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蛋白質SOX11的不穩定會導致大腦發育異常,並找出可穩定SOX11的機制,提出蛋白質與大腦發育的新觀點。研究成果於12日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Advances》。為了找出大腦發育異常的成因,過往學界研究多聚焦於基因轉錄層面,較少探討蛋白質修飾的重要性;而領導該研究的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和細胞...
中研院 乳癌
2021-02-04 / 記者 李林璦

首次發現!中研院證實乳癌惡化關鍵─蛋白質DSG2動態變化 登國際頂尖期刊《PNAS》

報導/李林璦 近日,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黃雯華助研究員團隊,發現並證實了蛋白質DSG2(Desmoglein2)會隨著微環境的氧氣含量而增減,促使乳癌的增生與移轉。且該研究是首次觀察到癌症的蛋白質會動態變化,並影響癌症病程,未來可望幫助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於1月19日發表於《PNAS》。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日指出,乳癌已經超過20年來一直名列癌症之首的肺癌,成為全球最常發生的癌症。 2...
Biobank 中研院 演譯基金會
2021-02-03 / 記者 巫芝岳

中研院攜手演譯基金會 兩大Biobank首次合作 計畫3年內攻破20萬人

報導/巫芝岳今(3)日,中央研究院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共同宣布,將自今年起展開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首次跨界合作計畫,透過擴增社區型健康參與者收案量,加速Biobank部署。前副總統暨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表示,「精準健康」已成為我國發展的戰略之一,人體生物資料庫為精準健康發展的基石,透過針對本土化數據的分析,將有助為國人健康超前部署,更透過數據應用幫助生醫產業發展。中研院自2012年推動...
中研院 新冠肺炎
2021-01-27 / 記者 巫芝岳

《PNAS》薄荷、紫蘇抗新冠?! 中研院揪出5種現有藥物具抗疫潛力

報導/巫芝岳今(27)日,中央研究院於記者會中發表了其自去年新冠肺炎爆發起,自現有藥物中找出的5項潛力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全株薄荷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論文已於1月15日發表在期刊《PNAS》。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攝影/巫芝岳)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表示,去年疫情開展初期,在院長廖俊...
新聞集錦 再生醫療 中研院
2020-12-31 / 環球生技

中榮推再生醫療 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 軟骨再生達97.7%;中研院葉永烜院士、生化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 獲世界科學院科學獎

報導/李林璦、巫芝岳1. 臺中榮總推再生醫療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軟骨再生達97.7%今(31)日,臺中榮民總醫院舉行「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成果發表會」。該技術已轉移給工研院,並由生醫業界協助完成臨床研究,是第一個完成樞紐臨床試驗取證的第三類醫材,目前已取得臺灣衛生福利部(TFDA)認證,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陳超平主任指出,「一次性手術自體軟...
中研院 吳漢忠
2020-12-18 / 記者 吳培安

「技轉王」吳漢忠獲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報導/吳培安今(18)日,中央研究院宣布,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主任吳漢忠於本月獲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NationalAcademyofInventors,NAI)新科院士(NAIFellow),其為學術發明家的最高榮耀,並將於明(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頒獎典禮。 有「技轉王」之稱的吳漢忠,同時也是生醫轉譯研究中心首位主任,至今已發表超過110篇國際期刊論...
中研院 演化學
2020-12-15 / 記者 巫芝岳

《PNAS》臺灣發光菇登封面! 中研院追溯基因演化史 解蕈類發光意義

報導/巫芝岳今(15)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發表最新研究,蔡怡陞副研究員的團隊以臺灣的「發光菇」為研究對象,發表了全球第一篇探討真菌發光基因演化的學術文章,指出蕈類最早的發光基因簇(genecluster)始於1.6億年前,且這些基因在特殊的演化機制下,已被逐漸淘汰。該論文已發表於11月的期刊《PNAS》,並被選為當期封面故事。研究團隊針對世界三大含有發光真菌的支系之一的「小菇支系」(Myc...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產業名錄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2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