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科學家 6年超過200篇國際論文

民間最大生醫研究資助 TBF開辦六年有成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0-09-3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一年一度的TBF講座發表會,由13位國內頂尖生技學者,分別針對免疫療法、癌症生物學、生醫工程、再生醫學、組織醫學、藥物開發等生物科技領域,發表其研究最新成果。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2013年成立,目的是希望藉民間力量,籌措基金培育人才、提供研究學者資金,使研究產業活絡,並促進國際接軌,提升臺灣高端生技醫藥領域國際競爭力。迄今6年餘,13位科學家產出超過200篇國際論文。

撰文、攝影/李林璦、彭梓涵


9月11日,2020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臺大醫學院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講座發表會,發表會由基金會董事長楊泮池院士主持,並帶領13位國內頂尖生技學者,分別針對免疫療法、癌症生物學、生醫工程、再生醫學、組織醫學、藥物開發等生物科技領域,發表其研究最新成果,今年也特別針對COVID-19研究進行分享。

TBF董事長楊泮池致詞表示,目前已從鑽石生技、富邦人壽、玉山、台新、台達電等跨單位籌集五億臺幣的資金(參見表一),資助14位講座,其中13位講座資助主持人帶領超過105位研究助理、博士生超過147位,碩士生超過269位。自TBF講座創立以來,共發表超過200篇國際研究,並多次獲邀參加國際專業領域會議。

中天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表示,TBF是臺灣生技醫藥領域規模最大的人才培育基金,為講座提供每年約250萬為期十年的研究經費,總金額為2,500萬,期望透過長期的資金贊助,能讓生技醫藥優秀人才更好的傳承研究工作。

TBF董事王惠鈞也指出,TBF從2014年開始,已經維持六年,除了長期的資助,基金會也支持很多短期計畫。為了呈現研究成果,除開始舉辦成果發表,也規畫發表在《生醫科學雜誌(JBS)》,目前已有13篇成果發表在JBS期刊上。


TBF基金會董事長楊泮池致詞表示,講座創立以來共發表超過200篇國際研究,並多次獲邀參加國際專業領域會議。


中天集團總裁路孔明表示,TBF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生技人才培育基金,期望透過長期的資金贊助,能讓生技醫藥優秀人才更好的傳承研究工作。

徐沺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徐沺長期投入腫瘤起源與生理機裡的研究,在1990年代,徐沺也率先使用多種模型生物,包括:果蠅、小鼠和人類細胞比較腫瘤相關基因在胚胎發育中的功能,在腫瘤抑制基因VHL和抗轉移基因Nm23研究上做出重大貢獻。2018年起,徐沺也會整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研究量能,與聯新國際醫療壢新醫院合作成立了慢性病研究中心,在臺灣建立以慢性病研究和管理為重點的社區衛生網絡的工作。

發現抑癌素OSM 可為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治療新靶點

徐沺教授從波士頓以視訊會議形式向大家介紹其團隊於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研究。徐沺首先指出,據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統計,腎臟癌在全球每年可增加逾40多萬新診斷出的患者,且每年有逾13萬人死亡,每年患者人數以2%的速度增加。

腎臟癌難以治癒,傳統的放療和化療也對腎癌無效,而有80%的腎臟癌患者都具有VHL腫瘤抑制基因功能喪失。徐沺表示,在小鼠模型中也發現,剔除VHL基因的小鼠會產生與ccRCC有關的發炎現象、免疫反應與纖維化。

研究顯示,VHL功能喪失使細胞中代謝異常,進而導致細胞內質網壓力和衍生的發炎反應,造成腎臟組織發炎,腎小管上皮細胞產生突變。

徐沺指出,進一步研究發現,突變的上皮細胞主要可能是透過抑癌素Oncostatin M (OSM)途徑,OSM活化後會增加腎小管上皮細胞通透性,吸引單核球細胞(Monocytes)進入,同時也增加腎癌細胞侵入內皮細胞,造成發炎與纖維化。

徐沺表示,發炎因子中與OSM可做為早期發現腎臟疾病或ccRCC的潛在標誌物,此外,也建議OSM可做為預防和治療ccRCC的新靶點。


徐沺教授從波士頓以視訊會議形式向大家介紹其團隊於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研究。

譚澤華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主任

譚澤華研究主題為探討蛋白激酶與去磷酸酶在T細胞介導疾病中的角色。其研究團隊於1996年率先選殖並鑑定分析出一個JNK的新分子-MAP4K1(又稱HPK1),爾後,實驗室又陸續發現並鑑定出兩種類似HPK1的蛋白激酶,MAP4K3(又稱GLK)及MAP4K4(又稱HGK)並了解該激酶訊息傳遞路徑。他曾獲得第22屆王民寧獎之「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傑出貢獻獎」。

解GLK蛋白激酶導致自體免疫疾病關鍵

譚澤華過去十年,主要針對MAP4K3/GLK蛋白於自體免疫反應研究,GLK蛋白激酶的過度表現會誘發「AhR-RORγt蛋白質複合體」,進而增加IL-17A的表現,是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

近幾年,他的研究也陸續發現,GLK過量與發炎性疾病、癌症有關。2019年,他帶領團隊成功解開GLK促使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

譚澤華指出,該研究在臨床研究中發現,GLK會誘導IQGAP Ser-486磷酸化,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該研究也發表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並入選為當期封面。

其團隊也進一步尋找一些候選化合物,其中一個治療黃斑部病變的小分子化合物Verteporfin,能很好地與GLK蛋白激酶活化結合,進一步抑制細胞的遷移,在小鼠實驗中也發現IL-17表現也下降。

林國儀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國儀研究主題在於瞭解B細胞活化及分化之分子機制,以及瞭解發炎疾病之分子機轉。其研究發現了轉錄因子Blimp-1 在維持惡性漿細胞存活的重要性,與Blimp-1在調節性B細胞與漿狀樹突細胞功能上的角色等:近期也對發炎疾病的致病機轉感興趣,並發現HLA-B27/xBP1/RARB/TNAP訊息傳遞路徑參與了促進僵直性脊椎炎病人之骨化。林國儀於2016年與2019年也分別得到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與王民寧傑出貢獻獎。

證實樹突細胞pDC轉錄因子Blimp-1之抗感染機制

成果發表會上林國儀分享其團隊在「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上,針對轉錄因子(Transcrption Factor)「Blimp-1」的研究成果。

林國儀表示,pDC隸屬於樹突細胞,雖在體內數量不多,但為單顆細胞所能分泌干擾素(IFN)最大量的細胞類型;Blimp-1則最早於1991年被發現,主要表現於B細胞,與Ifn的分泌相關。除了在B細胞外,像是在骨肉瘤(Osteosarcoma)細胞中也看到有所表現。

林國儀的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pDC經刺激後,會增加Blimp-1表現,而若調降Blimp-1,第一型干擾素(IFN-I)也會下降。以日本腦炎病毒(JEV)感染的老鼠研究中,他們發現,相較於一般小鼠,剔除pDC的小鼠會較快死亡,證實pDC在抵抗JEV感染的重要性。此外,林國儀團隊也針對調節性B細胞(Regulatory B cells, Bregs)在感染疾病中的功能進行研究。他們並特別針對小鼠Bregs中專門產生IL-10的細胞類型(又稱B10細胞)研究。

實驗發現,透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小鼠,正常小鼠遭感染時,B10細胞量會下降,但若讓小鼠Blimp-1不表現,則其B10細胞會增加、小鼠也較易死亡。

林國儀表示,實驗結果顯示,B10細胞在小鼠遭感染後會增加其死亡率;且Blimp-1會限制B10細胞的產生,以及減少IL-10的製造。另外,在正常的B10細胞中,Blimp-1會抑制IL-10的表現,但若B10細胞被刺激,磷酸化的STAT3會與Blimp-1合作調控,讓IL-10表現增加。

陳瑞華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

陳瑞華研究主題專注在解析抑癌蛋白PML泛素化調控及其在腫瘤的多面向功能,其實驗室在PML降解研究上已取得國際領先地位。在另一項KLHL20泛素連接酶介導的非典型泛素化和自噬終止研究中,則是首度在哺乳動物中了解自噬終止機制並闡明其生理意義。她在人才培育上也不餘遺力,曾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二次。

解開泛素-蛋白酶降解細胞機制 可發展脂肪肝治療新策略

陳瑞華首先分享,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與自噬作用(Autophagy),這兩項真核生物中最主要細胞降解機制之間的交互關聯性。

陳瑞華指出,自噬作用是利用溶酶體水解酵素(Lysosome Hydrolases)降解細胞中不需要的成分,是主要的降解途徑,細胞會在壓力下誘導產生自噬作用以恢復細胞內穩態。而細胞中的另一個主要降解途徑是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蛋白酶體(Proteasome) 可以識別連接在蛋白質上的泛素鏈(Poly-Ubiquitin Chain)標籤,並啟動降解過程。

陳瑞華的後續研究,不僅發現了蛋白泛素化對調節自噬作用的影響,同時,在脂肪肝動物實驗中,也發現調控USP系統與自噬作用,可降低肝中脂肪與改善異常肝指數,有望發展成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