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主題為「生醫躍進新廊道 亞洲精準桂冠在臺灣」,探討臺灣如何立足於智慧科技、與生技醫療的菁英攜手並進,進而翻轉產業、打造生醫精準健康大未來。產業專家一致認同,不同產業DNA(基因)的整合是加速創新之首。
撰文/吳培安、李林璦 攝影/林嘉慶
本場論壇講者邀請到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三顧公司總經理唐洪德、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台灣默克生技製藥事業體癌症醫學處處長柴佳翔等,實踐精準健康戰略的專家蒞臨演講。
臺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於開場致詞表示,臺北市政府相當重視生技產業發展,每年都會舉辦4~5場生技小聚、1場大型的高峰論壇交流活動,期盼藉此帶來更多知識的交流、創造合作機會。
林崇傑表示,臺北市產發局每年都會在臺灣生技月舉辦「臺北生技獎」頒獎典禮,五年來已累積超過200家公司獲獎、2,000家以上公司參與,幫助獲獎公司的早期拓展,具有帶動性的指標意義。
在空間上,臺北市透過北投士林科學園區的建設,結合周遭陽明大學、榮總醫院、新光醫院能量,以智慧健康產業開發重鎮為目標;而位在臺北市另一端的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也和國家生技園區串接,成為國家生技廊道串接的一環。
臺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臺北市政府相當重視生技產業發展,透過舉辦實體活動和推動基礎建設,期盼帶來更多交流、創造合作機會。
楊弘仁» 健檢2.0「上醫治未病」 2年內2萬例臺灣人基因資料庫
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弘仁,首先與大家分享「精準健康市場策略佈建與應用」。
楊弘仁表示,盛弘醫藥透過集團轉投資的方式,布局整合型醫療系統互聯網模式,並由敏盛醫院作為起點,橫向成立臺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檢中心,建立以精準醫學為基礎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也經營慢性病與長期照護服務。
此外,透過垂直整合創造整體價值鏈,向上建立採購平台串聯藥品供應服務;向下透過電子商務平台及大量的連鎖藥局服務社區民眾,希望建構出真正以民眾為中心的大健康生態圈。
楊弘仁指出,決定疾病風險的三大因素是基因、生活型態與環境。美國基因檢測大廠23andMe由於是商業公司不是醫療機構,因此難以提供民眾醫療相關的基因檢測,而敏盛本身就是醫療體系,因此具備發展利基,期盼成為臺灣的23andMe。
盛弘醫藥旗下精準健康公司與哈佛健診也希望打破傳統健檢,建立健檢2.0。楊弘仁表示,基因篩檢的重點是希望設計個人化健檢,針對風險較高的疾病部分進行篩查,才能達到治未病的目標。
精準健康公司則以創新商業模式,整合儀器、實驗室、報告分析與報告判讀,目前從今年至8月止,已經建立5,500名民眾基因資料庫,計畫將在未來二年內建立2萬例臺灣自有基因資料庫。
楊弘仁打趣比喻,50年後的人或許無法想像,我們現在是在生病後才進行治療,未來治療模式將往前推進,除了在症狀初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外,還要在易感染期預防疾病發生,達到黃帝內經所說「上醫治未病」的境界。
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弘仁表示,盛弘醫藥透過集團轉投資的方式,布局整合型醫療系統互聯網模式,建立以精準醫學為基礎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也經營慢性病與長期照護服務。
唐洪德» 結盟日本再生醫學先鋒 滿足國內市場、進軍世界
三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洪德以「如何攜手國際共舞精準新商機」為講題。他指出,三顧透過提供自體細胞治療的再生醫學技術與產品,從電子組件公司跨入精準醫療,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