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臺灣iPS細胞臨床治療先河

何弘能開發全臺首個 iPS揭密多基因婦科疾病機制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1-06-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何弘能堪稱國內iPS細胞研究最早的臨床醫師。不僅成功培養全臺首個人類胚胎幹細胞株,更創下全球首次將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分化出卵泡組織。(圖/何弘能提供)

今年5月出任樂迦再生科技公司董事長的何弘能,是臺灣生殖免疫權威。他建立了全臺首株人類胚胎幹細胞株,與臺灣人工生殖醫學權威陳信孚,一同建構出全球首個體外培養之人類胚胎幹細胞,可分化出具誘導、分化成卵子能力的卵泡組織;又陸續成功建構單基因、雙基因到多基因疾病的iPS細胞模型,挖掘疾病背後機制,並篩選老藥新用救治患者。為臺灣醫師在iPS細胞臨床治療研究上開啟了先河。

撰文/李林璦


今年5月31日,三顧(3224)與台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公司,宣布完成 20 億元募資,創下臺灣新創生技公司近 15 年來,首輪籌資最大金額紀錄。

前臺大醫院院長、現同時為臺北醫學大學總顧問,及北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的何弘能受邀出任董事長,退而不休的他,從醫生、學界投身業界,曾被臺大醫院院內譽為20年來最好脾氣的院長,現在要帶領生技團隊打造亞洲最大的自動化cGMP 細胞CDMO工廠。

「同時還要投入更多的臨床研究開發,實踐再生醫學產業化發展。」溫和謙恭外表下的何弘能,對醫學臨床研究始終有著乘風破浪的豪情壯志!

醫學研究路上的何弘能從生殖免疫學出發,堪稱國內iPS細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研究最早的臨床醫師。

2004年,何弘能與臺灣人工生殖醫學權威、臺大醫院婦產部教授陳信孚,不僅建立全臺首次成功培養之4株人類胚胎幹細胞株(NTU1、NTU2、NTU3、NTU4),又成功做出全球首個在體外將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分化出具可誘導、分化成卵子能力的卵泡組織,且證實其具有生殖細胞基因表現,登上了《Human Reproduction (人類生殖)》期刊封面。

何弘能還利用iPS細胞作為疾病機制的模型,藉此篩選出老藥新用,並透過恩慈療法給藥救治了患者。創下臺灣iPS應用落實到臨床治療的先河。


何弘能利用iPS細胞作為疾病機制的模型,藉此篩選出老藥新用,並透過恩慈療法給藥救治了患者。創下臺灣iPS應用落實到臨床治療的先河。(圖/本刊資料中心)

從胚胎幹細胞出發 轉向iPS細胞臨床

何弘能從臺大醫學系學生時代開始,就對免疫學充滿興趣,選擇婦產科,並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瑪姬婦女醫院(Magee-Womens Hospital of UPMC)的病理部鑽研生殖免疫學。

何弘能先從研究孕期婦女的免疫疾病開始,包含孕期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接著研究數項包含動物、人體胎盤的免疫反應與流產之間的關聯,發現免疫基因體學是影響母親流產的關鍵之一,母親與胎兒之間,會因基因型造成胚胎著床時發生免疫適應不良(Immune Maladaptation)而流產。

1987年回到臺灣後,擔任臺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時,持續投入免疫與流產之間的研究。當時,美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掀起風潮,1991年,何弘能又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內科擔任研究員,希望透過胚胎幹細胞深入研究各種免疫生殖的臨床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