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日本生技展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86 「野馬」?「寶馬」 臺灣iPS 細胞學家點將錄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iPS細胞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野馬」?「寶馬」!臺灣iPS細胞學家點將錄【會員限定,3/18前限期開放】
2006年,山中伸彌發表iPS細胞技術,翻轉了生命不可逆的命運;iPS仿若一匹擁有多潛能爆發力的「野馬」,熱潮從日本向全球奔騰。但15年來,全世界只有12項iPS細胞進入臨床試驗,尚未有任何療法上市。然而,全球逾7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已經搶站產業鏈上摩拳擦掌。市場預估,全球iPS細胞及相關服務市場,將以11.6%年均複合成長率,從2018年的19.8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28.2億美元。發展i...
封面故事
iPS細胞
年複合成長率11.6% 歐、美、日 摩拳擦掌爭iPS細胞龍頭【會員限定,3/18前限期開放】
目前,全世界共有12項iPS細胞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仍尚未有任何iPS細胞療法獲批,臨床進展不快,卻已經有逾7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尤其可見歐美、日、中搶爭iPS龍頭,正站在產業鏈上摩拳擦掌。據TheBusinessResearchCompany的市場研究報告,預估全球iPS細胞及相關服務市場,將以11.6%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從2018年的19.8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達到28.2億美元...
封面故事
iPS細胞
臺灣iPS產學攜手 合作力攻iPS高成本門檻【會員限定,3/18前限期開放】
臺灣的iPS學界共組「人類疾病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服務聯盟」,但相較於歐、美、日來說,不到十分之一的研究經費規模,仍是臺灣iPS細胞研究最大侷限之一。除了政府有限的支持,科學家們正透過產學研的自動化系統、國際合作、國產培養基等多個面向努力,希望能夠弭平研究門檻,吸引更多學術人才的投入。撰文/吳培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次因為新冠疫苗開發聲名大噪的信使核醣核酸(MessengerRNA...
封面故事
iPS細胞
謝清河
人物
中研院謝清河 領航 iPS細胞心臟再生醫學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謝清河,為臺灣心臟再生醫學研究的翹楚,引領國內心臟疾病機轉研究與創新療法,已利用iPS細胞結合生醫微機電及微流體技術,研發出心臟晶片與腦晶片,進行藥物毒性測試及新型藥物開發。他致力推動臺灣學界的iPS研究,擔任科技部生科司「人類疾病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服務聯盟資源中心」計畫總主持人,由聯盟提供iPS細胞產製與分析服務,讓許多研究者可直接進行研究利用,輔導研究團隊踏入iPS領域功...
封面故事
iPS細胞
郭紘志
人物
中研院郭紘志 見證培養基到 iPS類器官發展史
全臺第一個誘導出iPS細胞的實驗室,是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郭紘志帶領的團隊,他堪稱臺灣iPS細胞研究的開山鼻祖。不僅協助前所長游正博博士創立臺灣幹細胞學會,更建置有全臺最完整、超過25種人類疾病幹細胞株庫。除成功建立全球首個「誘導式龐貝氏症人類多潛能幹細胞(PomD-iPSCs)」外,也已在漸凍症、阿茲海默症、基因遺傳疾病等領域,以iPS細胞建立了疾病機制模式,並進行開發新療法。撰文...
封面故事
iPS細胞
魏耀揮
生醫推手
人物
「粒線體之父」魏耀揮 臺灣iPS幕後推手
有臺灣「粒線體之父」稱譽的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魏耀揮,是我國20餘年來生醫發展重要的幕後推手,他埋首粒線體疾病研究40年累積下來的檢體,也在iPS細胞技術問世後,成為推動建置我國人類疾病模型iPS細胞庫最重要的貢獻者。撰文/吳培安魏耀揮是臺灣生物醫學發展上功不可沒的指標性學者,不僅先後於陽明大學任教三十餘年,更在2009年出任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在北海岸的三芝從無到有,建起極具醫學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醫...
封面故事
iPS細胞
何弘能
何弘能開發全臺首個 iPS揭密多基因婦科疾病機制
今年5月出任樂迦再生科技公司董事長的何弘能,是臺灣生殖免疫權威。他建立了全臺首株人類胚胎幹細胞株,與臺灣人工生殖醫學權威陳信孚,一同建構出全球首個體外培養之人類胚胎幹細胞,可分化出具誘導、分化成卵子能力的卵泡組織;又陸續成功建構單基因、雙基因到多基因疾病的iPS細胞模型,挖掘疾病背後機制,並篩選老藥新用救治患者。為臺灣醫師在iPS細胞臨床治療研究上開啟了先河。撰文/李林璦今年5月31日,三顧(32...
封面故事
iPS細胞
沈家寧
人物
生醫推手
中研院沈家寧 催化細胞編程技術之代謝疾病臨床應用
從「胰肝轉分化」研究踏入iPS領域,臺灣幹細胞學會理事長、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同時也是國家生技園區創服中心執行長的沈家寧博士,將iPS應用於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研究,並與長庚、臺中榮總等醫院合作,盼開發出糖尿病自體移植治療方法。已是當今臺灣iPS學界領銜人物之一,沈家寧目前也投入臺、日合作,將自動化製程技術應用在iPS細胞分化程序,以促進iPS臨床應用早日實現。撰文/巫芝岳「預官退伍後在臺北...
封面故事
iPS細胞
陳俊安
陳俊安以iPS細胞挑戰 漸凍症、脊髓肌肉萎縮症之謎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陳俊安,專精運動神經元的發育與退化,尤其對於微型核糖核酸如何參與神經中的基因調控,有豐富的研究成果。陳俊安同時以iPS細胞建立漸凍症與脊髓肌肉萎縮症的疾病模型,致力研究其疾病機轉,希望研究成果可以造福患者。撰文/劉馨香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是全球少數研究神經系統中的非編碼RNA(Non-CodingRNA,ncRNA)學者。尤其致力研究ncRNA中的微型核糖核...
封面故事
iPS細胞
蘇鴻麟
蘇鴻麟開發國產iPS細胞 培養基走向世界
中興大學生科系教授蘇鴻麟,是當今少數潛心研究iPS細胞培養技術的學者。對細胞分化情有獨鍾的他遠赴日本、加入胚胎幹細胞明星學者笹井芳樹研究團隊,回臺後與研究團隊共同創辦了通用幹細胞公司,公司初創半年就獲得日本大廠代工合作,現也和國內細胞治療業者合作、朝著臨床應用大步邁進。撰文/吳培安「培養基」(Medium)對細胞治療價值鏈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對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亦是如此。不...
封面故事
iPS細胞
許益超
馬偕醫學院許益超 為聽損患者打造新一代「生物耳」
馬偕生物醫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許益超,在順著自己的研究邏輯與脈絡下,從中草藥領域,投入iPS細胞治療聽力受損的研究,成為臺灣該領域的翹楚。同時,他也提出利用iPS細胞所分化的毛細胞前驅細胞(OPC)與神經前驅細胞(NPC),作為聽損病人內耳細胞修復、再生、重建的細胞治療來源策略,期望為聽損患者打造新一代生物耳。撰文/彭梓涵才剛踏入幹細胞研究領域,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許益超,就適逢日本學...
封面故事
iPS細胞
周峰正
DCB周峰正建iPS QC平台 盼組國家隊
鑽研開發「臨床級」iPS異體細胞,DCB轉譯醫學研究室周峰正博士的團隊與Allele、日本神戶FBRI密切合作,加速補足國內尚缺QC平台的空白。目前,也在與三總、馬偕、花蓮慈濟等醫院合作下,推展帕金森氏症、聽損細胞治療。撰文/巫芝岳自2006年,山中伸彌發表將成熟細胞誘導為iPS細胞的技術後,雖然全球研發依然前仆後繼,但由於培養難度大、生產和品管(QC)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導致商業化仍面臨許多困境...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