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技中心聚焦「雙腦」 攻入腸激躁症、憂鬱症利基市場

撰文記者 林亞歆
日期2015-09-14
替代圖

藥技中心投入植物新藥開發15年,主要專注開發大腦-中樞神經與腹腦—消化系統等兩大領域藥物,目前已有4項藥品成功技轉廠商,其中又以腹瀉型腸激躁症(IBS-d)與憂鬱症藥物最受矚目。藥技中心研發成果激發臨床研究與製造產值達1.2億新台幣,健康食品及保健品等衍生產值更逾2,000萬新台幣。

文、圖/林亞歆


成立於1993年的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自2001年執行「中草藥產業技術發展五年計畫」起便開始投入植物新藥研發。多年來,研究團隊結合中西醫理論及科學研究方法,重視選題、來源、標準化、結構、安全、實證等6項開發品質措施,進行符合FDA規範的植物新藥開發計畫。

藥技中心總經理羅麗珠指出,「植物藥具有多靶點的特色,特別適合作為病因機制複雜的疾病用藥。」她解釋,人體各種作用皆互相影響、牽引,小分子藥雖能快速見效,但強力壓制症狀卻可能帶來嚴重副作用。

藥技中心以植物新藥「多靶點」的優勢,特別專注於西藥療效不彰與臨床需求未被滿足的適應症,投入所謂「雙腦」,以中樞神經疾病(大腦)及消化系統(腹腦)兩大領域為發展主軸,盼為老祖宗醫藥使用的智慧注入科學化依據並推向藥品市場。

目前,藥技中心每年以僅約新台幣5,000萬(以下同)的預算投入於植物新藥領域,卻已有4項技轉成果,分別針對抗潰瘍、止咳、抗憂鬱及腸激躁症等適應症。

羅麗珠表示,初步估計這些研發成果不僅促進廠商投入臨床研究與製造達新台幣1.2億,技術成果以食品及健康食品形式上市,衍生產值逾新台幣2,000萬,帶動傳統中草藥產業轉型的成果可見。

鎖定尚無適當療法疾患 PDC-2532 –腹瀉型腸激躁症

在藥技中心開發的藥物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前年技轉給友華生技的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藥物。腸激躁症於台灣盛行率高達22%,全球盛行率約10~20%,因焦慮引起的腹痛、腹瀉或便秘影響許多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因致病機制複雜,直至今日仍無適當療法。

IBS現有專用藥品少,臨床用藥副作用大,甚至有致死疑慮,歐美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