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創新就滅亡!

借助三道「東風」 發展台灣微創產業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5-02-13
台灣精密機械技術精湛,很有發展微創的利基。

微創手術需求呈爆炸性成長,但現有器械仍無法全面滿足臨床需求。在國際起跑線平等的機會上,借助三道「東風」:由法人/研發單位引領設創新研發平台、籌組廠商產業聯盟、搭建產業與臨床連結溝通平台,藉機在市場取得技術核心地位,將很有發展微創的利基。

文/吳靜芳、林亞歆


談起台灣的微創醫材利基,法人、學界乃至醫界,都紛紛指出,微創發展新穎,類別龐雜,適合中小企業發展。台灣多年來積累的臨床優勢,配合精密機械、塑膠射出、材料、光電、IT、微機電等工業基礎,將會是台灣微創醫材推進全球手術房的主要潛在助力,「MIT」醫材可日漸打下可靠的聲譽。

於2013〜2014走訪台灣微創產業,工研院產經中心分析師林淑綿表示,目前,台灣微創醫材廠商已經累積有40〜50家,產值約20〜30億新台幣,儘管有多家廠商如鐿鈦、大瓏、上銀已經將「MIT」打進大廠供應鏈,也創造不少獲利,但更多中小型企業多專注於微創拋棄式耗材,主要多為代工、貼牌,雖以外銷訂單為主,利基卻很小。

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蔡潔娃,攤開國際微創醫材產品地圖指出,一個個觀察台灣微創領域廠商的業務範圍,會發現集中在拋棄式手術器械的多,附加價值高、價位高、技術高的高階影像及定位系統的少,台灣品牌廠更是鳳毛麟角。

「獲利不明確的狀況下,大部分廠商會選擇生產技術門檻較低與量多的手術耗材。」主持「顱顏/牙科植入物力學檢測及法規諮詢服務平台」的陽明大學醫工所教授林峻立說。


陽明大學醫工所教授 林峻立

國際起跑線平等的發展利基

林淑綿和蔡潔娃卻都不約而同指出,做為新興領域,微創手術需求雖呈爆炸性成長,但現有器械仍無法全面滿足臨床需求。就算是大廠,還有很多醫材設計上有可改進之處。

「我們其實和東南亞、中國、韓國等新興國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蔡潔娃認為這是隱憂,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在國際起跑線平等的機會上,台灣若趁此加強創新,藉機在市場取得技術核心地位,將很有發展微創的利基。

林淑綿表示,微創產業可粗分為異業跨入和創新合作兩種模式。她舉鐿鈦為例,原生產螺絲的鐿鈦科技可說是自「黑手」跨入微創醫材領域的成功典範。

「但代工終將被取代,」林淑綿認為,自創品牌才是長久之計。

有鑑於此,鐿鈦於2010年與工研院合作衍生(創立)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微醫),計畫開發自有品牌之牙科及骨科微創植入醫療器材,以創新研發為主,避開了與既有代工客戶的利益衝突,台微醫並預計於兩年內完成IPO。「兩者相輔相成,是十分值得參考的商業模式。」林淑綿說。

專注於腹腔鏡耗材的康健生醫,除接受代工訂單外,則將公司定位為Design House,替美國部分大廠製作樣品或進行新產品開發。林淑綿強調:「這是很好的一個商業模式,不需量產但可參與研發,單價高且無法被輕易複製。台灣廠商的規模多不適合打價格戰,應力求差異化。」

「不創新,就滅亡。(Innovation or Die.)」這句管理界耳熟能詳的口號,對剛成形的台灣微創醫材產業來說,似乎已是迫在眉睫的議題。

益安生醫總經理張有德說,「要將台灣作為創新研發中心發展,才不易被其他國家取代」。正在快速起步的台灣微創產業,正是時候重整腳步了。

但這股創新「東風」,應該朝哪裡去借呢?

第一道東風:法人/研發單位  引領設創新研發平台

輔導過國內多家微創醫材新創公司,林峻立首先建議,「政府應該出面整合資源,確立微創產業發展方針,構建長期的微創醫材研發平台。」

他從許多案例中看到,產界、學界雖然可以申請政府科專計畫補助單一產品原型研發,但科專資源難以整合延續,造成原型往往走不到臨床,研發沒有臨床的修正回饋,離成功上市之路更是遙遙無期。

又考量到國內廠商較難追上國外大廠的研發功力,法人可扮演加速台灣微創廠商創新研發的角色,也應積極凝聚資源。

只是,政府迄今仍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微創醫材產業的發展政策。目前,僅有依附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與經濟部於2010年訂定的「醫療器材快速試製服務中心」(Rapid Prototyping Service Center, 簡稱RPC)計畫下。

由金屬中心受託執行「RPC-微創手術醫材」子計畫,每年約有1千萬新台幣的預算,藉單一窗口的SOP (標準作業流程),縮短從概念到商品化的時程,目標是1年產出至少兩項Class II以上的微創醫療器材原型品。(按:接受政府委託執行的單位還有工研院生醫所,但主要集中醫學影像整合開發。)

到2014年年底的4年內,金屬中心RPC計畫已受理來自學界、醫界及產界的49件案子,共有16件成果,2件產品已取得TFDA上市許可。(見表一:金屬中心RPC計畫成果)

其中有些成果令人十分驚豔。例如,由林口長庚和陽明大學合作開發的「橈骨微創內固定系統」,獲得2012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牌獎;成功大學聯合成大醫院開發的「甲狀腺電磁熱療針」,獲得2013法國巴黎雷平國際發明展金牌獎。

電腦及週邊設備上市OEM大廠晟銘電子(3013),也藉此計畫異業跨入微創醫材開發,和成大醫院合作研發應用於前列腺癌治療的感磁熱療針具系統;傳統精密機械企業皇亮精密,亦於2010年將研發小組切割成立皇亮生醫,轉型專注植入微創醫材開發,都在RPC計劃取得成果。

第二道東風: 籌組廠商產業聯盟

只不過,「RPC-微創手術醫材」計畫今年即將期滿,未來何去何從尚未得知。

金屬中心於是在去年底發起成立「創新微創系統產品研發聯盟」,希望能持續燃燒RPC計畫產生的火種,目前聯盟成員包含中央大學、鐿鈦科技、盈予、神農資訊等單位。

金屬中心工程師黃炳峰指出,聯盟目的在於開發系統性產品,目前正投入「脊椎手術導航系統」研發,計畫2年內會有第一個成果出爐。

金屬中心自身的研發團隊,也與海外專家,包括前FDA醫療器材及輻射安全中心主任林秋雄等人保持密切諮詢,透過海外專家指導並開發關鍵技術模組,目前,已有「手術機器人的力量回饋模組」及「空間定位模組」兩項計畫正在進行中。

2012年在金屬中心推動下,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和上銀科技也出面主導成立了「微創手術扶持機械臂研發聯盟」,持續布局台灣在微創醫療機器人領域的發展。

秀傳微創手術中心成立6年來訓練了55個國家共超過4500個醫師,在微創手術臨床研發上,與上銀一直保持密切合作,並與秀傳子公司明士科技開發出「微創立體影像行動平台技術」。

由法人、醫界出擊,整合資源,雖對產業是好事,但微創產業廠商不少為異業轉入,在「創新」的本質思路上,仍有許多亟待改變的舊有思維。

「薄弱的臨床連結,是其中一環。」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醫材組組組長馮樹勻指出,幾乎任何醫材的改良與進步,都發源自手術房的臨床需求,微創產業要加強與臨床醫師的連結,不能只做me-too,「廠商要比醫生更專業。」


「微創醫材沒有次級品」

「微創沒有次級品。」金屬中心產業分析師蔡潔娃直說,台灣大多數廠商離「工藝等級」其實還有段距離。

陽明大學醫工所教授林峻立也指出,台灣廠商一定要從一般的製造能力進階,產品才更能被醫師接受。

金屬中心醫療器材研發組組長尤崇智指出,台灣微創產業普遍仍有削價競爭及量產思維,這並非醫材產業的最佳狀態,「有些國外代工廠,會為了磨一個刀片彎角的品質,少量生產。」

他強調,「這些小程度創新的潛力不容小覷」,他舉近來金屬中心研發人員著重小型器械的小幅度改良開發為例,微系統的改良從臨床端開始,到工程設計端的磨合過程,就可萌發很多種可能。


替大廠製作樣品或進行新產品開發可能是小規模台廠的生存之道。

第三道東風:搭建產業與臨床連結溝通平台 

「因為制度及文化的封閉,台灣醫師並不太關心醫材研發,可是醫師又掌握了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治豪感嘆。

從自己在外科手術裡發現的需求出發,為了實踐產品開發的點子,他又報讀台北科技大學機電科技研究所醫師後博士班,並與北科大教授張合合作,研發出「微型可拋式內視鏡」。

走過這一遭,讓他驚覺台灣醫師不論對於醫材研發中的專利、法規甚至台灣產業優勢等都極度認識不足,「台灣臨床醫學在全世界是頂尖地位,可是產醫、醫研合作卻是最落後的。很多台灣廠商或學者的產品研發出來後,才發現成品根本不符合臨床需求的也比比皆是。」他說。

陳治豪於是12月15日主導成立了「台灣工程科技與應用醫學會」,成立大會上,除了各大醫院醫師,包含鐿鈦總經理鍾兆塤在內的多家醫材廠商也均出席。醫學會只是第一步,陳治豪期望,希望能藉由台灣的醫師優勢,搭建與產醫、醫研連結的溝通橋樑。

林淑綿也舉例,有歐洲廠商配合臨床醫師創新想法,投入開發脊椎植入物機器人,可以降低肥胖病患施作脊椎手術的高度風險。臨床醫師顛覆一般趴著開脊椎手術的做法,改由腹腔動刀,反而可治療一般脊椎手術看不到的前側脊椎的病兆所在。「與臨床連結、創新的手術方法才是台灣的利基所在。」林淑綿說。

陳治豪也就臨床經驗提醒,廠商須考量醫院封閉體系所能接受的創新程度,「很多時候,醫院注重的不是『新』,而是『穩』。」超出臨床經驗太多的創新產品,成功打入通路的機會很小,些微程度的創新才是醫材利基。

林淑綿指出,台灣微創醫材雖無法硬拼過國際大廠,但若能與有創新手術概念、想法的臨床醫師合作,切入開發新式微創醫材,可能是未來發展的甜蜜點。


那些微創醫材領域最適合台灣發展?

蔡潔娃認為,以台灣的產業基礎,應該鼓勵光電大廠進軍微創,從影像開始,結合IC、軟體設計,開發整合器械系統,成立微創醫材旗艦廠,也許藉此可帶領台灣產業整合產業鏈資源及研發能量。

林淑綿指出,在跨國大廠涵蓋主要疾病微創系統器械下,台灣可在特定疾病或療程,進行系統化產品開發。如國際大廠會專注於好發率高的癌症,台灣則可專注在亞洲地區、華人好發疾病,例如鼻咽癌、頭頸癌等特殊療法。

她舉例,最近小型腫瘤治療的新兵-消融療法,因不須開刀、傷口極小,適合3公分以下的腫瘤,最常應用於肝腫瘤治療。當患者因腫瘤發現得晚,多發肝腫瘤,或同時合併其他嚴重內科疾病不適合開刀,便會使用消融療法。

南韓及義大利目前就很積極發展這項技術,韓國更將其推進至甲狀腺治療,「目前台灣沒有廠商在做,」林淑綿說。

她同時預測,為每個醫師量身定做的3D列印手術器械可能也很有前瞻性,目前已有脊椎植入物廠商已經投入。

林淑綿強調,在廣大微創藍海中,面臨大廠威脅,產業初成型的台灣迫切需要錨定特定領域,紮根發展永續創新。「產官研醫聚焦資源、謹慎選題的跨領域整合規畫,勢在必行。」


左起金屬中心產業分析師蔡潔娃、醫材研發組組長尤崇智與工程師黃炳峰。

生技小辭典:消融療法
透過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引導,將射頻探針(Radiofrequency probes)直接刺入腫瘤,探針頭電流改變升高溫度,進行加熱燒灼破壞組織。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