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製造、臨床、統計、法規人才力有未逮

13家業者共慨:臺灣生技醫藥發展大隱患 人才素質有變差趨勢!【會員限定,6/4前限期開放】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3-07-25
陳勁初分享,半導體的吸磁效應,不只掀起電子業間的人才荒,進也影響了生技傳統產業產線人員供給。(圖/本刊資料中心)

臺灣生技產業2021年總市值重回兆元,創造就業人口超過10萬人,到目前為止,臺灣生技產業前景依舊可期,但面對變動快速的生技醫藥領域,臺灣人才培育、高等教育訓練是否足夠?13家生技業者剖析當前學用落差大問題。

撰文/彭梓涵


依據經濟部發布《2022年生技產業白皮書》資料統計,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金額從2012年的3,590億元,到2021年已逐年增長至6,665億元,成長約8成5。

由於民間生技產業投資活絡,近兩年投資額都超過 600億新臺幣,目前臺灣有超過128家生技公司進入上市櫃資本市場,市值突破1兆元,創造就業人口超過10萬人,到目前為止,臺灣生技產業可說發展前景可期。

84%精準健康業者  曝人才供給不足

但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供需資訊網,今年5月公布的「111年重點人力供需調查及推估」報告,【圖一】顯示臺灣「精準健康」產業,是繼IC設計、觀光遊樂業後,人才高度缺乏的產業,人才不足警示再次響起。

調查指出,有83.8%精準健康業者表示,人才不易尋得、就業市場供給不足,另有14.9%業者認為人才供需狀況尚屬均衡,僅有1.4%業者認為人才容易尋得,勞動市場供給充裕,顯見精準健康產業人才明顯供不應求。

精準醫療的發展,已有20多年歷史,但一直到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出精準醫療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將其納為國家政策,世界各國才競相投入。

關於新興領域的人才培育,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郭佳音表示,教育部歷來都會配合國家政策需求及相關部會人才需求建議,鼓勵大專校院增設調整院、所、 系、科與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

而為避免系科設置過於傾斜,教育部每年皆依照國發會公告彙整的人才供需報告及各部會重點領域人才培育建議,主動調整相關政策領域系所及招生名額。

她指出,為使大學課程規畫能與產業即時接軌,教育部也會推動相關措施及專案計畫,包括:大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計畫、產業碩士專班計畫、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等,建立產業間的連結,培養業界所需的人才,以改善學用落差情形。

但事實上,這些計畫其實已經行之有年,實際上能否增加人才招募、加強學用合一的情況,也令大家相當好奇。

本刊此次也訪問了今年獲得「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潛力標竿獎」、及「年度產業創新獎」的13家業者,以進一步了解臺灣生技醫藥領域的人才供給狀況與學用落差的情況。

人才供給不足  傳產業者影響最多

這13家業者無論在公司研發能力、創新性、營運潛力上,已是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的前段班,然而,在面對人才供給問題上,多數都給了相同回應,「臺灣生技人才真的越來越不好找!」。

此外,我們還發現,在人才「供給數量不足」上,傳統的生技產業如農業、保健食品業,其實影響似乎還比新藥、新創公司更甚。

以農業生技研發為主的正瀚生技,總經理黃卓君表示,臺灣念農學院的學生不算少數,但生技醫藥公司的職缺相對較多,因此大部分學生畢業,往往會朝生技醫藥公司尋找職缺,以致我們在人才招募上遇到挑戰。

另外,近兩年臺灣半導體產業掀起獵才大戰,除了半導體產業間的人才搶奪,也連帶影響其它科技產業、甚至金融、傳統產業的人才供給。

葡萄王龍潭區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對此相當有感,他分享半導體的吸磁效應,「對我們影響最多的還是產線人員,在葡萄王產線上,員工通常會用到如質譜分析技術ICP-MS,這也是半導體材料分析的重要技術。我們好不容易培養出這樣的員工,就被半導體產業召走了!」他說。

不過,位在科學園區、致力於高技術門檻醫療光學、電子模組研發與生產的晉弘科技,執行副總陳錦怡認為,其實人才並不難找,追根究柢是生技醫藥領域薪資福利普遍無法比上台積電、聯發科,才導致人才招募特別辛苦。

團隊合作、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待加強

除了整體人力不足,許多公司也一致認為,臺灣生技醫藥人才素質沒有達到水準以上,這是國內生技發展一直以來的隱憂。

成立超過20年的和康生技,總經理陳敬亭也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欠缺「能讓一件事情完成」的能力,不論專案的複雜度,他們的堅持、忍耐力,在解決問題、分析思考上都較弱。 

此外,「團隊合作」也是現在新鮮人較缺乏的,陳敬亭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本位主義,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出發,「然而,只要走進公司,幾乎沒有一項工作是可以一個人為完成的,通常都需要透過團隊合作才能達成目標。」

以保健食品原料以及農業保鮮解方為核心的利統生技,董事長張天鴻也感嘆,「臺灣生技領域的人才相較於過去,素質確實有變差的趨勢!」

他分享,同一份報告,利統讓臺灣公司與上海分公司的員工來做,臺灣的學生只能做出65分,中國學生卻可以做到85分。

政府推CDMO 應先從「生產製造」人才培養

生技是一個進入門檻高的產業,在基本素質之外,不少公司也直接點出,臺灣生技醫藥領域缺少「生產製造」方面具有實務經驗的人才。

以生物製劑製造與開發的中裕新藥,執行長張金明表示,臺灣生物技術人才在科學訓練中其實很扎實,這些基礎的實驗、化學分析等人員不缺,不過,在大學、研究所的養成中,學校比較少教生產製造方面的知識與訓練。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CDMO公司保瑞生技,副總經理陳世民說,現在大學較多著重在基礎科學,但在單株抗體大分子蛋白藥的生物製劑GMP產線運作與管理方面,學校較無完整的訓練,這方面經驗通常需要進到產業再重新訓練。

國內細胞治療領先者長聖生技,董事長劉銖淇則認為細胞治療是屬於高度管制的療法,通常都會依據製造細胞的標準作業流程(SOP),操作人員都會進行培訓,目前為止,錄取進長聖的學生工作技能都沒有問題,反而很難招募超過10年以上、尤其有GMP操作經驗的高階人才。

張金明認為,CDMO是政府積極推動的,接下來臺灣勢必會缺乏此方面的人才,政府常常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但教育配套常常沒跟上。

專注早期研發 後期臨床、統計、法規人員不足

近3年開始,臺灣許多新藥研發公司的產品線逐漸進入臨床後期與取證階段,新藥研發公司安基生技董事長黃文英說,過去臺灣以新藥早期研發為主,挺進臨床試驗的並不多,這幾年開始做出一些成績,也走進臨床試驗了,才發現產業沒有培養出足夠的臨床試驗人才。

她更發現,評估藥物的統計方法,是生技產品研發上的重要角色,臺灣雖然有很多統計系畢業的學生,但似乎很少往生技產業發展的專家。另外,擁有國內第一座GMP培養基工廠的啟新生技副總林函頤也表示,學校通常也不會教導學生查驗登記、怎麼申請新藥臨床試驗(IND)、方法驗證等等。

黃文英感嘆,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算是年輕產業,過去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專業人才自然不會往此發展。

縮短學用落差  產學合作規模化

針對這些產學落差,黃文英也表示,學校端不一定都要開設新課程以滿足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彈性與業界互動,促進學生實務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畢業後,進到產業更能知道怎麼用他們的知識。

目前,包括啟新生技、亞果生醫、安基生技、正瀚生技等都表示他們都有與國內多所學校啟動產學合作。例如,正瀚生技自2018年起就啟動多所學校實習生合作計畫,以布局農業生技所需的人才,此外,還提供高額獎學金給予臺大植科所、清大生命科學院、暨南大學科技學院、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的產業博士申請,吸引學子繼續往上深造。


黃文英說,過去臺灣新藥早期研發為主,挺進臨床試驗的並不多,這幾年開始做出一些成績,也走進臨床試驗了,才發現產業沒有陪養出足夠的臨床試驗人才。(圖/本刊資料中心)

保持學習心態  增加知識深度與廣度

不過,黃文英也理解,生技醫藥有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在教科書上學,或由學校老師教導的,而這些問題事實上在國外也會發生,只是在臺灣反映出的情況更嚴重。

對於學用落差的問題,博晟生醫財務長趙叔威抱持樂觀態度,他認為現在的世代變動速度快,兩年前公司要的人才,跟現在或未來要的人才肯定不一樣,公司在人才的「選、育、用、留」上,參考的關鍵還是「人格特質」。

以博晟從創新醫材開發的角度,就會著重在具有「跨界整合」與「創新突破」特質的人才,是不是具備特需的專業能力倒是其次。

陳勁初也替學生說話,他表示,現在的學生一代比一代辛苦,要學的東西非常多,知識量也越來越大。

他與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都建議,學生不要侷限教科書上的知識,畢業後,還是要盡量參加研討會,讓自己的知識往深度與廣度發展。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