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計畫源起美國史丹福大學,主要串聯起學術與產業之間的橋樑,協助學研界將生醫研發成果轉譯為造福病患及社會的產品,加速商業化進程。SPARK今年將BIO SPARK Showcase移到臺北,將於7月27日至28日在臺北舉辦的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中舉行亞洲區SPARK團隊簡報,以串聯國內、外生醫網絡,拓展產品開發所需的資金與人脈。
今年(2019) 2月,《Nature》上發表的一篇專題討論(Letter),指出較小規模的團隊傾向於創新與具有破壞性的研究取向,且會更深入地探索過去以力圖創造更具破壞力的科技發展,而大規模的團隊則偏向在現有產品上進行加值,專注於近期最熱門的議題。
這顯示,無論小型或大型團隊對於科學的發展均至關重要,並交互建構了整個生態鏈。
衍伸到醫學發展來看,為了讓患者有更好的醫療照護,更符合患者的需求,創新性是不可或缺的,許多創新性的構想來自於學研單位,但學研單位卻常因資金、人力,或不夠了解市場端而讓構想埋葬在學校,且多數投資方也大多將眼光著眼於已進入晚期、風險低與商業價值明確的產品,更是造成學研界與產業界中間的一大鴻溝。
以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為目標
有鑑於此,美國史丹福大學Daria Mochly-Rosen教授以及Kevin Grimes教授決定設立一種創新輔導模式來改變如此困境,於是自2006年開始,在校內推動了Stanford SPARK計畫。
計畫中,Daria教授設立了基礎藥物研究與開發的轉譯醫學相關課程,在鼓勵學生投入創新研究之時,也順帶將校內研究成果一步步往商品化推進,具體化學研界的創新構想,盼能開發促進人類健康福祉的新藥。
因此,計畫培訓對象以新藥團隊為主,少數為體外診斷器材開發團隊,未來則將納入IT科技結合健康保健之團隊。
此外,團隊之案源必須為符合臨床未滿足需求之創新技術,以及具備兩年內進入臨床試驗或完成技術授權之潛力,並不會將商業潛力作為選案主要考量,也致力於輔導婦科、兒童與罕見疾病的研發團隊,期盼能為許多被忽略的疾病找到解決方案,造福更多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