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大型研究:「康復型B肝」類風濕性關節炎 少數可能肝炎復發

2020-06-16 / 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臺北榮總發表了一項涉及近1500名患者的長時間、大規模研究,結果顯示康復型B型肝炎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可能因長時間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導致少數患者出現B肝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甚至發生嚴重肝炎。該結果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的研究...

上市7日再報喜! 瑞磁新冠檢測試劑獲美國EUA

2020-06-16 / 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瑞磁生技(ABC-KY,6598)今日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取得美國FDA核准新冠肺炎分子檢測試劑(BioCodeSARS-CoV-2Assay)緊急使用授權(EUA),將進軍美國市場。瑞磁以其自主開發的檢測技術,參考美國疾管署的指引開發新冠肺炎分子檢測試劑,在4月27日向美國FDA遞件申請EUA。這項檢測試劑,搭配瑞磁自行開發的全自動檢測儀器MDx3000,每天每台可檢測564例檢體,...

AZ衍生公司Viela 首款自體免疫罕病新藥獲FDA批准

2020-06-15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2日,由VielaBio開發的泛視神經脊髓炎(NMO spectrumdisorders,NMOSD)新藥Uplizna(inebilizumab-CDON),終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此為該罕見疾病獲FDA批准的第2款藥物,也是VielaBio2018年從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子公司MedImmune衍生出來後,第一款獲批的藥物。Uplizna獲批用於...

Genentech公共政策與給付主任:癌症生物標記檢測實行人數不到一半 醫、病教育仍重要

2020-06-12 / 記者 巫芝岳
隨著基因檢測、標靶療法技術的進步,以病人獨特疾病情況而制定療法的「個人化醫療」也漸成趨勢。美國時間11日,BIO2020大會線上論壇中,也特別針對目前個人化醫療劇到的困境,及如何進一步優化進行探討。該會議由個人化醫療聯盟(PersonalizedMedicineCoalition)科學法規資深副總裁DarylPritchard主持,並邀請保括基因檢測龍頭公司Illumina、羅氏(Roche)旗下...

威脅比糖尿病、癌症高 COVID-19成導火線 公衛專家籲精神疾病科學實證去污名化

2020-06-11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0日,BIO2020大會的線上論壇,在新冠肺炎(COVID-19)已明顯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下,特別以「新冠肺炎對全球心理健康的影響」為題,邀集包括嬌生(J&J)神經科學部門主管、哈佛公衛學院院長、心理健康創新網絡(MentalHealthInnovationNetwork)主席、基督教青年會(YMCA)秘書長等專家,共同探討疫情影響心理健康的解方。會議由嬌生創新部門(J&am...

楊森R&D全球總負責人Mathai Mammen:新冠疫苗百家爭鳴 產業將整體受惠

2020-06-11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0日,BIO2020大會中特邀楊森製藥(JanssenPharmaceutical)R&D全球總負責人MathaiMammen,進行「爐邊談話」單元,分享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楊森所採取的策略,以及公司間數據分享,和對FDA力倡「主研究方案」(masterprotocol)的看法。Mammen先前為默沙東(MSD)高階副總裁,2017年被楊森聘請擔任R&D...

禮來總裁Dave Ricks:疫情帶來的可能——監管審批加速、遠距辦公

2020-06-10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9日,BIO2020大會的「爐邊談話」單元,邀請到現任禮來(EliLilly)總裁兼執行長DaveRicks,分享本次新冠肺炎(COVID-19)為藥廠及生技公司帶來的機會,以及身為企業領導人,在管理上看到的未來趨勢,包括監管單位的審批可能加速,以及常規的遠距辦公等。Ricks自2017年6月起擔任禮來的總裁,同時也是國際藥品製造商和協會聯合會(IFPMA)主席。會中主持人為德勤管理咨詢公...

美國國家科學院Margaret Hamburg:研發到製造 整體疫苗生態圈為關鍵

2020-06-10 / 記者 巫芝岳
9日,BIO2020大會疫苗論壇第二部分,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發過程的臨床試驗階段,及合作研發上的關鍵,BIO大會邀請到包括疫苗公司Novavax研發長(presidentofR&D)GregoryGlenn、美國國家科學院外交負責人(foreignsecretary)MargaretHamburg、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生物製品評估和研究中心(CBER)理事Pe...

Sherlock攜手Danaher旗下IDT 擴大CRISPR新冠檢測生產

2020-06-09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7日,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張鋒等專家、以應用CRISPR技術檢驗知名的新創公司SherlockBiosciences宣布,將與Danaher集團旗下的IntegratedDNATechnologies(IDT)部門合作,擴大其應用CRISPR的新冠病毒檢驗試劑生產。Sherlock的新冠檢測試劑「SherlockCRISPRSARS-CoV-2Kit」,為首款以基因編輯技術進行新冠病毒...

單細胞RNA定序 從「基因表現」解人類大腦演化之謎

2020-06-08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一群由俄羅斯、中國、德國和瑞士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單細胞RNA定序」(sNuc-seq)技術,研究人類和黑猩猩等靈長類腦中的33個腦區,並藉此了解演化中「組織結構改變」與「細胞內基因表現改變」彼此間的來龍去脈。該研究發表於期刊《GenomeResearch》中。這項研究由俄羅斯Skolkovo科學與科技研究所(Skolkovo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

《Science》子刊:劉如謙創新「鹼基編輯」 成功治療小鼠隱性遺傳聽損

2020-06-08 /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麻省理工學院的台裔科學家劉如謙(DavidLiu)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項利用不同於CRISPR的創新的「鹼基編輯」(baseediting)技術,成功在小鼠上治療遺傳性聽力障礙的研究,研究論文發表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2017年,劉如謙的團隊曾在《Nature》上發表過一篇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來修復會導致遺傳性聽力損失的基因...

《Cell》子刊:首個單分子端粒酶螢光標記 揭癌化關鍵分子機制

2020-06-04 /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édeMontréal,UdeM)的研究團隊,發表了首項能在「單一分子」層次上螢光標記端粒酶的技術,同時透過此技術證實癌細胞中突變的端粒酶的調節因子,是如何造成癌細胞長生不死的機制。此研究發表於期刊《MolecularCell》。端粒(telomere)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性DNA結構,而端粒酶(telomer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