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谷底至 2015春燕現蹤跡
2015-02-13 / 專欄:張立群
經歷基亞事件的衝擊、資本市場稅制的不確定性,台灣生技股正處於歐債危機以來最長的寒冬。到底台灣生技何時走出陰霾?未來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亮點?文/張立群台灣店頭生技指數2015年1月下旬在170點左右,自2014年7月初的歷史高點245點下跌了31%,期間最大跌幅近38%,這半年台灣生技股市的嚴寒程度,已接近2011年歐債又逢宇昌事件導致下跌達8個月,該期間最大跌幅43%。歐債危機時,台美生技同步下跌...
2014華爾街十大漲跌生物醫藥股
2015-01-15 / 環球生技
美國FierceBiotech媒體盤點了2014年以來,表現最好和最壞的10支生物醫藥新股(按以2014年12月15日收盤為準),並發現最大的獲利贏家,是那些敢於放膽投資新興公司者,又漲幅的驅動力主要多來自日益增多的產業併購事件。不過,2015年一開盤,Arena從去年表現最差跳彈爆漲之冠,得利於自體免疫疾病口服新藥「apd334」的正面成果消息。編譯/林秋慧 資料提供/生物谷、動脈網2015年...
兩岸醫藥「4+4」「6對6」快速通道真有譜!?
2015-01-15 / 環球生技
2014年紫金山會議結論,達成「4+4」兩岸臨床試驗機構同步審查先行模式,中天集團總裁路孔明建議的兩岸新藥「6對6」對接方案,也因闡明兩岸醫藥商機明確方向引起共鳴,堪稱自2010年兩岸簽屬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以來,進展最有具體成果的一次。只是後續如何落實,業界仍多冷眼看待。文/宋豪麟加速兩岸新藥合作發展利基,共同加速開發民族用新藥,未來進一步取回全球新藥定價決定權,讓華人不再在全球醫藥市場版圖...
2014年一次解析 全美7大最佳生命科學投資公司
2014-12-11 / 環球生技
對於最佳的生命科學投資者來說,幸運和聰明都十分重要。根據SEC上市公司投資者列表統計顯示,這些投資者的績效都超越了那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的表現,其主要原因是他們今年投資了一些表現優異的生物科技公司。編譯/林巧敏2014年對生物科技來說,與過去兩年持續上漲的市場表現不盡然相同,回顧過去半年的表現,NBI指數今年已經上漲了21%;2013年,生物科技指數上漲了66%,而在2012年則上漲了32...
12月紫金山會議在台 推動兩岸醫藥共同上市機制
2014-12-11 / 特邀作者
兩岸企業民間交流最大型會議、對政策影響力巨大的「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即將於12月15日起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兩天論壇。會議中,民間產業將力推兩岸新藥共同審查機制,讓新藥兩地同時上市,台灣5張新藥藥證也被期待成為直達大陸上市的橋接範例,會議結論備受關注。文/宋豪麟 圖/林嘉慶原本停滯的兩岸醫藥合作,已於2014年8月底重啟協商,據了解,兩岸醫藥品合作協議重啟協商後,目前雙方意願都將回歸簽訂...
2014年最犀利16大生技公司啟示錄
2014-11-14 / 特邀作者
2014年16大最犀利生技公司排名出爐,許多早期的生物技術和新興企業,又重回投資者懷抱。許多經驗老到的專業經理人回來創立新公司,並和冒險投資家做出色的接軌,成為生物醫藥這行業中最具理解力的新玩家之一。文/林巧敏、李雨橋編譯 (原文參考:《FierceBiotech's2014Fierce15》)FierceBiotech媒體評選的2014年16大最犀利(Fierce)生技公司出爐了。這是該...
2014美國 10大生技IPO引爆資本市場
2014-11-14 / 資料中心:許敏
截至2014年9月,美國創投界總計投資近40億美元,是金融危機以來生技投資最好的一年;第三季的23家IPO公司中,生物科技公司就佔了18家,2014年的IPO又破了往年的紀錄;前十大IPO公司漲幅100%以上的比比皆是。文/許敏細數過去幾年,2013年是美國生技IPO市場最繁榮的一年,總計有超過45家生技公司IPO,募得資金超過30億美元,這些公司開發中的藥物或產品也得以順利發展。今年生技IPO市...
從公司重大訊息發佈看新藥公司價值
2014-11-14 / 特邀作者
10月3日,櫃買中心發佈「上(興)櫃公司重大訊息發佈應注意事項參考問答集」,主要規範與管理生技新藥研發公司的對外資訊發佈,對資訊揭露規範將從嚴認定。事實上,新藥除了在臨床五個主要開發階段外,其他重大訊息包括專利佈局、生產、授權以及其他核准資格也都可能影響股東權益與股價表現,惟投資人需仔細看。文/廖昌亮櫃買中心受7月基亞新藥三期結果不如預期,造成股市大跌震盪影響,基於希望保護投資人權益,擬針對具有開...
10年內市場總值達350億美金!
2014-10-10 / 特約:宋豪麟
第一屆唐獎生技醫藥獎頒給了兩位專攻免疫療法的科學家,美國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教授與日本本庶佑博士;細胞療法被評為「2013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成為大藥廠前仆後擁爭搶的標的。花旗銀行Citigroup預估該領域10年內市場總值可達350億美金,免疫療法帶來癌症治療新曙光。文/宋豪麟9月18日,號稱東方諾貝爾獎的唐獎頒獎典禮在台北舉行,第一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同時頒給了兩位受獎...
盤點抗伊波拉新藥開發公司
2014-10-10 / 特邀作者
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爆發,創下了伊波拉病毒傳播史上的最高記錄。在這場抗伊波拉戰役中,也出現一些耀眼的新藥研發公司,包括MappBio生物製藥、Sarepta、Tekmira等,希望能早日終結這瘟疫。文/許關煜、李敏華「伊波拉」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在此瘋狂地虐殺「伊波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伊波拉病毒」也因此得名。伊波拉病毒致死...
生技產業資本市場質變正要開始
2014-08-10 / 專欄:張立群
台灣投資人對生技產業的知識逐漸累積,投資資本市場將日趨成熟化,台、美生技的關連性也日漸提高,這代表生技投資人需更加關注國際市場與政策的變化,以及各股走勢的分歧。生技的中、長期行情仍值得期待,而瞭解未來生技將如何質變,才能在投資上趨吉避凶,提高勝算。文/張立群當一個市場逐漸成熟,與國際的同類型市場連結勢必加深,而這個慣性正逐漸發生在台灣生技投資市場。2012年以前,台灣生技股在趨勢或指數的轉折上,皆...
生技月題材加持下的本夢比界線
2014-07-11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新藥類股不應該存在泡沫化問題,只有是否押對寶、公司是否真正拿到藥證上市。欲抓到對的新藥趨勢,選擇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藥,建議投資者,應留意新藥物發展的趨勢,並長期觀察投資標的的科學證據與臨床數據,才是新藥的獲利關鍵。文/宋豪麟每年進入7月台灣生技年度盛事的生技月,產業熱鬧迎接台灣最大的生技大廟會,資本市場熱鬧非凡。上市生技指數回到90點之上,緩步挑戰今年高點,上櫃生技指數則屢創新高,突破240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