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最原始的醫療價值 不必很偉大的科技!

2024-01-26 / 編輯部
我小屁孩時,在窮鄉僻壤的雲林海豐蕃仔寮生長。每到東北季風時節,濁水溪因為進入焦水期,大風捲起溪底無盡沙塵,天空灰濛,茶水拌沙,愛玩的孩子常常成了泥娃娃。有一次一身泥塵,先被大人用摩托車載到村里診所,接著被開車為生的親戚載到忘記是虎尾還是斗南,只記得醒來時也沒看見母親,醫院似乎有些吵雜,但我注意力最後完全集中在隔壁床,一位一腳上了石膏的阿公正在吃的一碗香噴噴泡麵,小時候,連泡麵都是奢侈品,那個味道&...

不放一點錢,怕讓臺灣一直往後落後……

2023-12-27 / 編輯部
近期,有位常住蘇州的好友轉來一篇大陸微信文章――「臺灣的醫療制度,為何能傲視全球?」。這類讚譽臺灣健保與醫療的文章,在大陸一直有不少,疫情前,一度大陸健診旅遊團也是兩岸往來的熱絡項目,很少外國人不對臺灣醫院的服務留下深刻好感。有友人甚至鬧著說,他準備來臺灣交一位護士女友!但我這次看了後,有點五味雜陳地回他,「不知如何看待!」他有點不解,「不真的蠻好的嘛!」。是的,這幾年來,自己家人深深受惠臺灣健保...

生技投資資本將寒凍,「我要有辦法活著更沒尊嚴!?」

2023-11-28 / 編輯部
近日,一位我崇敬的前輩轉了一圈中國、日本歸來後,約了週日上午喝咖啡。我從沒見他對生醫行業大環境這樣喪氣和憂心過……。前輩是國際頂尖的核醫學醫師,長年來,在該領域全球學術研究榜單上的排名都在第一梯隊,因此,他縱橫國際學術網絡,引薦無數世界級大師與臺灣學術圈第一次接觸。前輩還是知名跨國大藥廠亞洲區臨床研究的首席顧問,極少數在地臺灣人能直接面對總部主導藥廠各項區域臨床驗證的決...

再談醫療韌性整備……

2023-10-26 / 編輯部
打了一年半的俄烏戰爭,雙方陣亡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了,都還看不到一絲停戰的希望,仇恨了千年的以巴衝突又在十月點燃戰火,雙方以牙還牙地轟炸攻擊,燒出的種族、宗教對立怒火也迅速地蔓延各國,這其中大國霸權政治的角力與博弈,更隨著戰火煙硝影舞……。但人們對戰爭引起的各種苦難,只要砲彈不是真正打到你眼前,我們常常都在看著新聞難掩嘆息後,那樣的切身悲痛,往往隨著螢幕關閉就消失。近期...

合夥早餐店裡的「豬」

2023-09-27 / 編輯部
每年的BTC盛會結束後,都有業者朋友Line給我一些大哉問的難題,例如:今年有什麼新鮮的?到底是論壇還是會議?天啊!怎麼會找XXX到BTC演講?……其實,這近十年來,BTC每年都不會一樣;它也絕對是場會議,因為縱使各自表述後,委員們都會有閉門的熱烈討論,他們要一起凝聚共識,想想,要讓這麼多位不同領域專家或大老們得出共識,據了解,也充滿折衝尊俎。事實上,大家如果願意細究每...

eRNA公司Laronde事件――非凡明星與雄心藍圖的深思!

2023-08-25 / 編輯部
今年6月間,美國新興知名eRNA公司Laronde被媒體揭露臨床數據完整性有問題,進而深度挖掘其內幕故事,引起了美國行業內一陣譁然。雖然,公司很快正面應對並進行領導層改革,迅速止息了新聞風波擴大侵蝕公司形象的危機。不過,此事件引起的科學真實性與其臨床數據背後的品質和誠信問題,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特別是事件從發生到演變過程中的許多情節,似乎在眼前一些發展中的臺灣生技公司,也能看到類似的劇本橋段。所以,...

高大上的「市值管理」,被披上了一層邪氣!

2023-07-25 / 編輯部
相較其他產業,或許因為生技的專業門檻高,加上投入時間期長,因此,在生技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從創業風險投資到進入次級資本市場的投資操作,常聽聞各界分享許多非常有創意的故事,許多巧思,讓不少生技新創公司躍躍欲試、引以為榜樣,或更多地引以為鏡戒……生技月到了,為了一些活動的準備,近期,和一位學研界好友拜訪了國家級投資基金的幾位前輩長官。看到我們是生技產業界來著,這位前輩長官言談...

被政府拋棄的孤兒!?

2023-06-28 / 編輯部
BIO2023今年6月5日在美國波士頓展開,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Taiwan)」也緊接著於臺灣8日在南港展館二館舉行。BIO結束當晚從美國飛回臺灣,下午來得及趕赴展會最後收幕前,快速走覽了一圈。MedicalTaiwan是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的主展場,為臺灣醫療器材製造、產品銷售的內外銷採購交易B2B平台,是當今臺灣幾個最重要的生醫產業展會之一。由於場景剛從一個大型...

創新創業的生態和心態––臺大醫院做不到的 秀傳醫院做到了!

2023-05-23 / 編輯部
5月4日和5日,兩天熱鬧、溫馨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DemoDay甫落幕……。即使至今在園區的交通便利性上,還是普遍被大家皺眉頭,但園區挺過疫情的衝擊,進駐率滿載、一位難求,現在,廠商進駐條件變得更嚴苛,租金也無法下降,也成了廠商會抱怨的問題!其實,從群聚(Cluster)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Systems)發展而言,這是可喜的,代表網絡與資源關係密集,能吸引大...

你的醫療數位分身不是你!?

2023-04-15 / 編輯部
ChatGPT席捲,AI快成精了,人們對ChatGPT帶來之影響的各種討論已經爆棚,人類和AI的互動持續在未知的領域探索,是否它的迭代產品將很快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先不管你是擁抱它、還是抵制它,科技就是如此,泥濘荊棘之地還是浩瀚藍海,就是有人會去闖。但個人不是科技潮流的粉絲,可能還非常遲鈍。對近年來臺灣興盛勃發的AI醫療,其實抱著被動積極多於主動積極的態度,開放接受多於鼓吹推動。跟企業...

盼「島嶼DNA」都是臺灣之光,不要淪為惡鬥事件!

2023-02-26 / 編輯部
《島嶼DNA》是陳耀昌醫師的知名著書之一。有著過人才氣、橫跨醫學與人文的陳醫師,已不必在此贅言著墨他個人無論在醫學、社運政治,及近年專注文學創作的光彩成就。個人利用今年舊曆年假,一口氣看完陳醫生五本創作《島嶼DNA》《傀儡花》《獅頭花》《苦楝花Bangas》《福爾摩沙三族記》,深感兔年伊始,就有了學習省思的踏實感以及盈滿熱忱的前進動力,也希望所有我認識的生醫業界朋友們,都有個順心開心的兔年。很遺憾...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2023-01-16 / 編輯部
2022年,臺灣生技界一連痛失幾位在產業發展上都寫下歷史地位、受業界尊崇的大佬和前輩。先是在7月盛夏,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創立以來首任執行長田蔚城博士辭世,享壽84歲。辭世前半年,大家已經知曉「田老大」的病情,但他總是克服病痛盡量出席一些活動鼓勵後進,而且依然走到哪兒笑聲就到哪兒。前任DCB執行長、國內少數藥動學專家,之後被延攬加入逸達擔任總經理的甘良生博士,凡事溫文爾雅,時年67歲,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