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新醫療
特色文章
新醫療
長照
團體家屋
失智
2018-02-09 /
記者 徐淨
爺奶幸福村打造長者緩老園地
爺奶幸福村自2015年開始籌劃,結合聖功醫院和聖功修女會多年的照護經驗,和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現代化、家庭式的建築設計,將軟實力帶入具有社區中心味道的機構式照護服務,讓有需求的長輩不再有被社會隔離的感覺。撰文/徐淨攝影/李虎門聖功修女會自1910年成立,從巴西到中國山東,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1948年,隨著時代背景來到臺灣高雄,在聖道明會神父的支援下,落地於高雄這個小修院,繼續以熱忱服務社會的需...
新醫療
新長照
大同福樂學堂
2017-12-29 /
記者 李虎門
大同福樂學堂首創校園日間照護中心
2016年3月底,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託高醫大醫院經營),透過高雄市政府居中牽線,利用鄰近大同國小閒置的校舍,規畫「大同福樂學堂」,做為社區型日間照護中心,堪稱全國第一例。撰文、攝影/李虎門「美女阿嬤,早安!」高雄市大同國小後門,主任黃仲平正迎接每天早上來「上課」的近30位長輩。這裡,是全高雄市第14處設立的日照中心,但也是全臺灣首個將學校閒置空間,改建成日間照顧中心的「福樂學堂」。長輩們循著「大...
特色文章
新醫療
北榮乳醫中心
2017-12-29 /
記者 林以璿
北榮乳醫中心首創一站式乳癌整合醫療
根據過去8年的數據,雖然乳癌早期發現比率不斷提高,但初次診斷就已經是四期的病患比例仍一直維持在6~7%。臺北榮民總醫院去年九月成立「乳房醫學中心」,將各個專科的門診及乳癌的影像檢查統合在一個區域,一站到底整合式提供病患全方位的診療服務,以病患為中心,達到及早發現與治療的服務宗旨。撰文/林以璿臺北榮總醫院有一處特別的診療區,淡粉色的走廊張貼著各種乳癌衛教資訊,以及病友的相關創作,一間間乳房攝影室與診...
特色文章
新醫療
電子商務
居家照護
長照
優照護
2017-11-22 /
記者 林以璿
北榮「釔90」團隊 成立十年治癌無數
因為客觀因素無法開刀?化療、栓篩副作用一堆卻總不見治療效果?癌症病患別輕易放棄,北榮體內放射治療團隊,十年前引進了「釔90」技術,用高輻射短距離的治療方式,大大提升了腫瘤的反應率,為癌症病患帶來了一線曙光。撰文/林以璿攝影/李虎門肝癌是臺灣最普遍的癌症之一,每年約有4千到6千人死於這個疾病。如果缺乏有效治療,肝癌從有症狀出現一直到死亡,一般只需要4到6個月的時間。但是傳統的治療方式效果不佳,甚至包...
新醫療
新長照
天母家屋
失智
2017-10-20 /
記者 蔡立勳
天母家屋––失智長者最後一哩路
自瑞典發跡,由日本發揚光大的失智症長者團體家屋,臺灣於2008年在士林靈糧堂協助下,在天母成立首間家屋,藉由「支援」長者生活的方式,使其維持基本機能,不僅是這些長者的第二個家,也期望他們安穩在此走完最後一哩路。撰文、攝影/蔡立勳家,是最好的避風港。可是,當長者患有失智症,家屬不堪因照護帶來的壓力,導致情緒失控,甚至發生人倫悲劇,壓垮了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屆時,家,還會是這些長者的避風港嗎?198...
特色文章
新醫療
劉庭軒
台灣受恩
iBeacon
臺日長照產業聯盟
新長照
2017-09-21 /
記者 李虎門
台灣受恩首創智慧長照大平臺
台灣受恩結合臺灣ICT優勢,首創全球智慧養老服務系統,已於高雄成立智慧照護大樓,並建置了整合物聯網及大數據的照護實證場域。期待與供應商合作,推出全方位的智慧長照服務,從台灣出發進軍國際市場。文、圖/李虎門這裡,位於南臺灣的高雄。一踏進屋內,即感受眼前空間寬敞明亮,空氣中瀰漫一股芳香;環顧四周,內部有開放式廚房、無障礙衛浴、理髮室、文康休閒、復健器材等,可提供生活照顧、餐飲、交通接送、身心機能活化運...
特色文章
新醫療
北榮
VR
宏達電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VR不只玩遊戲 更讓醫師「精準」動刀
過去多被當作娛樂用途的VR,現在不只能賞車、看房,更能幫助醫師「精準」開刀。臺北榮民總醫院與宏達電合作,從手術教學導入VR,在術前找出最佳路徑,可望縮短手術時間,促進醫病關係。撰文、攝影/蔡立勳走進陽明大學書田外科訓練中心,模擬手術室中,解剖剪刀、敷料鉗以及持針器等,各式手術器材一一放置妥當,50餘名來自兩岸的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醫師,聚精會神,盯著教學螢幕。這是由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合辦,為期...
特色文章
新醫療
亞東醫院
心衰竭中心
曾炳憲
2017-08-21 /
記者 林以璿
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 病患不再「死定了」
心臟疾病長居全球十大死因,其中心衰竭近5年的死亡率更是逼近50%。國人對心衰竭認知不足,更缺乏對心衰竭照顧保健的了解。亞東醫院2年前成立了心衰竭中心,透過跨領域團隊合作,最大程度降低了心衰竭的死亡率與再住院率,為國內心衰竭照護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撰文/林以璿 攝影/李虎門臺灣心衰竭病人眾多,一年內死亡率高達6%,如何有效治療心衰竭,成了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對付心衰竭,藥物的進步十分有限,因此必須...
特色文章
新醫療
臺中榮總
2017-06-21 /
記者 李虎門
臺中榮總打造全臺首座嗅覺中心
如果有一天你喪失了嗅覺,那是一個什麼滋味的人生?可能無法感受食物香味的愉悅感,接著沒有了食慾,變得沮喪,甚至有人出現了社會退縮的現象。中榮嗅覺中心主任江榮山為協助患者解決這些問題,打造全國第一家嗅覺中心,為嗅覺障礙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環境。文、圖/李虎門曾有位母親在照護新生兒時,卻聞不出嬰兒已排便,是家人發現多次重覆情況以後,才驚覺這位母親已失去嗅覺功能。臺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暨嗅覺中心主任江榮山表示...
特色文章
新醫療
2017-05-18 /
記者 陳欣儀
Argus® II電子眼如迷你相機 助盲人重獲視力
林口長庚電子眼手術團隊,於今年3月獨步亞洲,完成第一個獲歐盟與美國批准的電子眼設備Argus®II移植,幫助後天全盲患者重見光明。患者預計4月底開始復健,最快1年後能以不同「視」界,開啟自如生活。文、圖/陳欣儀人工電子眼(又稱人工仿生眼)是近年眼科領域重大突破。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於4月13日宣布成立「人工電子眼中心」,並在今年3月完成全盲患者右眼的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41歲高先生曾任建築公...
特色文章
新醫療
電子商務
居家照護
新長照
優照護
2017-03-17 /
記者 蔡立勳
「優照護」打造台灣首家 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
高齡化社會的銀色海浪襲來,除了長期照護,短期照護的需求缺口也不容小覷。優照護鎖定這塊市場,結合電子商務與照護服務推出App媒合需求,期望打造安全且最符合需求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上線迄今僅半年,已累積逾千名會員,成交超過百筆訂單。文、圖/蔡立勳2015年5月,延宕4年的《長期照顧服務法》終於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今年5月上路。該項法案的適用對象為身心失能持續或預期達6個月以上的民眾,對於臨時出院急...
全球新聞
新醫療
2017-03-09 /
記者 王柏豪
香港中大破解鼻咽癌基因圖譜 聯手英國共同開發標靶藥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7日發表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基因圖譜,這是全球首個有系統地進行鼻咽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研究。結果發現,約30%的病人缺乏一種抗原基因令癌細胞免受身體免疫系統攻擊,另有約40%病人有一種基因突變導致癌細胞迅速生長。香港中文大學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陳德章表示,在缺乏鼻咽癌基因數據的情況下,很難為病人度身訂造最理想的治療方案,有鑒於此,中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於2015年至20...
第一頁
上一頁
2
3
4
5
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林欣榮醫師:細胞治療成為治療新顯學 產官學研合作 推展臺灣第二個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