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大師–何以為大學,因為有大師!
2020-04-30 / 編輯部
新冠疫情還在持續,全球許多地方都還沒解封,小明跟大家一樣只能用通訊和遠在地球另一方的家人們「隔空」相會,我非常想念這些外甥小子們,因為我始終深信,小傢伙們本人永遠比視訊中(即使用了美圖機)更帥、更可愛!小子們都改用線上遠距上課,有一次還叼著牙刷、滿嘴牙膏泡對我說:我要去開電腦,要上課了……這一場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疫情,對世界帶來的衝擊與改變,甚於以往的SARS、禽流感。因...
不忍苛責政府 臺灣檢測產業暗自啜泣……
2020-03-31 / 編輯部
一次世人都不想碰到的流行疫情,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裡,就把臺灣過去努力數十年的外交進展,推到歐美各國領袖都不得不把臺灣收進眼底,31個國家的媒體都對臺灣進行了讚譽報導。儘管,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診案例持續增添,瞬間升高了國人對疫情的緊張,但相較包括美、英在內的強權國家防疫線不斷崩塌,就算臺灣一樣也出現物資搶購躁動,也依然是國際眼中的模範生。週末,大灣區一位生物醫藥產業權威組織領導前輩,微信傳來了一段廣播...
「毒」你千遍也不厭倦……
2020-02-25 / 編輯部
一個病毒,突然讓一些朋友急得關心起我來,因為,很多人都喊我「小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11日臨時記者會中,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用了「小明的故事」,自此,一向是冷笑話主角的「小明」,真是更悲情了!那個當晚,我手機LINE通知即刻跳出許多「小明」,朋友問我,現在究竟在那裡?原計畫年後到上海,年前知道的朋友不問就直接叫我:「好好隔離一下,別出來『毒』人哪!」。事實上,小明後來其實哪兒也沒去。目前,疫情...
生技「處處」難為!?
2019-12-02 / 編輯部
首先要先申明一下,這次手記的標題,真的是大大掠美了崇敬的前輩張鴻仁老師近期出版的書――「生技大大可為」。業界人士都喊他張總董,他可能是臺灣生醫業界唯一的「三棲」人士,集產、官、學歷練於一身。他親筆記錄下離開公職後到生技產業來,許多可歌、可泣甚至一些可惡、可恨的親身經歷,成為產業人士必讀的另一本聖經。因為「生技大大可為」,張總董自新書上市到現在,還是各媒體OnCall和邀約的熱門人物,他要我看完書後...
苦勞、企業家的悲哀、小股東的哀嚎
2019-08-30 / 編輯部
二個月多前一個週六上午,和一位大家公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及一位會計事務所所長會面。事實上,當自己遇到公司一些經營上的難題時,或有各種產業發燒事件發生,我偶爾就會約一下他們,聽聽他(們)(其實幾乎都是前輩一個人)的想法,或聽他(們)擘肌分理,而這些都無關乎採訪。這兩位前輩永遠都約同一個地點、他們都坐同一張桌子,點的也都同樣是一壺茶加一杯Latte,企業家前輩有時會帶上一盒切好的水果,然後也同樣都是說:...
Making Impossible Possible (化不可能為可能)
2019-07-22 / 編輯部
「MakingImpossiblePossible(化不可能為可能)」是這一年來一位香港A前輩一直鼓勵我的。近日,他來臺北探望他的好友,也是臺灣早期生技創投界知名的C老師,兩位都稱得上是我的業師。A前輩是我近兩年才結緣的,先談談C老師吧!我認識C老師超過15年了,個人轉入生命科學領域報導不久,因為採訪而認識。有著顯赫MIT博士學位的C老師當時剛從國外回臺灣不久,他在大學兼課、同時因為海外產學人脈...
What happened!?
2019-07-03 / 編輯部
今年北美生技展,臺灣200餘人代表團是大會前十大代表團。這幾年來,臺灣生技產業人士前往參加北美生技展一直相當熱絡,展位規模今年也是前三大的國家館。先不管實質帶來的經濟效益如何,但臺灣長年來展現對生技產業的支持與動能,已漸漸在北美生技展累積了國際能見度,因此,今年臺灣館開幕活動前來的外賓顯得比往年更多了。因為今年亞洲生技大會即將與臺灣生技月合併為BioAsia-Taiwan,BIO大會主席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