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月29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將首次對於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DTs)進行監管,發表了長達83頁的擬議規則,以應對愈來愈多臨床實驗室檢驗不準確的報告。FDA表示,此規則將幫助確保LD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項法規修正案將明確規定,包含LDTs在內的體外診斷(IVD),都屬於《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規範的醫療器材範疇。此外,FDA也提出一項政策,將逐步取消LDTs的行使執法「自由裁量權」(Enforcement Discretion),以對LDTs進行更強力的監督。
新的規則將要求LDTs實驗室遵守特定標準,例如擁有合格的人員和使用品質控制(QC)程序,以及要求LDTs實驗室向FDA報告特定的不良事件。
FDA專員Robert Califf解釋,有愈來愈多臨床診斷由LDTs提供,但無法保證這些檢驗是有效的;而隨著LDTs更多地影響治療策略的制訂,風險就愈大。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當今有70%的醫療決策取決於某種實驗室的檢測結果。
較為常見的檢驗,如在醫院、診所、藥房等場合執行的鏈球菌、COVID-19、血糖、膽固醇檢測等,已經受到FDA上市前審查的規範。而所謂的LDTs由高科技實驗室分析,並未受到FDA的監管,這些檢驗通常較為複雜,用於基因檢測,或是辨識癌症、性傳染感染及其他許多疾病。
FDA表示,在1970和1980年代,許多LDTs風險較低、產量較小,用於滿足當地患者群體的特殊需求。因此,FDA最初選擇不對它們進行全面的監管審查,期望讓小型實驗室在診斷罕見疾病及滿足本地需求時,更具有靈活性。
而由於商業模式的變化以及快速運送患者樣本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大型實驗室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樣本,許多LDTs被廣泛應用於更大範圍和更多樣化的人口。同時,LDTs也越來越依賴高科技的儀器和軟體,大量地執行,並更頻繁地用來輔助關鍵的醫療決策。
除此之外,一些公司現在會直接向消費者推銷他們的檢驗產品,但關於檢驗有問題的報告也有所增加。不準確的測試結果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後果。FDA警告,「FDA擔心患者可能會根據不準確的檢驗結果,啟動不必要的治療、延誤或放棄正確的治療,這可能會導致傷害,包括疾病惡化或死亡。」
FDA表示,新的監管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實施,以避免「對檢測市場造成過度干擾」。由於「減少了與不安全或無效的檢驗相關的醫療成本,包括以虛假或誤導性聲明宣傳的檢驗產品,以及基於這些檢驗結果的治療決策」,新的監管法規將帶來淨成本效益。
此監管草案將在未來60天內徵求公眾意見,而FDA將審查這些意見並根據需要對規定進行修改。
目前,代表學術醫療中心的團體和大型商業實驗室,例如,成員包含LabCorp和Quest Diagnostics的美國臨床實驗室協會(American Clinical Laboratory Association),已經對此項法規修訂表達反對,他們認為FDA的監管將扼殺創新,使患者更難獲得LDTs。
參考資料:https://www.drugs.com/news/lab-tests-regulated-115285.html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proposes-rule-aimed-helping-ensure-safety-and-effectiveness-laboratory-developed-tests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ealth/2023/09/29/laboratory-medical-tests-fda-regulation/
(編譯/劉馨香)